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高德九



【摘 要】 目的:觀察精神分裂癥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78例患者。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和優質護理。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依從性、不良事件發生率和SDSS評分。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7.44%,對照組為87.18%,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依從率為97.44%,對照組為88.46%,觀察組患者的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7.69%,對照組為24.36%,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入院2周及入院8周后的SDSS評分,明顯低于入院時(P<0.05)。入院8周,觀察組患者的SD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精神分裂癥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服務,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依從性,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具有顯著效果。
【關鍵詞】 優質護理 常規護理 精神分裂癥 依從性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精神科疾病,精神分裂癥在臨床上較為常見,該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闡明[1]。精神分裂癥患者經常出現妄想、幻覺、認知及情感障礙,不僅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還給患者的家庭及社會帶來了負擔[2]。在精神分裂癥的治療過程中,護理服務是關鍵環節[3]。本研究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對象,觀察了精神分裂癥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78例患者。其中,對照組中,男48例,女30例,年齡為22至59歲,平均年齡為(48.11±7.13)歲,病程0.6至8.5年,平均病程為(3.42±0.61)年;觀察組中,男49例,女29例,年齡為22至58歲,平均年齡為(48.26±7.01)歲,病程0.6至8.6年,平均病程為(3.39±0.70)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精神疾病的診斷和統計手冊》中的相關診斷標準,排除嚴重的軀體疾病及其他精神類疾病患者。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給予兩組患者常規治療。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應用優質護理服務,具體措施如下:
健康宣傳教育。護理人員幫助患者及其家屬了解精神病方面的知識,通過口頭講解、讀報紙、精神病知識宣傳手冊等形式。護理人員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健康指導,促進患者主動配合護理和積極進行治療。
規范化服務與護理。優質護理服務由專業的護理人員實行針對性的護理服務,包括精神康復、生活護理、觀察記錄患者的病情、安全護理等。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嚴格做到態度和藹、著裝整潔、尊重患者、耐心周到、關心體貼、言語文明等。
心理疏導。護理人員應進行人性化管理,要為患者創造溫馨、安靜、優美、舒適的住院環境,并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為患者提供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克服內心的恐懼,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組織開展各項娛樂活動。護理人員可以鼓勵患者發揮專業特長,培養患者的興趣愛好,促使患者積極參與娛樂活動,以利于患者的心理康復。
生活護理。部分患者無法自己料理生活,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洗頭、飲水進食、清潔、修剪指甲、洗澡、增減衣物、理發等,照顧患者的日常生活。
(6)密切觀察患者的言行舉止。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言行舉止進行密切觀察,一旦發現有自傷、自殺、暴力行為等征兆,為防止意外發生應及時采取有效的制止措施。
1.3 判定標準
(1)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包括四個級別,分別為不滿意、較滿意、滿意、很滿意;(2)護理依從性: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評價兩組患者的依從性,包括三個級別,分別為不依從、部分依從、完全依從;(3)對患者住院期間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記錄;(4)于患者入院時、入院2周、入院8周,采用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對患者進行評定[4]。
1.4 統計學處理
本文中的數據分析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計數和計量資料的統計分析分別采用卡方檢驗和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7.44%,對照組為87.18%,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依從率為97.44%,對照組為88.46%,觀察組患者的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7.69%,對照組為24.36%,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詳情見表3。
2.4 兩組患者的SDS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入院2周及入院8周后的SDSS評分,明顯低于入院時(P<0.05)。入院8周,觀察組患者的SD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病里最嚴重的一種,屬于重型精神病。精神分裂癥病因未明,起病隱匿,多發病于青壯年[5]。罹患精神分裂癥的患者可能表達明顯的妄想信念,表示有幻覺;異常的行為表現有自傷、自殺、外逃、傷人等。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表現為精神活動和周圍環境的不協調,以及情感、個性、行為、思維等方面的障礙[6]。根據患者的精神、心理、文化等方面的需要,給予患者優質護理服務,促使精神分裂癥患者加快恢復健康行為及社會功能。為了滿足患者康復的需要,更好地護理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模式也在不斷的變化、提高[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7.44%,對照組為87.18%,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依從率為97.44%,對照組為88.46%,觀察組患者的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7.69%,對照組為24.36%,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入院2周及入院8周后的SDSS評分,明顯低于入院時;入院8周,觀察組患者的SD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這一結果說明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優于常規護理。
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癥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服務,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依從性,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具有顯著效果,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于潔, 黃燕.優質護理服務在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天津護理, 2014, 22(1):49-50.
[2]劉麗丹.精神分裂癥患者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17(15):103-104.
[3]張金香, 王勇.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 2014,21(9):176-177.
[4]李秀美, 鄒遠珍, 彭燕萍,等.優質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5,16(11):46-47.
[5]白昉.優質護理服務在精神科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5,22(5):738-740.
[6]李佳翠.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精神科病房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 2015,19(11):95-97.
[7]溫紫嫻, 徐敬文, 黃永烽.優質護理服務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5(24):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