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延良 胡爭光
【摘要】金融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中心,而證券市場就可以成為反應國民經濟變化的晴雨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不斷提高,一些外國證券公司對我國的證券公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與挑戰。為了能夠促進我國證券行業的不斷發展,就要對業市場結構變化和效率提高對績效的影響進行分析,從而能夠確定未來證券公司的發展方向。本文就是從產業組織學的角度,對市場結構和企業效率對績效的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證券業 市場結構 建議
證券市場是我國企業實現融資的重要渠道,可以使我國的金融市場進一步活躍,并促使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活。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證券市場的發展,整頓證券市場中的混亂現象,并促進證券市場的流動性,就要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綜合治理。
一、研究理論分析框架
在本次研究中應用的是《產業組織》一書中對產業組織理論等相關觀點。在該書中通過實證研究的方式來對企業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間存在的關系進行推到,認為在三者存在如下關系,集中度的高低對企業的市場行為方式造成嚴重的影響,企業的市場行為方式又對企業的市場績效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該理論中將產業組織的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并對產業組織體系的不斷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
本文是通過歷史演化的角度來對中國的證券行業的發展演化的角度來對其進行分析,并通過2001年至2012年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從而能夠更加客觀、全面的反映出中國證券業競爭的真實狀況,從而能夠更好的對證券業的發展方向進行探究[2]。
二、研究方法和數據處理
(一)研究方法
對2001年~2012年證券公司各項業績指標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與綜合計算評估,對證券業的集中度、證券業規模、證券業績效等相關數據進行回歸分析。
(二)數據處理
1.對市場集中度進行處理。在經濟中經常通過市場集中度來對市場結構進行評價的指標之一,所謂市場集中度處理就是將市場中的其中最大的幾個企業之間的計算指標作為整個市場中和行業中的份額比例,因此市場集中度是形成的一個數字比例。證券公司的主要業務通常包括股票基金經紀業務、承銷業務、自營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但是因為在收集數據時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將絕對集中系數作為計算證券業的行業集中度計算數據。
2.對市場規模數據進行處理。在本文章選取的市場規模數據進行數量,選取當年的證券業總資產作為其衡量其規模水平的衡量指標,從而對市場的規模數據進行分析。
3.對證券業績效用凈資產利潤率進行處理。采取當年證券業利潤總額與凈資產之間的比例,來對證券業績效用凈資產利潤率進行分析與處理。
(三)其他研究方法
為了能夠對市場集中度、證券業規模、證券業績效等數據進行準確的分析,還需要結合證券公司的自營、委托理財等業務的相關數據對其進行分析。
三、我國證券業集中度、規模與績效狀況
證券業集中度。通過對2001年~2012年證券公司各項業績指標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與綜合,并進行評估,其證券業承銷業務市場結構的集中度比較高。在我國的傳統經濟發展中,證券業實行嚴格的行業準入制度,從而可以使承銷業務逐漸形成互相競爭的經濟發展格局。
其經紀業務市場結構處在比較明顯的競爭狀態。導致該現象的原因就是因為證券行業與傳統的銀行業、保險業的發展相比,其準入壁壘較低,這就使得參與經紀業務的證券公司數量明顯增高。同時,其經濟結構的變化比較隱蔽,但是在近年來有逐漸集中的趨勢。
同時,通過該信息資料,可以看出其營業收入結構在準中寡占產業和低集中產業之間。其營業收入結構呈現出不斷變化與起伏的狀態,一些中小型的證券公司與一些大型的證券公司在某些年份之間的收入相比發展更快。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上文中對我國證券業市場集中度以及相關的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可以歸納出如下主要結論及相關建議:
首先,就我國目前的證券公司承銷業務的集中度實際情況來看,其市場結構屬于準中寡占產業結構,集中度相對較高;其經紀業務市場結構表現為低集中結構,且在市場發展的過程中呈現出明顯的競爭狀態。二者進行比較,承銷業務起市場表現出比較明顯的壟斷狀態。在近幾年證券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市場中其集中度也會不斷增長,這樣機會使一些資金力量比較雄厚的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但是一些相對處于弱勢的企業就很難獲得發展,并很有可能在市場競爭中消失,產業之間的競爭逐漸向壟斷方向發展,對市場的多樣化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3]。
其次,我國目前的證券公司其獲得盈利的能力還不夠穩定,其利潤存在較大的波動。證券商的業績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賴于股市行情的變化,其獲得經濟收益的主要形式也受到股市行情的影響。以股市行情較好的2000年來看,證券行業凈資產收益率可以高達20.89%,但是在2001年股市出現嚴重的下跌情況,其資產收益率縮水到7.04%。這種毫無規律的市場模式對證券業的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還需要對其業務進行不斷的創新與開發。只有將經紀業務收入控制在低域其主營業務的收入50%。這樣就會使證券公司逐漸形成良好的市場抗風險能力,這也可以有效的促進各個行業的穩定性,促進經濟不斷發展。
最后,通過對上述資料進行總結,在市場經濟發展中,證券商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結構以及行業規模之間不存在明顯的關系。但是證券商的盈利能力與證券市場的總體收益率之間的相關性較強。如果在市場中的整體情況處于逐漸趨好的情況下,則其平均收益為正,其利潤就會呈現出增加的趨勢。
五、結束語
通過產業組織的相關理論知識與實證,對我國證券業市場結構和效率對績效的影響進行深入的分析,并對我國的證券業的發展進行大膽的推測。同時,也能對可能提高證券業績效得到有效提升的途徑進行探索,從而能夠更加清晰的確定未來證券公司的發展方向,并不斷對其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王聰,宋慧英.中國證券公司市場結構與績效的實證分析[J].經濟經緯,2012,01:157-160.
[2]孫鳳霞.我國證券業市場結構與效率對績效的影響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
[3]宋志博.我國證券業市場結構、行為與績效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