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投保人來說,萬能壽險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靈活性,在保險期間,它的保費、現金價值和保額都可以隨投保人的需要而改變。投保人交納了首期保險費后,可以在保險公司設定范圍內自主調整保費支付水平。
隨著保萬之爭,萬能險受到全社會的圍觀。由于保險產品的專業性和復雜性,一些人對萬能險產生了偏見和誤解。實際上,萬能險真是個香餑餑。
萬能險最初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20 世紀 70 年代以前,利率的浮動對美國壽險業的影響并不大,而 70 年代后,在人口老齡化加劇、通貨膨脹嚴重和高利率因素的影響下,美國壽險業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經濟滯脹引發的嚴重通貨膨脹提高了利率水平,加劇了利率的波動,這使人們開始尋找能抵消高通貨膨脹影響的投資工具。因此,傳統壽險保單退?,F象嚴重,更多的美國人通過保單貸款來投資于其他高回報的投資工具。
197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人壽保險公司首次推出萬能壽險。萬能壽險也被稱為“可調整保費的終身壽險”,是終身壽險的一個變種。與終身壽險類似,萬能壽險也是基于當前利率提供現金價值利益的永久性保單。結算利率由保險公司按月設定,一般保證不會低于一定的利率水平。它與傳統終身壽險的區別,在于在整個保單期間,萬能壽險的繳納保費、現金價值和保障的保險金額都可以根據被保險人的需求改變而相應調整。
由于當時美國經濟處于高通脹、高利率時期,萬能壽險保單的現金價值可以隨利率變化而變化,能在一度程度上起到抵御通貨膨脹的效果,加上繳費靈活、保障可調,推出后受到市場的廣泛歡迎。
中國也走了一趟美國式的路程。在中國壽險市場上,1999年之前銷售的絕大多數是固定利率的傳統壽險產品。這種產品受市場利率波動影響較大,隨著中央銀行連續調低基準利率,傳統壽險產品的預定利率被統一下調到2.5%。原已銷售的產品形成了巨額的利差損風險,新業務由于價格大幅上漲,經營難度也越來越大。消費者對保險的熱情也驟然下降,1998年和1999年壽險保費增長率與前幾年相比大幅下降,新單市場嚴重萎縮,傳統壽險產品的發展出現衰退的跡象。因此,急需新產品問世,為市場注入活力,萬能壽險產品恰在此時被引進中國。
2000年太平洋保險推出了中國第一款萬能險。至今,按保監會項俊波主席講話中提及的信息,2015年我國有57家人身險公司開辦了萬能險,萬能險保費收入占整個人身險市場約30%,與美國等國際發達市場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萬能險給保險公司和投保人雙方都帶來了好處。
首先,萬能險提高了保險公司利率風險管理水平。
市場利率在長達數十年的保險期限內存在極大的不穩定性,保險公司在設計傳統壽險產品時,如果定價利率設計過高,可能會因實際的投資收益率低于產品定價利率而使公司出現利差損;反之,如果市場利率回升,而投保人無法分享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會致使消費者轉而投向收益更高的金融產品,導致保險公司流失客戶資源。萬能險則不同,萬能險現金價值的結算利率隨市場利率水平變化,保險公司根據產品特性和風險承受能力對萬能險投資賬戶設定最低保證利率。
我國萬能險是市場利率水平處于低位下的產物,保險公司為緩解在利率高位時開發的傳統壽險產品定價利率過高造成的嚴重利差損失,保障長遠經營的償付能力,同時也為滿足消費者變化的保障需求,開發了萬能險。由于萬能險的投資賬戶設有最低保證利率,因此,保險公司承擔最低保證利率以下的投資風險,保險公司資產端的投資收益以滿足萬能險最低保證利率為基礎。目前,我國市場上萬能險的最低保證利率一般較低,多數產品的最低保證利率在2-3%之間,資本實力雄厚的公司萬能險的最低保證利率設到3.5%,根據保監會公布的數據,2015年保險業資金運用的平均收益率為7.56%,因此,從目前情況來看,保險公司開發萬能險并沒有承擔過多的資金成本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對于保險公司每月公布的萬能險結算利率須有正確的理解,保險公司公布的萬能險結算利率是已經實現的投資收益率,并不代表未來的收益水平。保險公司除了最低保證利率外,并沒有對未來的投資收益率做出承諾,因此,消費者應對萬能險的投資收益形成長期的合理預期,而不是抱有短期投機心理。
另外,萬能險資產負債管理滿足了保險公司流動性需求。
保險公司經營不同期限的保險產品,采用資產負債管理技術使得資產與負債的久期相匹配,滿足保險公司履行保障承諾的流動性要求。目前,社會上存在質疑萬能險資金“短錢長投”,資產負債錯配造成保險公司面臨高流動性風險的聲音。造成認為萬能險資金為“短錢”這一印象的原因在于,一是部分保險公司將萬能險設計成短期型產品,二是部分長期險的投保人退保造成了保險產品的存續期縮短。
