昝云龍 楊琳
編者按:中國人的現代核電夢始于大亞灣,廣東大亞灣核電站是中國大陸第一座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商用壓水堆核電站,是國家改革開放在大型現代科技工程上引進外資、引進先進技術的一個成功范例。大亞灣所走的引進、消化、吸收、創新之路,也是我國現代核電產業成功發展之路。大亞灣核電站的建成和安全、持續、高效運營,不僅為粵港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電力、積累了豐富經驗和后續發展資金,也為我國現代核電事業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人才、科技、工業和管理基礎。
為了深入了解開發大亞灣核電事業的情況,我們采訪了當年的領導昝云龍同志。他20世紀50年代畢業于北京大學,先后到核工業和軍工研究系統從事核潛艇的核動力研究開發工作;1970年調到國家09辦(1978年并到國防科委)參與核潛艇研制中的組織協調工作;1983年作為核電專家組組長借調廣東,參加廣東大亞灣核電站籌建工作,任籌建辦常務副主任,1985年任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1986年任總經理;1994年任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黨委書記;2003年退休。2003年至2013年,任中廣核高級顧問。
楊 琳:我國很早就在兩彈領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掌握了核武器技術,請您介紹一下核電民用化始于何時?
昝云龍: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后,周總理就講要搞核電,他說核工業部不能是爆炸部,要和平運用核能,開發核電站。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開始,在國際技術封鎖下,自力更生地進行核電站開發研究,探討過幾種反應堆型沒有定案;1970年我國核潛艇核動力陸上模擬裝置研究成功之后,70年代初中央批準開發壓水堆核電站,核工業部和上海市合作組織力量自主開展研究設計工作;1978年,原水利電力工業部根據中央決策,在江蘇江陰縣長山地區籌建蘇南核電站。并曾與法國法馬通公司談判,引進法國核電機組。按原談判合同計劃,蘇南核電站于1984年建成。1978年,在蘇州,建立水電部蘇州熱工(核電)研究所,為蘇南核電站運行承擔技術研究和支持任務。如果當時不是國策變化,我國核電事業發展將提前十年。
在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得到了在廣東搞“中港合資、中外合作、借貸建設、售電還錢”發展現代大型商業核電站的機遇,有了實現“高速度建立我國現代核電產業”的可能。
楊 琳:作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工程建設項目的大亞灣核電站為什么選址廣東?
昝云龍:這是因為改革開放后廣東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各方面需要電力,電網缺電嚴重,需要加快電力建設。而廣東本身煤資源有限,水量雖然很大但落差很小,水電發展有限,發展煤電,北煤南運在當時也是個難題。1979年,為大力發展廣東電力以支持經濟發展,推動省港經濟合作,廣東電力局和香港中華電力公司共同研究,引進外資在廣東境內合資建設大型核電站的可行性問題。當時預測大亞灣核電站年上網電量120多億千瓦時,按1千瓦時電產值五元人民幣算,每年香港和廣東地區增加600億元的產值,這對促進香港和廣東地區的經濟發展是相當有意義的。
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國家有關部委和廣東省委、省政府具體領導組織下,完成了核電廠選址,以及中港合資和中外合作引進資金、技術、設備、管理、工程建設、生產準備、人才培訓等談判,并在此基礎上完成和獲得批準可行性研究報告等籌建工作。1985年,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成立;1986年,大亞灣核電站項目正式開始,第1、2號機組于1987年開工,1994年建成并投入商業運行。
楊 琳:您曾說核電事業的總后臺是鄧小平?請您介紹一下鄧小平在關鍵時刻給予核電事業的支持。
昝云龍:大亞灣核電站項目,從一開始就是在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和“我們要把世界一切先進技術、先進成果作為我們發展的起點”等方針指引下,在中央的領導和關懷下建立和開展的。正是由于小平同志的支持,我們的很多事情得以推進。1984年初,大亞灣核電站在進行工程前期準備時,小平同志就講深圳要辦好兩件事,其中一件事就是建設核電站。1985年,廣東核電合營合同簽字后,小平同志會見港方代表團,并作了重要講話。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后,香港發生“百萬人簽名”,反對建設大亞灣核電站。在這關鍵時刻,小平同志明確表示:中央領導對建大亞灣核電站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請李鵬同志研究一下,用什么方法,讓香港人知道:中央充分注意核電站的安全問題;了解我們黨和國家堅持適當發展核電的方針。小平同志在關鍵時期明確了國家對建設大亞灣核電站的態度,經過多方面工作,事態逐漸平息,核電站建設繼續有序進行。
楊 琳:李鵬同志擔任中央領導工作之前長期工作在電力一線,擔任中央領導職務之后對核電事業特別是大亞灣核電站的組織建設工作也給予了很多切實的支持,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么?
