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洪俊
摘 要:輸電線路發揮著電力傳輸功能,加強輸電線路管理,做好輸電線路運行維護,從而提高輸電線路運行的可靠性,提高供電服務質量。然而,現階段輸電線路的狀態運行與維護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問題,文章分析了輸電線路的狀態運行與維護管理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輸電線路;狀態運行;維護管理
輸電線路狀態運行與維護管理是電力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其工作的主要內容為:對線路設備運行狀態的檢查、監測線路的運行狀況,明確線路運行的健康狀況,通過定期的檢查與維護來明確輸電線路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制定維護管理方法。工作具體內容為:線路設備的有效監測與維修,控制故障問題的發生。輸電線路狀態運行與維護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技術與管理的雙重支持。
1 輸電線路狀態運行與維護管理中的問題
1.1 輸電設備巡檢質量低下
輸電線路的巡檢與維護工作中,輸電設備的巡查占據關鍵地位。現階段,輸電線路巡查工作質量依然未達標,無法及時地發現輸電設備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設備出現問題時,得不到及時處理,從而影響整個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轉。
導致巡查質量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技術水平低下、從業者的失責是主要原因。由于缺少高端智能化巡檢技術,使得運維人員無法深入實際,從而影響輸電線路巡查工作質量。
1.2 輸電通道隱患問題嚴重
輸電線路的運行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線路通道的運行狀態,線路通道是確保電流順暢傳輸的條件。如果輸電通道發生故障,產生安全隱患危機,就將影響電流正常的傳輸,影響輸電線路的運行質量。由于輸電線路通道處于相對復雜的環境條件下,面臨著各種內外力的破壞,會導致線路受損、覆冰、鳥害等問題,使得線路通道無法正常運行,甚至會釀成巨大的隱患危機。
1.3 巡檢信息化建設亟待開展
輸電線路狀態巡檢工作尚未實現全方位的信息化、智能化,巡檢工作壓力大、任務重,缺少現代化的巡檢技術,輸電線路的狀態運行與維護管理亟待走向自動化、智能化。應該加大對輸電線路巡檢技術的研究力度,提高線路巡檢自動化水平,從而確保線路巡檢工作質量。
此外,輸電線路運維工作人員的技術能力、素質水平等也亟待提升,特別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輸電線路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輸電線路運維工作任務日益繁重,面臨著更加復雜的運維工作量。運維工作人員只有掌握了先進的檢修技術、運維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才能有效提升輸電線路的運行質量,維護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轉。
2 輸電線路的狀態運行與維護管理的有效措施
輸電線路的狀態運行與維護管理需要借助科學的技術、現代化監測系統以及有效的管理方法,首先要從基礎資料建設方面下功夫,同時,又要注重監測技術等的發展與應用。
2.1 加大基礎資料建設力度
輸電線路狀態檢修并非憑空開展,而是要借助對電氣設備、線路等信息的分析,其中狀態信息為主要評估信息,只有做好基礎資料建設,才能為狀態檢修提供依據。創建基礎資料記錄、保存與管理信息系統,依賴此系統對相關設備、線路等的運行狀態實施統一管理,保存舊線路運行資料信息,及時更新線路修改、檢查等信息,不斷充實與完善基礎資料信息系統。借助此資料信息系統為線路巡檢人員提供適時、更新的信息,運維人員依據精準的信息數據來采取檢修措施,做出科學的檢修決策。
2.2 在線監測技術的發展與運用