對于短期型萬能險產品,保險公司進行資產負債管理時,是以負債端的期限為準則選擇相應的資產進行投資,若資產端的資產期限長于負債端,則保險公司在投資時就應考慮在負債到期時資產變現可能產生的收益損失,并對可能產生的損失提前做好準備和應對。而對于退保風險,保險公司是根據歷史經驗對退保率做出合理的預期,在產品設計中采用退保罰金的方式來彌補退保造成的損失和不利影響,并在準備金評估、資產負債管理等環節對退保風險予以充分考慮??偠灾?,保險公司對資產負債期限匹配可能造成的收益損失風險承擔,是以其資本規模和風險承受能力為鋪墊的,成熟的資產負債管理的技術手段就是為了保障保險公司在各個履約時點具有充足的流動性。
對投保人來說,萬能險也好處大大。
首先是滿足投保人變化的保險保障需求。
萬能險最初是終身壽險的一種演變,由于終身壽險是一種長期的保險合同,合同期限往往長達數十年。在這樣漫長的時間內,投保人的保險需求會隨著年齡、家庭結構、經濟狀況等變化而發生改變,而傳統的壽險產品由于結構上的局限,一旦合同訂立,繳納的保費和保障的保險金額將不再變化,很難根據投保人需求的變化進行調整,往往導致保險計劃與客戶某段時間內的實際需求不匹配。這種不匹配或者表現為保障過高,使客戶因此付出過多的保費;或者表現為保障不足,使客戶無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因而引起客戶的不滿。要解決這一矛盾,就需要保險計劃具有足夠的靈活性,可以隨時間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適應被保險人不斷變化的保險需求。
針對這一情況,萬能險的出現水到渠成。對于投保人來說,萬能壽險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靈活性,在保險期間,它的保費、現金價值和保額都可以隨投保人的需要而改變。投保人交納了首期保險費后,可以在保險公司設定范圍內自主調整保費支付水平。只要保單的現金價值能夠支付保單的有關費用,則保單繼續生效。這就為投保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投保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保障需求和風險偏好自主地選擇繳納保費時間、調整保險保障比例、變動保險金額,從而充分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的保險需求。
其次,萬能險在利率波動中滿足投保人的資產配置需求。
現階段我國銀行存款利率一直處于下行階段,人們越來越感到需要尋求儲蓄以外的其他投資工具,以擴大投資收益。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證券市場處于低迷狀態,股票、債券、基金等投資產品風險加大且收益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萬能險能兼具保障作用和投資功能,其市場吸引力自不待言。在各類資產收益率普遍下降的環境下,具有最低保證利率的“萬能險”,無疑是儲蓄和理財產品之外的另一避險資產選擇。
目前,萬能險的最低保證利率平均在2.5%左右,2016年7月根據萬能險市場份額排名前八的保險公司公布的萬能險結算利率來看(見表1),萬能險的投資收益普遍高于短期銀行理財產品和貨幣型基金,高于同期10年國債的收益率(2.75%)。對于投保人來說,按照萬能險投資賬戶按月結算的特點,萬能險投資賬戶以短期結算的形式,讓投保人享有長期資金投資帶來的收益。因此,兼具保障和投資功能的萬能險,滿足了投保人在利率波動市場中對資產配置的需求。
萬能險不僅有助于保險公司擴大市場規模,而且通過業內競爭提高了保險行業效率。
萬能險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壽險公司的市場競爭,過去三年間隨著萬能險保費的高速增長,一些中小保險公司異軍突起,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根據保監會2016年上半年的規模保費統計數據顯示,22家壽險公司萬能險的收入占比超過50%(見圖4),其中大多為發展時間較短的中小公司。在萬能險占比較高的公司中,以安邦人壽、華夏人壽、前海人壽表現最為突出,2016年上半年其萬能險收入占比分別為76.5%、79.1%、75.9%,市場份額分別上升至整個壽險業第2位、第4位和第12位,使多年穩定的壽險業第一梯隊名單發生了巨大變化。
既然萬能險能給保險公司和投保人都帶來了好處,它自然成為了香餑餑。(感謝新浪財經e觀察提供,本文作者為北京保險研究院王茜。北京保險研究院是中國保險監督委員會打造的支持保險業改革和發展的高端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