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鳴
今天數學課發了新的作業本,一拿到,我條件反射般地迅速翻開封面,在扉頁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和班級,然后就放在一邊了。這時候,突然聽見后排的同學說了一句:“應該是初三(8)班了,我還是習慣性地寫了初二呢,時間過得真快啊!”那一刻,我完全呆住了,像被人一箭穿心,兩眼茫然地望著前方,好久才回過神來。再次翻開那本嶄新的作業本,映入眼簾的赫然是龍飛鳳舞的四個字——“初二(8)班”。我只能轉過身,很無奈地跟后排的同學說:“我也是,初一升初二寫錯,初二升初三還是寫錯,時間過得真快啊!”
初二開學的時候,我格外認真地拿起筆,在“一”的上方小心翼翼地加了一筆,似乎只要一橫的筆畫,就能從“一”變成了“二”。我寫得很慢,把一橫慢慢向右延伸,仿佛畫了一條時間隧道,于我而言,這是整整一年的時間,卻稍縱即逝。
而今年,習慣性寫下的“初二(8)班”再一次提醒我,時間的沙漏又將一年匆匆掠走。
我拿起筆,打算在“二”的頭上,再添上一橫。時光似乎重疊了,這一年的一切在我眼前倒帶般回放:早晨偷偷藏在課桌里的早飯,做作業做到很遲第二天互相嘲笑黑眼圈,上課時走神和同學聊天結果被老師罰抄課文,運動會拿了團體第二名大家卻激動得抱頭痛哭……所有的所有,都藏在了這一橫里。
時間的筆畫,由“一”變為“二”,再由“二”變為“三”,不過是一橫的區別,卻將時間一筆帶過。當我在“一”上不斷加橫時,不知時間去了哪里,有哪些被我珍藏,又有哪些悄悄溜走。而這卻是我能添加的最后一橫了,一個并不好看的“三”出現在作業本上時,我竟舍不得抬起筆來。
我曾幻想,為什么“三”的頭上不能再加上一橫,時光為什么不能多給我們一橫的時間?我愿意在第四年,還能有機會寫下初三(8)班,然后哭笑不得地再往上頭添一橫,身邊依舊是你們,大家再次笑著說“哎呀寫錯了”,然后感嘆時間過得好快,但我們還能在一起。事實卻是,三的頭上永遠無法再加一橫,寫四的時候,也不是四畫,而是五畫了,那時的我們也已離開學校,各奔天涯。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這一橫終于末了,我已經初三了。
我終于明白,初中三年,三分之二已經永遠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