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勇蘭

【摘 要】 目的:探討產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以及護理對策。方法:選擇2014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產后出血產婦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全部產婦產后出血原因,并針對其產后出血原因實施相應護理對策,評估產婦的護理效果。結果:102例產婦由于子宮收縮乏力所致出血72例(70.59%),由于軟產道裂傷所致出血21例(20.59%),由于胎盤因素所致出血6例(5.88%),由于凝血功能障礙所致出血3例(2.94%);102例產婦出血癥狀全部改善,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達到96.09%(98/102)。結論:準確評估產后出血產婦的出血原因,并針對其原因實施科學護理的臨床護理具有顯著效果,能夠明顯改善產后出血的發生,提高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保證產婦生命安全,值得在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關鍵詞】 產后出血 原因 護理
產后出血屬于產科臨床比較多見且多發的一種疾病,指的是娩出胎兒24h后出血量>500ml,是產婦分娩期較為嚴重的并發癥,是造成我國產婦發生死亡的主要原因[1]。產婦失血過多時會使得產褥感染和繼發嚴重腺垂體功能降低,大量迅速的失血還會造成失血性休克,嚴重威脅產婦的生命安全[2]。為了防止患者受到產后出血的嚴重影響,臨床需要加強分析產后出血原因,并實施相應措施來減少產后出血的發生。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探討產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以及護理對策,特選擇我院102例產后出血產婦的臨床資料予以分析,具體內容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產后出血產婦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年齡21~38歲,平均年齡(28.7±4.4)歲;初產婦76例,經產婦26例;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9±2.2)周;陰道分娩產婦85例,剖宮產產婦17例;全部產婦產后24h出血量均>500ml,平均出血量為(602.6±16.5)ml。
1.2 研究方法
回顧性分析全部產婦產后出血原因,并針對其產后出血原因實施相應護理對策,具體護理措施包括:
1.2.1 心理護理 在發生產后出血后,因為產婦缺乏對該疾病的準確認知,在心理上可能會形成焦慮與恐懼等不利于產婦康復的不良情緒,導致產婦不能較好接受治療與護理,所以護理人員必須重視產婦的心理護理,為產婦實施及時的心理護理,讓產婦意識到止血治療的必要性。
1.2.2 強化產婦產前管理 產前護理是避免產后出血的重要措施,首先應準確評估產婦有無產后出血高危因素,且需要密切關注產婦的各項生命體征,需要時進行心電監護;完成詳細的實驗室檢查,做好急救產后出血的相關準備;為產婦家屬介紹產后出血的相關風險因素,讓家屬做好有關心理準備;組織高年資醫師為產婦產后實施觀察和護理,以此改善護理效果,防止產后出血對患者產生的嚴重影響。
1.2.3 準確評估出血量 加強對產婦出血量的測量;通常在產婦產后2h于產婦臀部置入一個彎盤,利用該方式可以準確詳細測量產婦的陰道流血狀況;在產婦產后2~24h之間,應用一次性產婦墊測量出血量,利用該方式能夠直接測量產婦出血量,且具有十分準確的測量結果,測量方法簡易。
1.2.4 急救護理配合 在產婦急救期間要重視護理配合,護理人員要非常重視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且要及時通知主治醫師,如果變化較大時,需要為患者采取相應處理,防止因護理因素導致不能及時對出血癥狀予以控制,加大對產婦的損傷。馬上為產婦創建靜脈通道,及時實施有效的補充血液容量治療,同時密切觀察產婦呼吸、血壓、脈搏、表情以及皮膚顏色等相關體征,按照產婦病情適度調節輸液速度,以免因輸液速度過快造成急性肺部水腫;維持患者呼吸通暢,提供有效吸氧治療;將需要應用面罩吸氧方式氧療的產婦,設置氧流量為每分鐘5L左右,并密切注意氧療期間的治療效果,觀察產婦面色、唇色以及指甲顏色有無表現正常。
1.2.5 母乳喂養知識和喂養技巧宣教 由于產婦在初哺乳時較害羞,且缺乏對哺乳知識的準確認知,極易發生害怕、緊張與焦慮等不良情緒,其會對產婦分泌兒茶酚胺予以刺激,導致子宮收縮受到影響,易發生產后出血。所以護理人員要在產婦產前進行哺乳知識宣教,在產后半小時輔助并指導產婦準確哺乳,母嬰皮膚接觸能夠加快腦垂體對內源性催產素的分泌,強化子宮收縮,以此減少出血量。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21.0完成對全部數據的分析處理,借助(%)和(x±s)分別顯示計數以及計量資料。
2 結果
2.1 產婦產后出血原因分析
102例產婦中由于子宮收縮乏力所致出血72例(70.59%),由于軟產道裂傷所致出血21例(20.59%),由于胎盤因素所致出血6例(5.88%),由于凝血功能障礙所致出血3例(2.94%)。具體分析如下表1所示。
2.2 產婦護理效果分析
對102例產后出血產婦實施相應護理后,出血癥狀全部改善,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達到96.09%(98/102)。
3 討論
女性子宮健康對女性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必須及時恢復產后子宮,避免產婦產后子宮惡露不絕,使得產婦的整個生殖系統健康受到影響[3]。產后出血屬于女性分娩期比較常見且嚴重的一種并發癥,產婦一旦出現產后出血,其生命安全可能會受到威脅。以現階段產科產婦發生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分析,其主要包括子宮收縮乏力、軟產道損傷、胎盤胎膜殘留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等,而子宮收縮乏力是導致產婦發生產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因為大部分產婦屬于初產婦,由于對分娩的過度恐懼而發生緊張等不良心理,特別是缺乏對陰道分娩的信心,極易發生子宮收縮乏力[4]。子宮肌纖維的解剖結構以外縱、內環以及中交織分布,標準狀態下在娩出胎兒后,各方向走行的子宮肌纖維收縮能夠有效壓迫肌束間的血管。本次研究結果也顯示,102例產婦由于子宮收縮乏力所致出血72例(70.59%),由于軟產道裂傷所致出血21例(20.59%),由于胎盤因素所致出血6例(5.88%),由于凝血功能障礙所致出血3例(2.94%),其結果與相關研究結論相符[5]。
護理是臨床疾病的重要環節,合理的護理可以減少并發癥的出現,保證患者健康;針對產婦產后出血原因,實施有效心理護理、強化產婦產前管理、準確評估出血量、急救護理配合以及母乳喂養知和喂養技巧宣教等措施,能夠有效改善產婦產后出血,避免子宮收縮乏力。本次研究結果顯示,102例產后出血產婦出血癥狀全部改善,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達到96.09%(98/102)。結果表明,準確評估產后出血產婦的出血原因,并針對其原因實施科學護理的臨床護理具有顯著效果,能夠明顯改善產后出血的發生,提高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保證產婦生命安全,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朱玲嬌.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5):42.
[2]藍衛美.產后出血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31-32.
[3]錢君.經陰道分娩的產婦產后出血的原因及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4):52-53.
[4]歸建華.產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預防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2):66-68.
[5]梁征.產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方案分析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3):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