昝云龍: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就以蘇聯核電事故處理來說:1986年4月26日,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后,引起國內外極大關注。1986年5月21日,李鵬副總理到大亞灣核電站施工現場視察工作,就對待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講了以下工作方針原則和要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事故,我們應當從中吸取的最大的經驗教訓是,在建設核電站和將來運行發電的全過程中,要自始至終貫徹“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方針,我們不能因為廣東核電站采用了比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技術上更成熟安全、性能更高的壓水式反應堆而放松警惕,產生麻痹心理。相反,我們應當以認真的態度、有力的措施來確保核電站安全。李鵬還具體講了五條主要安全措施,大意是:1.國家核安全局負責我國核能利用的法規、標準的起草,并監督其實施。當前工作的重點應放在對正在施工的核電站的設計標準和施工質量的監督上。為此,要建立國家核安全局秦山和大亞灣地區的核安全監督站。2.廣東核電站原則上采用法國的安全標準,但為了謹慎起見,還需要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安全法規加以校核。3.在核電站施工中,要建立完整的、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保證進度。當進度和質量發生矛盾時,進度要服從質量,廣東核電站要把“嚴字當頭”作為指導思想和座右銘。4.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的運行隊伍是保證將來核電站安全發電的關鍵所在。特別是對第一線的值班長的培養更要予以特殊的重視。要求核工業部、水電部從大型工廠和電廠選拔優秀的值班運行人員支援。同時要在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中進行培養,對他們進行必要的訓練。5.我們要學習世界上一切核電站建設和運行的先進經驗,并對國際上進行核電站安全管理的技術合作和信息交流表示歡迎和支持。這些講話和指示的切實落實,對我國成功開發現代大型商業核電站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楊 琳:您曾說過,假定不是改革開放,不是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是我們整個國家的路線調整,恐怕在理解大亞灣核電站的意義的時候,會認識不足。我們該如何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理解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以及取得的成績和經驗?
昝云龍:中國核電發展得益于改革開放,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這樣的大亞灣核電站,以及它成功帶動的我國現代大型商業核電產業。改革開放以前,雖然我們已經提出要搞核能和平利用,但只有在改革開放以后,我們才在建立現代核電產業上真正全面起步。鄧小平提出核電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是要我們在巨人肩上跳高,在巨人肩上跳高要鈔票、要技術、要設備、要人才、要工程和生產的現代組織管理標準和方法,但是我們當時有的只有熱情——盡快改變國家面貌的熱情,一股積壓了很多年的熱情,怎么辦?只有改革開放!誰給技術,誰借錢,誰供應設備,誰愿意派專家,只要符合真誠合作共贏,我們都熱忱歡迎。要在巨人肩上跳高幾乎是一步登天,天梯就是改革開放!
