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海
簡單來說,企業的軟實力就是企業文化。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靈魂。它具有導向、調節、凝聚、規范及激勵等功能,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激勵員工的思維和行為。在企業管理中,與硬實力(物)相對的軟實力要素有兩個,分別為人和事(管理活動),人分為決策者與管理者,事則區分有形和無形。因此,人的因素在企業安全文化占有主導地位,現代企業的HSE管理,人是主體。要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HSE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HSE管理者的責任意識,跳出傳統管理的圈子,努力引導員工HSE觀念的轉變。
我們所說基層單位的軟實力建設,是企業大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基礎牢固了企業的大廈才站得穩,基層的軟實力建設好,也能影響企業大文化的方向。因此,做好基層安全管理,能確保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企業安全文化的創建提供了組織保障。
一、找準安全管理薄弱點,制定應對風險管理辦法。
既然是基層單位,也就是企業里面要直接應對各種復雜工作情況,會發生各種未知情況的直接作業現場,也就會面臨著許多可能會發生的各種安全隱患。既然基層單位在日常作業過程中存在著許多潛在的事故和風險,不斷提高全體員工的風險控制能力,努力完善基層的安全生產管理,是擺在全體員工日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此,制定和掌握消除風險的措施,把HSE管理體系的核心緊密融入到現場作業的“人、機、環、管”全過程管理中,實現安全生產至關重要。
分析容易造成事故發生的原因,有員工的違章操作、思想麻痹,有原材料存在的不安全狀態,工藝操作方法不完善等,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工作人員,特別是基層管理干部認識安全的重要性不到位,各項安全措施不到位。因此要確保安全生產,必須完善安全管理措施,落實安全責任。只有深研細究,對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進行排查,梳理、匯總。找出各個工作環節,容易發生的危害風險點采取應對措施,加強作業現場安全管理,糾正違章行為,督促所有員工摒棄違章陋習,不斷提高全體員工的工作風險控制能力,才能提高基層的各項HSE管理水平。
二、以完善安全管理體系為切入點,使安全文化固化于制
安全管理文化歸根到底是安全制度文化。在建設法制社會的今天,作為一個企業,制度就相當于企業的“法”,是規和矩,沒有制度談不上管理。
為了使管理制度系統化、規范化,根據基層單位的特點,制定符合本單位作業管理的規章制度,才能有效的降低風險。因此,組織相關各類人員對照各自的工作崗位職責熟讀、常思,潛移默化的形成日常工作及行為的準則,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時刻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提升HSE管理中人的執行力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以提高安全素養為突破點,將安全文化內化于心
安全觀念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形成和提高安全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態文化的基礎和動力。安全也是生產力的觀念,安全第一的觀念,安全就是效益的觀念,安全性是生活質量的觀念,風險最小化的觀念,超前預防的觀念,安全管理科學化的觀念及自我保護的意識,保險防范的意識,防患未然的意識等是當代大型化工企業必須建立的安全觀念文化。只有通過安全觀念文化建設,讓企業干部職工充分認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緊迫性及其本質、內涵,才能使“安全文化”深入人心,被大家所廣泛認知和接受,進而內化為人們的精神需求。
四、以建立自律機制為著力點,使安全文化踐于行
在人、機、環三位一體安全系統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是其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本質安全型企業建設和安全文化建設二者都是圍繞著“以人為本”這一核心內容來進行的。行為文化既是觀念文化的反映,同時又作用和改變觀念文化。
(一)班組安全建設
班組是企業的細胞,是搞好安全生產的前沿陣地,班組人員的行為直接關系到生產裝置的運行安全。要在基層班組推行“七想七不干”和“HSE觀察”制度、設立了“HSE風險提示卡”,把作業現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有毒有害物質等,造成后果的的應急措施、應急求救電話及安全小常識等應知應會內容詳盡地寫在卡片上,分發到各個崗位,要求工人學習掌握。對查找出的隱患,要落實解決措施,做到有檢查、有落實、有整改、有反饋的巡視檢查制度。
(二)崗位危險識別
崗位危險識別就是把在崗位工作中存在的所有危險源進行辨識,是進行風險管理,實現“事故超前預防”主要手段之一。風險管理工作運行的主線是通過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進而達到風險控制的目的。危險源是風險控制的主要對象,準確地識別危險源,特別是重大危險源,進而針對其做好充分的事故預想,編制各種救援、處置方案,對我們企業基層單位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三)應急救援體系
企業應急救援體系應急響應能力的培養要通過應急救援演習來實現。企業基層單位要根據本單位安全生產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救援預案,并固定時間、周期進行應急救援預案演習,讓所有人員熟悉事故發生后的應急響應及聯動協調能力。上級部門可針對某一崗位隨機設定事故狀態,考察崗位人員應急處置能力及響應時間,提高操作人員的應急技、戰術水平。
有了好的制度,最關鍵的還是要員工的共同執行、落實。落實制度的前提,必須強化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所以,做好職工的安全教育、崗前培訓、日常檢查,及時排查是安全工作中防患于未然的重要前提。并本著“獎優罰劣”的原則,對管理比較好的單位個人進行獎勵,對存在問題的進行處罰或千分制考核扣分的形式進行處罰。通過這些剛性的約束手段,能及時發現生產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違章違紀現象,建立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圍,長期堅持,逐步實現“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切實抓好干部員工的培訓工作,改變“人”的思想觀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應該形成一種制度,一種慣例。時時刻刻,用機動靈活的方式向職工灌輸安全理念,全面提升全員安全素質,抓好“人”這一因素,才是我們基層安全管理關鍵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