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菲
摘 要:小微企業組織靈活性高、創設門檻低,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細胞,占我國企業總數的95%以上,廣泛分布于各行各業和各地區。然而,小微企業的后期發展卻面臨著困境。本文旨在探討小微企業在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構建小微企業的會計核算體系,促進小微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小微企業;會計核算;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 F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25-48-2
0 引言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2011年工信部等四部委在300號文中將國民經濟企業進行了規模劃分標準的劃定后,小微企業正式進入公眾視野。與大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組織靈活性高、創設門檻低,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細胞,占我國企業總數的95%以上,廣泛分布于各行各業和各地區。中共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支持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
“創業難,守業更難”,揭示了目前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窘境。小微企業的發展面臨著三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生命周期短,由于種種因素,創建不久便夭折了;另一種情況是,基本維持創立時的規模,難以發展壯大;第三種情況,就是僅有的極少數企業成長為大企業。國家統計局煙臺調查隊抽取288家于2014年3-7月份新成立的小微企業和個體戶作為樣本,進行了跟蹤監測調查。從調查情況看,288家樣本單位正常營業的占60.76%,籌建的占16.32%,搬遷的占0.35%,停業(歇業)的占5.21%,當年關閉的占5.56%,當年破產的占0.69%。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停業(歇業)、關閉、破產的總數量接近11%,這一比例還是非常高的。另外,問卷調查顯示,僅有10.29%的樣本單位經營情況很好,有17.71%的樣本單位經營情況較好,但60%的樣本單位表示經營狀況一般,8%的樣本有單位經營狀況比較差,4%的樣本單位經營情況很差。
導致小微企業發展陷入窘境的因素,除了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等客觀因素之外,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小微企業會計核算體系構建不完善問題。小微企業會計核算體系構建不完善、不健全、不規范,直接影響企業的整體財務管理水平,給企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本文旨在探討小微企業在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構建小微企業規范完整的會計核算體系,促進小微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1 小微企業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會計核算是企業財會工作的重要方面。由于小微企業的獨特性,會計核算方面是制約其發展的短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1 機構設置不合理,缺乏會計專業人才
部分小微企業沒有設置財務機構,會計核算交由代理記賬的中介公司完成,另外一部分小微企業雖然設置財務機構,但是存在管理權限、管理層次不清晰問題。比如說財務機構還兼職行政、人資等部門的工作,還有一部分小微企業聘請兼職會計,這部分人員流動性強,辦公場所不固定,管理性差。
1.2 核算主體不清晰,建賬不規范
很多小微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集中,投資者與管理者集于一身,業主就會采用各種方法調整會計數據,以此控制利潤指標達到逃稅目的。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設置兩套賬或者多套賬,如“虧損賬”專門應對稅務部門,用以逃避稅款;“盈利賬”專門應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用以套取貸款;還有一套“真實賬”,用以供管理者查閱使用。據統計,存在兩套賬及以上的小微企業高達70%以上,這表明小微企業會計信息嚴重不規范,對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帶來了極為不良的影響。
1.3 會計信息化程度低
相比大型企業的成熟完善,小微企業在管理體系、人才配置和資本數額方面有著較大差距,這些成了企業應用信息化的主要障礙。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總計有超過四千萬的中小企業,而其中實現信息化的比例不足10%。會計信息化程度低,造成的后果非常嚴重,人工效率低,手工賬錯誤率高。
2 會計核算存在問題的對策
2.1 政府支持力度和會計核算規范度掛鉤
近幾年,我國政府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降低的對小微企業的稅賦和行政事業性收費。但這些政策的出臺雖然促進了小微企業的快速發展,但是不能促進小微企業會計核算的規范化。因此,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對于會計核算規范的小微企業降低稅賦和行政性的收費,給予更多的優惠,促進小微企業不斷提升自身會計核算規范度。
2.2 范會計代理記賬機構
據統計,大多數企業會計核算工作都是由外部代理記賬公司承擔的,會計核算存在嚴重問題,那整個企業的財務管理必然會出現漏洞問題。因此,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提升行業準入門檻,與行業協會等組織合作,每年定期對代理記賬機構進行考核評價,淘汰一批不規范公司,促進行業整合。
3 財務管理的問題
我國小微企業出現早期由于受資金限制,融資難題一度成為其發展的瓶頸,不少學者專家針對這一課題進行了大量調研、研究。隨著后期國家政策的逐步放開,多渠道、多途徑的融資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手續簡便、放貸快,改善了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窘境。鑒于融資難已經逐步解決,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小微企業仍然存在的其他財務管理相關問題。
3.1 財務管理意識淡薄
小微企業中一部分是個體、私營性質,這些業主往往沒有經過財會專業方面的訓練,財務管理意識淡薄,是小微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存在的根本性原因,這會引發一系列惡性連鎖反應,如缺乏完善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資本結構不合理、營運資金缺乏有效的管理運用等等。所以要想改善小微企業的財務管理窘境,首要克服的困難,就是解決意識方面的問題。
3.2 資本結構不合理
資本結構不合理的表現之一是資金閑置。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資金管理,閑置資金表現為企業賬戶的一個數字,沒有合理有效的用來再生產或者進行有效的投資,以擴大企業經營規模。表現之二為企業的負債率高,這部分企業追求做大做強,通過借貸擴充企業規模,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但是風險較大。如果沒有合理對資金進行規劃管理,一旦突發意外導致資金鏈斷裂,必然導致企業破產,而小微企業卻沒有清醒地意識到這一問題。
3.3 財務制度不健全、沒有有效的內部監督控制
由于小微企業的業務規模小、組織結構比較簡單,可能沒有專門的財務部門,或者財務部門往往擔任行政、人資等多部門的任務。在這種情況下,要么財務制度不健全,要么有健全的財務制度但形同虛設,沒有人員專門監管是不是財務制度被認真執行了。
4 針對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對策
4.1 提高對財務管理的認知度、重視度
政府對于小微企業的幫扶不能僅僅停留在物質幫扶階段,應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加大對小微企業會計人員的培訓。政府可以與當地高校聯合,由高校負責定期地對小微企業的會計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后續持續開展繼續教育,使會計人員的理論基礎、管理技能等能夠持續提升,順應企業長期發展需要。
4.2 加大對小微企業的監管力度
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督促小微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和內部核算制度,比如說國家稅務部門加強對小微企業的稽核;中介機構要對小微企業進行公平公正的審計、驗資等社會監督;定期組織小微企業財務人員培訓班,并對培訓結果進行考核等等。借助外部的力量,促進小微企業不斷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和內部核算制度。
4.3 加強財務控制
小微企業需要梳理各生產經營環節,將財務控制與各環節緊密結合,建立完善的控制體系,發揮財務的管理作用。比如說,加強貨幣資金的運用管理,將閑置貨幣資金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對客戶進行信用分析,縮短應收賬款周轉時間,降低資金回收成本及壞賬率等等。
4.4 提升企業執行力,完善企業內部考核監督。
制度需要有效地執行,財務工作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財務制度加大監管,小微企業業主應當從自身做起,嚴格執行財務制度。對于財務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并予以激勵。長此以往,企業內部執行力必會大大提高,財務制度也會發揮真正作用,有利于企業長遠的發展。
總之,小微企業應當從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兩方面問題著手,構建小微企業的規范完整的會計核算體系,促進小微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何姝儀.小微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破解路徑[J].企業研究,2013(7X):96-97.
[2] 李鳳華.小微企業會計核算問題及對策[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3(2):63-66.
[3] 儲志娜.研究小微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4(5X):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