我非常有幸能夠參加到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見證中國核電事業的起步。在中央和各個部門領導下做了一些事情。建設大亞灣核電站,我們按照以我為主、中外合作共贏原則,全面引進資金、技術、設備、人才、管理、經驗,按國際合資企業運作模式、用現代核電工程建設方法以及現代大型商業核電站生產準備和運營標準實現高起點起步。
大亞灣核電站的高起點起步,是戰略不是口號,是一項跨越核電站開發、建設、運營全過程,涵蓋研究、設計、制造、施工、運營等各方面工作的目標要求,是一項涉及人力、財力、物資、計劃安排和實施的系統工程。為此,我們選擇了法國80年代標準化、系列化、批量化建設中的格拉夫林核電站,作為參考電站;選擇已成功開發建設和安全運行大量現代大型壓水堆核電站的法國電力公司,作為總技術顧問,負責核電站總體設計并與我方人員組成工程聯合設計和管理隊伍;選擇法國法馬通公司和英國通用電氣公司,分別成套供應核島和常規島,并承擔主設備和主系統安裝和安裝顧問;通過國際競爭招標,選擇國外有核電站建設工程經驗的公司與國內建(筑)安(裝)公司,聯合承擔工程施工;聘請國際有實際經驗的專家擔任工程、技術、質保、生產、安全經理。
為了確保國內參與人員能夠完成所在崗位任務,我們投入了大量資金對我方工程管理和生產人員,以及參與工程建安施工需要的技工和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以生產人員培訓為例,為了培養一支既能滿足國家核安全局要求,又達到法國同類核電站工作資格和能力水平的人才隊伍,在有關部門和單位支持下,我們在工程項目開始時,就開始從常規電站和幾類反應堆工作人員及幾屆大學畢業生中,按培訓計劃進度要求選調。核專業的來了要補電,非核專業的補核;核電站是中外人員在一起工作,工作語言是英語,大家都要學會英語;其中120多位因為要去法國進行核電站系統、設備和崗位培訓,因此還進行了法語相關內容的培訓。這120多人在法國培訓一年到一年半時間,不計來回路費,平均每人花費100萬法郎,當時可買50公斤黃金,這些人被稱為“黃金人”。這些錢主要用于支付培訓的相關費用,他們在法國生活艱苦樸素,水平與留在深圳的差不多。這批人和大核工程建設及生產中培養鍛煉成長的人才,現在大部分留在了我國核電產業系統,也有部分支援到了其他能源項目,他們在大亞灣及我國后續核電站發展中作出了重大貢獻,現已成為引領我國現代核電發展的領導和中堅?,F在,運行維修技術研究、運行維修技能培訓隊伍、設施和教程建設,都已形成完整體系,已成為保障核電站持續安全、高效、經濟運行的重要基礎和不可或缺的支撐。
楊 琳:能介紹一下大亞灣核電站的實際運行情況么?
昝云龍:大亞灣核電站籌建階段,為了摸底,在確定了技術目標為國際引進兩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機組后,我們請了幾家國際顧問公司獨立評估兩臺機組總投資,評估結果最低是35億,最高是55億美元。后來,上報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預測總投資為40億美元,第一臺工期60個月,投產后第1、2、3、4—20年的可用率分別為48%、55%、60%、65%,20年平均發電成本6.8美分/度,上網電價8.5美分/度,20年后還可運行15—20年。實際我們的總投資是40.7億(僅超1.5%,同期建設的英吉利海峽隧道預算70億,建成時實際150億),工期超一年多,可用率超40%-50%,20年平均發電成本3.8美分/度,上網5.8美分/度。
當時中港投資雙方簽訂的合營合同約定:公司注冊資本金四億美元,我方投三億持股75%,對方投一億持股25%,核電站發出電量按股份分銷;為保證外匯平衡,我方將分得電量的60%(電站總電量的45%)轉授港方,前五年此轉授電要與香港同期建成煤電比價,如核電價高按煤電價,相反按核電價,這樣預測前五年虧,后15年賺,20年平均為0,在合營期20年內資產折舊完后交與中國投資方。國家批準可研報告時,國內投資方還與廣東約定,內銷廣東核電的利潤全部返還廣東電網。如果完全按批準的可研報告和上面兩項約定完成,中方投資者在20年內總利潤為0,20年后可得到還可繼續運行15—20年的兩臺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更大的問題是那樣高的電價是不能接受的。
大亞灣核電站的實際運行結果是:由于可用率大大提高,核電價又比香港同期建成煤電價低,中方投資者在合營期收益可觀,不僅能償還原投資,還為發展后續嶺澳核電資本金取得搭橋貸款提供了保證;由于設計基礎、建成質量、運營水平等的提高,加上后來的改進和優化,核電站全壽期可望提高到55—60年。
