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云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愛的教育應該是整個教育的主旋律。陶行知也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永恒不變的主題,教育是愛的藝術,一個輕輕的撫摸,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溫暖的擁抱,愛是每個人聲張的營養土壤,而對于孩子來說,在幼兒園里,他們希望得到認可,贊美同情關心和愛護,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基于愛的教育對于孩子來說,可能產生的積極的影響,我園開展了幼兒園愛文化的實踐研究課題活動,圍繞幼兒園愛文化的核心,引導幼兒感受愛、表現愛、
傳遞愛。
一、 結合幼兒園的實際制定標準,尋找恰當的愛的教育點
為了將愛的教育滲入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我們首先結合幼兒園實際制定目標,在目標定位上規定了總的取向,即培養每個幼兒成為有愛、會愛、敢愛的兒童,基于愛的教育,確定各年齡段的基本走向,如小班重在對愛的感受與參與,中班重在對愛的發現和表達,大班重在對愛的理解和傳遞。
綜合目標,我園對愛的內涵進行了認真的挖掘和篩選,過程中我們閱讀了《愛的教育》、《做幼兒喜愛的魅力老師》、《規矩和愛》等圖書,搜集了大量的愛的語言,形成了幼兒園愛的行動公約,開辟了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能夠讓幼兒理解,接受的課程資料,建立出一套關于愛的教育的資源庫,并將愛的教育巧妙的融入到健康、語言、社會、藝術領域。
二、 重視幼兒園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激發幼兒對愛的期盼。
1、幼兒園大環境的創設
美好的環境能促進幼兒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滿愛的環境更能引發幼兒對愛的期盼,我們注意積極創設具有愛文化的氛圍,例如,我們在一樓大廳過道處擺放了溫馨的家庭氛圍,,走廊處設置愛的小屋,鼓勵孩子們在這個充滿愛的小屋里自由的玩耍,說出秘密,更添愛意的是我們的愛的信箱,在這個信箱里有孩子對老師說的話,有留守孩子的心聲,每天老師會定時開啟信箱,幫助每個孩子去實現愛的諾言,當我們的孩子走到幼兒園就能呼吸道濃濃的愛的氣息,感受到具有一定文化底蘊的教育內涵,每個班級由教師根據當前的主題與幼兒共同精心設置各具班級特色的愛心墻,一方面體現了對愛的收集,記憶的整理,另一方面則展現了幼兒對愛的表達過程。
2、活動區域環境的創設。
幼兒對愛的感受不僅需要耳濡目染,同樣在操作與探索中通過自身活動的獲得,我們在開展主題教育的同時,還開辟了愛心驛站的活動區域,選擇適合幼兒發展水平的實踐性較強的活動,充分發揮區域活動的游戲性,活動性,創造性的特點。為幼兒進一步提供感受愛、傳遞愛的機會和條件和條件。如小二班設置了爸爸媽媽來抱我,讓幼兒在餐后活動或區域活動時,體驗他人角色,豐富自我感受,中一班的生活區設置愛心郵局,鼓勵幼兒幫助自己,幫助他人.
三、愛在進行時
在園中,處處充滿著愛的味道,媽媽對孩子的愛,園長對老師的愛,老師對孩子的愛,老師與老師的愛,愛無處不在,幼兒園彩跑活動中不忘災區的朋友,捐贈了物品和愛心捐款,在安陽前一段時間遭受洪水災害時,三個園捐贈滿滿6車物資,上萬元捐款。冬至暖餃送溫暖活動。重陽節濃濃的尊老情。每天讓愛多一點,讓愛圍繞在孩子中間。讓世界充滿愛,讓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