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
摘 要: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能夠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優化數學課堂教學,而且能夠減輕學生的負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發展,開發智力,使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
關鍵詞:優化;數學;教學
廣大教師往往會依照教材和教參授課,缺少個性化的教學設計,以致課堂出現單調、枯燥,教師教得很勞累,學生學得很吃力,效果很一般。其實,究其原因,還是我們廣大的數學教師對教材挖掘不深,理解不夠,不能充分駕馭教材,不能吃透課程標準的意圖,只是生搬硬套的為了教而教,根本就談不上有趣的教學情境了。部分數學老師沒有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教授知識,嚴格地束縛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消極地接受知識。要使課堂出現高潮和精彩的教學片斷,就要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和學生一起學習、合作、交流,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體會獲得成功的喜悅。
一、挖掘教材資源
教學教無定法,教成則為好法。同樣的教材,教學內容側重點不同,教師處理的方式不同,課堂呈現的方式就不同,得到的課堂效果也千差萬別。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設計時,一定要先吃透課程標準,認真鉆研教材,深入挖掘教學資源,扎實備課。只有在充分熟悉教材的基礎上,才能理解教材的內涵,編者的意圖,才能做到靈活處理教材內容。同時,我們在優化教學內容時,一定要結合學生學情,根據自己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知識結構,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的接受能力出發,以發展的眼光設計教學內容,以開發學生的潛力為需要。要達到有效的課堂教學,在優化教學內容時,還應該優化教學目標,使教學目標更有針對性、層次性和可操作性。將教學目標細化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例如,根據對學生所需要的分數的正確認識,學生至少需要花三節課的時間去正確認識它,而教材卻只編排了一節課。很顯然,一節課內根本無法完成對分數的正確認識。我將對五年級分數的認識的內容重新組合,從整體考慮學生對分數應該掌握哪些知識,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上給學生理解、認識分數以保證,這是讓學生正確認識分數的前提。
二、運用各種教學手段
大多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或是對著課本講解,或是對著PPT講解,教學方法單一,課程也比較枯燥。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特點,教師需要根據本學科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教材內容的不同,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教師應成為在課堂教學中即有創造性、靈活性,善于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的“創造型”教師,又要即會教又會科研,又懂生產的“全能型”教師,同時也是學者、教學者、交往者和決策者的“完整型”教師。
隨著教育的現代化,現代教育技術和教育手段,必將成為我們教學的重要手段。如果我們在社會課教學中能熟練運用該手段,把教學內容和學生耳濡目染喜聞樂見的音像節目資料、漫畫寓言文學等資料有機組合起來,使學生這個主體在集音、形、聲、畫于一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中參與學習活動,變繁為簡、變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生動,在以生為本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輕松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大大加強、拓展和延伸學生的感性和理性認識。
三、提倡新型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倡導獨立自主,又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開展學生自主學習,不是簡單的學生自學,教師要以問題引導學生進入數學的學習情境之中。學生通過自我發現、觀察、分析,嘗試自己解決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學生遇到問題不浮躁、不氣餒、不敷衍,靜下心來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的好習慣。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我發現教學的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最直接、最有效、最便利。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和各組之間的競爭學習方式,是對班級授課制最好的補充我完善。根據班級人數和數學學習的不同層次,可以把全班學生進行分組,以每5-6人為一組最佳,明確組內成員的各自職責,分工協作,共同解決一個問題。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可以互相監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在組內開展學習能夠形成你幫我趕的學習氛圍,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學生心理品質健康發展。同時,也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團隊協作的作用,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使學生之前能夠互教互學、互愛互助,既互相競爭,又互相幫輔,促進學生的情感交流。
四、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小學數學中有一些問題和知識點是非常晦澀難懂的,而小學生由于自身發育的限制,對于事物的認識和理解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這種情況下是既不利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進一步深入學習,在完全不能理解的基礎上更不必說對于數學學習產生興趣了,而創設情景,進行情景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融入情景,將一些知識點具體化、生活化、生動化,從而使得學生對于知識點能夠更好的理解,對于自己產生的疑問也能夠通過情景清晰明了地表達出來。
教學情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的內容,為落實教學目標所設定的,適合學習主體并作用于學習主體,產生一定情感反應,能夠使其主動積極建構性學習的具有學習背景、景象和學習活動條件的學習環境。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是有密切聯系的,教師要盡量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入手,用講故事的方法引入新課,引出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樂于接受。也可以讓學生列舉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根據小學生有著好奇心、疑問心、愛美心強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數學教師要充分地發揮小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中創設出學與“玩”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