在線監測技術就是對輸電線路運行狀態實時的、信息化、智能化監測。輸電線路具體的監測內容包括:溫度、覆冰、拉力等。桿塔:過電壓情況、雷電流、傾斜等。絕緣子:腐蝕、拉力、風偏等。
2.2.1 在線監測系統。在線監測系統主要針對輸電線路進行監測,依托于數字視頻壓縮技術、GPRS無線通訊技術、遠程控制技術等實施在線監測。把監測設備配置于輸電線路桿塔,從而讓線路的相關信息,例如:線路溫度、覆冰、濕度等反饋到監測系統平臺,并通過通訊系統將相關圖片傳輸至運維人員手機,以此達到對輸電線路的實時監測,遇到故障及時處理,從而減少由于故障擴大化帶來的經濟損失,控制運維成本,實現輸電線路的科學化管理。
2.2.2 創建輸電測量溫度與氣象系統。現階段,在線測溫技術、監測技術等得到了發展,并被有效應用于環境溫度、濕度、風向等的監測。根據目前的輸電線路、設備等的運行狀態,借助在線監測系統,參照客觀環境、溫度、風力、光照、導線性能等數據信息對輸電線路運行狀態進行監測,最終得出監測結果,實現對輸電線路的高效監測。參照所收錄的導線信息數據,能夠科學調整輸電線路的熱穩定限額,對應得出輸電線路穩態輸送容量限額,為調動等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
2.2.3 創建綜合監控系統。綜合監控系統是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通訊技術等形成的預警系統,能夠發揮信息收集、傳播、監控等功能,對故障災難發出警報,統一進行指揮調度,已經成為電力行業信息系統重點建設內容之一。此系統能夠發揮防盜、信息警報、特殊事件處理等功能,此系統也可以參照具體的警報信息,來有效協調不同部門、不同機構之間的合作,如:供電公司、警務辦公室、線路運維機構等。各部門之間的高效協調、集中合作能夠促進事件的及時處理與解決,維護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轉。
2.3 影像智能化管理平臺
影像智能管理平臺是立足于管理系統數據信息,結合在線監測信息、影像資料信息等圍繞輸電線路展開分析,識別其線路中的危險環節,找到相關的控制因素,根據輸電線路運行狀態開展相關的巡視、監測、維修、參數選擇等,再依托于計算機系統來搭建智能化信息管理平臺,達到對設備的監控、數據的采集、加工、處理等。輸電線路的各項管理工作都能在智能管理平臺中得以展示,同時,此智能管理平臺也能對線路運行狀態進行量化計算,從而診斷出設備運行狀態,明確其是否處于健康狀態,并對應生成狀態報告。利用此技術可以達到數據信息的高效采集、傳輸、分析與交流,及時發現輸電線路的運行狀態,確保供電服務質量,維護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轉。
2.4 應用新技術豐富巡視手段
現階段,民用無人機已經得到普及,在使用及維護成本上可以得到合理控制。無人機的使用在線路的定點故障巡視、紅外測溫、位處連續高山處線路及大跨越高塔的巡視等方面有著比較明顯的優勢,可以大大提高巡視效率及質量,作為日常巡視的一種輔助手段,能有效提高對線路運行狀態的掌握。另外,每年一次的直升機巡線項目也可以幫助運行單位全面、準確地掌握線路的運行狀態。
2.5 重視管理者的教育培訓
輸電線路管理人員、運維人員發揮著對主要功能和作用,要積極重視輸電線路運行狀態管理,就應該先從管理人員入手,強化管理人員培訓。電力企業需要經常展開培訓活動,對管理者實施專業的技術培訓,培養其輸電線路運維工作能力,并加大對相關人員的考核力度,以此來提高輸電線路運維人員的能力、素質與水平。
3 結束語
隨著整個社會用電需求量的上升,用戶對于供電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輸電線路的狀態運行與維護管理面臨著艱巨的任務,必須加大對輸電線路狀態運行維護與管理,采用先進的現代化技術,推動并實現輸電線路狀態運行與管理的自動化發展,從整體上提高輸電線路的運行質量,及時發現其中的隱患問題,從而提高供電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姚楠,周橋.基于GPS/GIS技術的輸電線路運行檢修管理系統建設[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10.
[2]金怡.項目成本控制理論在直升機巡線項目的控制與研究[D].保定:華北電力大學,2009.
[3]陸立明.電力設備狀態檢修系統的規劃設計與技術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