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小更
【摘要】論文基于金融抑制視角,分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的主要影響因素和路徑。在研究信貸市場利率管制及資本市場約束對企業融資能力影響的基礎上,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對我國金融抑制以及企業融資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并通過協整檢驗實證分析金融抑制與中小企業融資之間的關系。結論表明:國家經濟政策是影響企業融資能力的最重要因素;金融抑制與企業融資能力存在長期協整關系;放松金融抑制、推進金融深化有利于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關鍵詞】金融抑制 中小企業融資能力 ISM 協整關系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份額越來越重,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的力量,極大地推動了科技創新、體制創新,對緩解我國就業壓力、穩定經濟社會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金融資源是中小企業成長的基礎,而融資能力則是影響中小企業成長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受產出規模小、資本和技術構成低以及傳統體制和外部宏觀經濟影響大等因素制約,外源性融資受到抑制,中小企業發展主要依靠內源性融資;而單純依靠內源融資已經無法保持企業的持續成長,從某種程度上講,資金外源融資困難已經成為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二、金融抑制對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影響分析
(一)信貸市場利率管制對居民儲蓄的影響
首先,預期通貨膨脹的升高造成居民儲蓄的實際購買力縮水,居民更傾向于儲存實物或投資資本市場;其次,名義利率的提高能夠刺激儲蓄增多,但是儲蓄對實際利率相比于名義利率的彈性更大。近二十年來,我國實際存款利率水平多為負值,實際貸款利率也有4年為負值,這吻合了金融抑制理論。在實際利率為負的情況下,利率不能真實反映資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狀況,從而導致利率無法發揮辨別投資、實現資金優化配置的作用,對中介機構的過度貸款需求只能依靠配給辦法來解決,我國持續增加的居民儲蓄并不能有效的轉化為投資,儲蓄配置的低效率削弱了企業融資能力,導致企業過度依賴銀行貸款。
(二)資本市場抑制對企業融資能力的影響
資本市場是企業從事直接融資的重要場所,能夠為企業提供低成本的籌資,但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并不完善,而且股票及債券發行要求較高,對企業規模和盈利能力都有一定限制,加之創業投資機制不健全,多處于發展初期的中小企業期望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也就更加困難。
(三)金融抑制放松提高中小企業融資能力
本文根據不同時間利率、五年以上貸款利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匯率(元/美元)等歷史數據,選擇樣本的區間為1994年到2012年,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這些數據進行簡化,提取適合下文分析的時間序列數據。首先對衡量金融抑制的數據進行KMO檢驗與Barlett球形檢驗,得KMO值=0.685>0.5,數據可以用做主成分分析。然后對樣本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并提取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的部分,筆者發現有兩個主成份,累積貢獻率97.287%,綜合了序列數據中絕大部分的經濟信息。
本文從企業規模、經濟效益、償債能力以及成長能力四個方面選取中小企業資產規模、企業個數、生產總值、資產利潤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資產增長率以及利潤增長率八個指標通過主成分分析提取兩個主成分,綜合得分如圖1,結果顯示,在2003年以前隨著金融改革推進,金融抑制指數大大降低,中小企業融資能力也大幅提高,2005年至2008年期間中小企業融資能力保持相對較低水平,一方面是由于較高的通貨膨脹率壓低了實際利率,金融抑制指數上升,限制了企業融資;另一方面是由于2008年下半年后次貸危機影響,尤其是出口受阻,大量中小企業倒閉,企業發展緩慢。
三、金融抑制對中小企業融資影響的協整檢驗
金融抑制提高了企業融資成本,使中小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受到所有制歧視,降低了市場對中小企業資源配置的效率。而金融抑制的放松依賴于金融深化,本文金融相關率采用存貸款余額占GDP比重。對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以及中小企業融資能力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思路是:由于是時間序列數據,首先應對數據的平穩性檢驗,在同階單整的基礎上對數據是否具有長期關系進行分析,進一步通過格蘭杰因果關系確定各變量之間具體的因果關系。首先使用ADF序列穩定性檢驗工作法對各個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變量滯后階數的確定依據Schwarz信息準則,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本文采用約翰森協整檢驗。時間序列數據取對數可消除數據中可能存在的異方差,但是由于本文中金融抑制以及企業融資能力綜合得分存在負值,因此僅對金融深化指數進行了對數處理,檢驗結果如下:
協整方程估計結果如下:
通過跡檢驗以及最大特征根檢驗都可以看出,中小企業融資能力與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存在長期協整關系。而由協整方程可以看出,金融深化能夠有效地增強中小企業融資能力,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而金融抑制則會阻礙中小企業發展。因此不斷放松利率管制,放寬企業融資約束,完善金融體制,促進資本市場發展,拓寬企業融資渠道能夠有效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增強中小企業融資能力,促進企業發展。
為了更好地研究金融抑制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之間具體的因果關系,本文根據赤池信息準則,選擇滯后1期,對各變量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
由檢驗結果可以看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與中小企業融資具有單向因果關系,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都是企業融資能力的格蘭杰原因。政府部門對利率的管制阻礙中小企業融資,放松金融抑制,推行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化金融發展能有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增強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增加企業產值,推動企業發展。
四、結論
本文旨在基于金融抑制視角,探求中小企業融資的的影響因素和路徑,從影響中小企業的各層面因素尤其是國家經濟政策角度為增強企業融資能力尋求對策。所得結論概述如下:
第一,金融機構的規模歧視以及所有制歧視,中小銀行發育不足僅是是影響中小企業融資能力的表層原因,理想的中小企業融資體系應該由商業性中小銀行和合作性貸款金融機構等地方性金融機構組成,各金融機構應該充分競爭,而且在發展過程中需有一個完善的法規和監管體系。
第二,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是引起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淺層原因,而信息不對稱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產出規模較小,信息不透明,資本構成及償債能力較低,不能提供充分的擔保或抵押;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社會擔保體系以及企業征信體系不完善。
第三,金融抑制下的信貸利率管制以及資本市場較高門檻限制才是影響中小企業融資能力的根本原因,通過協整及格蘭杰因果檢驗發現:金融抑制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負相關,金融深化則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正相關,且因果關系顯著。
參考文獻
[1]羅納德·麥金農.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M].上海三聯書店.1988.
[2]愛德華·肖.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聯書店.1988.
[3]Abiad,A.,E.Detragiache and T.Tressel,“A New Database of Financial Reforms.”IMF Working Paper,2008.
[4]Bai,C.,D.D.Li,Y.Qian and Y.Wang,“Anonymous Banking and Financial Repression:How Dose Chinas Reform Limit Government Predating without Reducing Its Revenue?”CEPR Discussion Paper,1999.
[5]周業安.金融抑制對中國企業融資能力影響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1999(2):13-20.
[6]朱欽.金融深化與民營企業融資分析[J].鄉鎮經濟,2006(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