1994年初,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建成投產前,李鵬總理在深圳召開國務院第23次辦公會議,研究確定:以建設大亞灣核電站中方形成的資產(當時凈資產已有30多億元人民幣)為基礎,成立核電集團公司;作為國務院第56個試點集團,實行計劃單列,執行“以核養核、滾動發展”核電的方針;注冊資金102億;為了發揮中央和地方積極性,實行股份制,持股比例分別為: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45%,廣東省政府45%,電力部10%。同年9月完成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公司注冊,三部門派員組成董事會和公司經營管理機構,組織領導完成大亞灣核電站后續工程建設和投產運行工作,并同步開發與大亞灣核電站1、2號機組緊鄰的嶺澳核電項目。1997年,滾動開發出大亞灣核電廠區的第3、4號機組(嶺澳1期)開工,2002年建成并投入商業運行;2005年繼續滾動開發出大亞灣廠區第5、6號機組(嶺澳2期),2010年建成并投入商業運行;現在大亞灣廠區已建成總裝機6x100萬千瓦的壓水堆核電機組。到2015年底,已發電上網5730多億度電(占廣東用電1/10),其中供香港2120多億度電(占香港用電1/4)。
投入商業運行20多年來,大亞灣核電站安全業績不斷提升,不斷創新國際先進紀錄。如嶺澳1號機,到2015年底,已連續安全運行3598天,是全球64臺同類機中第一;2015年,6臺機的54項運行指標,有31項達到世界前1/10。經濟方面,前兩臺機建設貸款本息,已于2009年前全部償還完;第3、4號機,也將于明年償還完;第5、6號機已償還過半。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公司在大亞灣核電廠區成功實現滾動發展后,利用其培養的人才、取得的經驗和積累的資金,已經先后在遼寧紅沿河、廣東陽江、福建寧德、廣西防城港、廣東臺山等地,多點同時滾動開發建設24臺現代大型商業核電站,其中今年底將共有14臺投入商業運行。
楊 琳:在此過程中,大亞灣創造了獨具特色的企業管理經驗,奠定了目前核電事業的發展基礎,您能否介紹一下大亞灣核電站運行管理經驗?
昝云龍:大亞灣核電站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有益嘗試。我們除了勞動人事、工資福利是國內的一套辦法,工程管理、質量控制、財務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公司內部的授權運作、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等,都是國際的一套辦法。當時在國內,還沒有一家企業在1986年的時候就像我們一樣,董事會授權總經理部有500萬美元的權限,在總經理部權限范圍內,我們可以自己決定,超出總經理部的,請示董事會。
剛接觸國際先進技術和現代化管理經驗的時候,一些國內參與企業也經歷了痛苦的學習和適應期,要讓習慣了國內傳統經驗的隊伍,適應國際先進的大型工程組織管理方式,切實掌握和應用好先進技術,對我們是很大的挑戰。建設工作中遇到了很多不適應,既有觀念又有方法上的不適應,使工程技術、質量、進度、投資遇到不少問題。解決好這些不適應問題,也是我們迎頭趕上、補上差距,和國際接軌的過程。經過參與各方的協同努力,我們成功了。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毫不動搖的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切實執行“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建設方針。通過持續的努力,我們在大亞灣核電站開發、建設、運行中,已形成了十分強烈的核安全文化:我們要建設國際高技術、高質量、高安全、高可靠運行的商業核電站,達不到就不驗收、不開堆、不開機、不宣布投產,宣布投產就要能連續進行商業運行。為此,第1臺機組在1993年11月完成全部試驗,包括滿功率試驗后,又進行整治性維修,以保證投產后能安全穩定運行。大亞灣核電站是商業核電站,一旦投產就要連續運轉一年,然后進行年度換料維修,我們不能為了爭取早一點宣布投產,然后增加運行中的停機維修。
