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全
摘 要: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是目前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為例,就項目教學在專業中的的應用實施進行了分析、總結,為專業教學模式的優化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項目載體 專業 教學模式
西藏日喀則市職業技術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以崗位對接為切入點,開展“項目載體,任務驅動,工單引領”的項目教學法改革。 “任務驅動”是以完成工作項目和學習任務轉化為學生內在驅動力,“工單引領”是以填寫任務工單為引導手段,讓學生在理實一體化教學環境中通過完成項目來獲得知識和技能,構建個體的知識體系。
一、實施背景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是實用性強、也是西藏日喀則市職業技術學校發展最快的專業之一,為后藏輸送了一批批技能型人才,為推動后藏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我們通過調研當前的汽車維修企業,明確汽車維修企業對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崗位需求和崗位職業能力要求,發現原有學科體系下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課程設置不完善、課程內容不符合汽車維修企業的職業能力要求、授課方式理實分割等問題成為影響西藏日喀則市職業技術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育教學與專業的瓶頸。
二、主要目標
項目教學法的目的在于以任務驅動,在團隊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實際操作和技術研討,促進學習者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以及專業能力和社會能力的發展。其核心是把行動過程和學習過程統一起來,即針對與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核心課程緊密相關的職業“行動領域”的工作過程,按照“咨詢、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完整的“行動”過程進行教學,使學生自主、自覺、有目的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促使其手、腦并用,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三、工作過程
1.深入企業調研,明確企業需求,進行能力分析
根據企業調研,企業所提供的崗位主要有維修接待、機修、電工、鈑金、噴漆和汽車營銷等崗位。通過匯總得出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畢業生的崗位能力要求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學習能力,如信息收集與檢索能力;專業能力,如工、量具使用能力、基本汽修設備使用能力、核心崗位能力;社會能力,如團隊工作能力、與客戶溝通能力。素質要求都特別注重職業道德素養,專業能力方面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
2.根據崗位要求,歸納典型工作項目,確定行動領域
分析崗位需求,借鑒企業培訓標準,與企業技術人員一起,通過專家訪談等多種形式,歸納出典型工作項目,確定行動領域。參照國家汽車維修工職業標準和技能標準,同時根據汽車維修服務工作過程的需要制訂計劃、工作組織、實施和維修質量檢查評估要求,按照調研、能力分析、確定行動領域、轉化為學習領域、開發學習情境的技術路線,將職業能力要求進行整合,開發出該專業的學習領域。
根據學習領域的劃分,從學習情境入手,對每個學習情境按照能力標準、場地準備、工具準備、操作要點、技術要求、考核標準等六方面內容進行建設。進而構建基于汽車維修技術服務工作過程的專業行動領域,結合公共學習領域和生產實習,重構新的課程體系,組織教師編寫基于項目教學的核心課程校本實訓教材。做到以人才培養對接人才需求、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教材對接技能為切入點,著力促進知識傳授與生產實踐的緊密結合,深化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建設。
3.完善教學方法,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
“項目載體,任務驅動,工單引領”的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課堂上創設活動情境,身臨其境,讓僵化、呆板的課堂變得活潑生動。上課期間采用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項目教學法,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在一起,與企業實際生產過程直接聯系起來。通過項目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以及專業能力和社會能力。
(1)以項目為中心目標教學法的含義。以項目為中心目標教學法從實際工作內容出發,以應用項目目標為核心,使學生在掌握系統知識的同時,培養較強的實際應用能力、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的能力。
(2)項目教學法課程體系設計有三個原則。一是以實用性為主,整個體系針對特定的崗位,按職業所需要的技能要求出發,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突出實用性;二是體現整體的概念,整個體系采用系統化設計,注重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三是體現專業方向:整個體系突出課程內容與崗位能力要求相結合,突出專業性和針對性。
(3)項目教學法一般可按照下面6個教學步驟進行。咨詢,即確定項目任務后,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或媒介獲取知識,如書刊、網絡、光碟等,對項目進行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計劃,即通過咨詢學習后對項目有了一定的了解,由學生制訂項目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決策,即在眾多計劃中選擇一個比較優化的方案得到教師的認同后并最終確定下來(明確各成員的分工)。實施,即學生確定各自所在小組的分工以及小組成員合作的形式,之后按照已確立的工作步驟和程序工作。檢查,即項目完成后學生自己進行檢查,發現自我優點和不足。評估,即先由學生自己進行自我評估,之后再由教師對項目工作成績進行檢查評分。師生共同討論、評判在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學生解決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學生的學習行為特征。通過對比師生的評價結果,找出造成評價結果差異的原因。
四、條件保障
項目教學法的保障條件主要是教學資源的配套。基本條件是要具備理實一體教室。理實一體教室應設計有理論區、實操區、資料區。理論區用于講授、學生學習和討論的教室,實操區用于項目實際操作,資料區用于學生查詢項目所需的學習資料,在資料區內接入網絡和存放各種專業書籍、資料和光盤,以滿足學生個體需求。
先決條件是要具備項目教學改革配套教材。以學生自主學習為目的,根據崗位要求,對接行業標準,開發專業核心課程項目化教材、教學設計、任務工單和教學PPT。
關鍵條件在學生。在項目教學法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五、實際成果、成效及推廣情況
結合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際,針對項目教學法,筆者學校開發了項目化教材《發動機拆裝實訓教材》《底盤拆裝與調整實訓教材》《汽車電氣設備實訓教材》《汽車二級維護實訓教材》四本專業核心課程。以上四門核心課程都采用項目教學模式,通過項目教學模式不僅讓學生獲得了相應專業技能,而且還讓學生學會學習,獲得一定的方法能力、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從而使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并且,學校擬在其他具備條件的專業進行推廣、應用。
六、體會與思考
項目教學時師生之間互動,學生提及到與實施項目相關的問題會很多,這就要求教師對實施項目的準備要更加充分和全面。
學生的基礎差、主動性不夠強時,會導致項目實施進度緩慢,甚至不能完成而導致失敗。所以學生要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有較強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才是實施項目教學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高珉.新聞學專業“電視新聞攝制”系列課程之間實踐項目整合的研究[J].新校園(上旬刊),2015.
[2]石偉平,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技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尤瀾濤,曹紀清,王春華等.基于協同教學的學期項目教學[J].大學教育,2014.
(作者單位:西藏日喀則市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