大亞灣核電站質量、進度、投資三大控制的核心是質量。為了切實確保質量,在設備制造、出廠試驗驗收、建安施工中組織專家按規范進行嚴密檢查,凡不達標都必須返工重做或修復達標,驗收合格才允許進行后續工作,我們為此增加了大量工作和費用,積累了豐富經驗和深刻教訓,如:1.管道對接不可能百分之百對到一起,總是有咬邊,為了保證公差,有對管機,焊接之前應先用對管機將管件固定到位;不幸的是有人為了省事不愿用對管機,而用人抱管對著施焊,這肯定達不到要求。2.大小頭的管道焊接,要考慮兩個管道的膨脹間隙,里頭有個臺階,需要先把小管插入臺階,用鉛筆畫個記號,然后扒出來一點再焊,這樣保證留有間隙;也有人圖省事不在乎這些要求,把小管全插到臺階就施焊,如不反修抗震性能就達不到要求。3.有的閥件和金屬管道焊接連接,由于閥門密封墊片是不耐高溫的塑料片,焊接到管道時在旁邊要貼一個塑料顯溫片,當顏色改變說明溫度高了,焊接就得停止,待顯溫片退色,溫度降下來再繼續施焊,這樣才能保證閥門密封性;有人不理這一套,竟敢把顯溫片拿下來,焊完以后再貼上去;最后檢查顯溫片上沒有記錄,拆開閥門檢查密封片已變形失效,又是一類施工質量問題。4.不銹鋼焊接肯定有探傷檢測,不管多么高明的焊接不可能保證百分之百不出問題;及時探傷、讀片可以幫助找到問題及時改進;國內施工開始的做法是焊完以后不一定馬上探傷,有時一個星期才探傷,探傷以后沒有馬上讀片,這樣等到知道出了問題的時候,管道施工已經好多層了;造成大量返工和工期失控;為此加強焊工培訓、考核,擴大焊工隊伍,改進探傷讀片工藝流程,才使問題獲得解決。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堅持和保證質量的管理體系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培養和提高了參與大亞灣核電站工程建設的國家隊,但也延長了工期,增加了投資。第一臺機組拖期15個月,第二臺機組拖期10個月。總工期增加一年多使貸款利息增加,加上處理返工和任務調整費用,總計超出三億多美元??尚业氖俏覀儗ω攧展芾碜隽苏{期,考慮未來70%售電收入是與美元掛鉤的港幣,在幾次英、法貨幣對美元貶值時,及時將英鎊和法郎債務改換成美元,這使總的投資節省近三億美元,使第一期兩臺機組總投資基本控制在批準的可研報告預算水平。調期工作由董事會決策,總經理部組織執行,具體按“銀企結合、中外合作、把握時機、分職履行”的方法進行,全是組織行為,對具體操作者沒有任何個人獎勵,只有每人一份的半夜12點夜宵,可貴的是所有參與者們,沒有任何個人得失考慮,大家考慮的都只是國家利益。
楊 琳:這么大一個工程建設項目,國家當時給予了哪些扶持?
昝云龍:大亞灣核電站是在全國各有關方面關心幫助下,在參與者們共同努力奮斗下完成的。人們說:大亞灣核電站是“改革開放、中外合作,舉國之力、大力協同,趕創先進、優勢互補,艱苦奮斗、科學管理”的成果,實際情況確實是這樣的。
國務院核電領導小組統籌組織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全面的扶持和監管政策,及時檢查督促協調工作,高效處理了項目進行中需要政府辦的事題。在國家組織最后審查需要批準項目時,還有專家質疑:1.未來10—20年國際外匯市場變化風險控制;2.汽輪發電機組嬰兒期影響發電問題。最后李鵬副總理代表國務院表態:如果確實是由于所講兩問題造成企業債務償還問題,由政府幫助解決;除此之外企業負責;企業要盡最大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把這兩個問題可能造成的風險降到最低。這樣,就為批準這一宏偉項目上馬掃清了最后障礙。
中央和地方領導都非常關切大亞灣核電項目,他們始終強調大亞灣核電站“只許成功、不能失敗”;強調必須切實執行“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強調“千言萬語、千難萬險、千辛萬苦”就是要“千方百計”建成、建好大亞灣核電站;強調要求“我們在工作中不能犯政治錯誤、經濟錯誤、生活錯誤”……這些鼓勵和要求,給予參與者們強有力的精神武裝,也是建設和生產者們自我鞭策和激勵的強大的思想武器。
在項目開發和進行中,國家有關部門派專家參與研究、指導和緊急支援,有的派主任級參與合同談判,有的派總工程師級的參與關鍵設備、系統的設計和制造跟蹤監督,這樣不僅能及時向對方提出中肯建議,密切了關系,提高了合作水平,又使我們能很好地掌握技術、質量和進展狀況,為項目成功把好關,并傳授經驗、培養人才;更可貴的是,他們本人和所在單位不收服務費,有的還回原單位報銷來回差旅費和出差補助費,他們和所有參與者們一樣,把大核當作國家民族共同的事業,為能參與這項宏偉工程而驕傲自豪,要為大核項目完成竭盡全力,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大協作的力量。
參加大亞灣核電站開發、建設和運營人員,無論業主、施工或服務單位,開始大部分是借調,每天只有0.3元出差補助,最長補助三個月;中外合資企業中方人員有合資企業工資不能拿,只拿中方標準工資,其余全部上交,而借調人員只拿與原單位的工資差,為中方節省開支;調入人員中,大部分家屬不能同時調,調來也不能及時找到工作,而住房條件是:三房一廳住三家,三家小孩合住一廳,三家共用一廚一廁;當時員工六天工作制,周一拂曉乘車去現場,到周六下午乘車返回,有時到下半夜才能到家,根本照顧不了妻兒老??;現場出了不少為保證任務完成,放棄個人休假和推遲婚期者。
楊 琳:由于第一代建設者的無私奉獻和地方及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大亞灣核電站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最后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大亞灣核電站目前的收益情況以及未來核電事業發展前景?
昝云龍:大亞灣核電站實施“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持續滾動發展戰略,已經取得了很大收益,主要表現在六大方面:1.機組安全水平不斷提高,原引進機組安全水平是第二代,現已提高到二代半,實際三廢排放和輻射水平都低于國家允許標準1—2個數量級;2.機組發電功率從引進時的98.4萬千瓦,先提升到99萬千瓦,再將發電機由3000轉/分改為1500轉/分后,又進一步提升到了108萬—110萬千瓦,提高機組發電效率10%;3.自主化比例穩步提高。設備國產化水平:首臺機組僅約1%,在后續建設中提升到30%、60%,現已達到70%—80%,大大促進我國核電設備材料制造工藝和成套水平;工程總體設計、組織管理和建安施工:1、2號機組外方為主、我方為輔;3、4號機組開始我方為主、外方為輔;4.已投運機組的運行安全性、可靠性和技術、經濟指標已進入世界同類機組先進水平,如機組年可用率都穩定在90%—95%,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5.已經形成較完整的現代大型壓水堆核電產業的前端和中端系列;從引進高標準的標準化,到穩步提高的國產化,到不斷改進完善的系列化,到創新開發出了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百萬級壓水堆核電機組華龍號;在大亞灣核電站及其后續項目的推動下,我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研究試驗、設計制造、建安施工、運行維修及其支持服務系統的完整的產業鏈;6.其他在組織體制、管理機制、工藝流程、工作制度、工作作風和核安全文化等方面,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創新,都有了自己完整的系統,并不斷豐富和更新。
展望未來,中國廣核集團要繼續深入研究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生態發展對能源需求,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核電發展規劃和戰略(包括立法、監管;開發、建設、運營、退役;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安全第一”政策方針),積極參與促進我國現代核電產業鏈的優化、完善,這些是我國核電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堅持全面切實做好開發、建設、運行核電站中的“確保質量、確保安全”工作,始終是中國廣核集團持續健康發展核電事業的生命線。
目前預計,中國廣核集團公司到2020年時,投產運行的核電機組總計將是3000多萬千瓦,在建機組1000多萬千瓦(具體待國家“十三五”規劃安排確定)。從我國社會、經濟、科技和人口、資源、環境發展,以及安全保障要求看,全國未來10—15年內,將以正在和將要開發建造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熱中子反應堆核電站為主,其中主要有華龍和CAP1400。到2030年,全國總規??赡茉?.5億千瓦上下。屆時,我國核電對優化能源結構、環境保障、社會生活將會作出新的重大貢獻。(編輯 楊 琳)
(口述者曾任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黨委書記;整理者是《百年潮》雜志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