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經濟運行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會計高等教育事業也正經歷重要的歷史變革期,傳統的會計教育已漸不能適應新的經濟發展形勢。此種條件下,我國的會計高等教育的目標、途徑和培養目標,決定了未來會計人才的專業素質和道德要求,進而影響著我國未來的會計事業和經濟的持續發展。本文結合中國會計高等教育之現狀,提出我國會計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革建議。
【關鍵詞】新常態經濟 會計高等教育 變革及趨勢 改革建議
一、經濟新常態下會計高等教育變革的現狀以及必然性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會計行業從業人員規模迅速的膨脹,這促使會計一度成為了高等院校中最大的專業。但是,隨著時間流逝,傳統會計教育的弊端也不斷暴露,主要問題有:首先,傳統教育過于注重理論型人才的教育,但是忽視了會計職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其次,在傳統會計教育中,高校普遍較為重視培養會計人才的核算水平,忽視了對其管理水平的培養;最后,在傳統會計高等教育中,過度的注重會計的規則性,忽視了對會計學生職業判斷能力和決策能力的培養。而且灌輸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使會計專業的學生嚴重的脫離了實踐,實務水平較為低下。因此,雖然我國從事會計行業人員的規模可觀,但是會計人才的需求缺口還十分的巨大,這種情況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尤為明顯。此種情況下,如何對會計高等教育進行變革,培養高素質的會計人才,成為了學術界和政界人士關注的熱點之一。
二、新常態經濟的會計人才需求解析
一直以來教育和經濟發展相互影響,經濟的提高關鍵在于教育,教育的發展促進經濟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圍內,國與國之間競爭的關鍵就是人才的競爭。目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培養的會計人員水平和企業的會計人才需求產生了嚴重的脫節。特別是在新常態經濟背景下,這種情況更加明顯。因此,要做到經濟發展新常態和教育的協調發展,需要從根本上轉變高校教育的模式和觀念。
會計是受新常態經濟影響最深的行業之一,新常態背景下需要的會計人才必須具備國際化的視野和理念,擁有戰略性的眼光以及應對復雜經濟環境的能力。著就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從單一人才向符合性人才轉變,從低素質人才向高素質人才轉變,從刻板向靈活轉變以及從操作性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轉變。此外,新常態經濟背景下的會計人員還應該具備互聯網思維以及互聯網操作技術,能夠應對互聯網對會計行業帶來的沖擊和挑戰。
三、經濟新常態下會計高等教育變革的方向
未來會計高等教育應要首先符合新常態經濟的特征,由于新常態的核心特征是創新,因此會計高等教育變革的首先方向是加大對會計人員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為了提高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彌補會計人員供求之間的缺口,會計高等教育需解放思想,擯棄單純擴大會計從業人員規模的短視行為,努力提高人才質量和創新水平。
四、新常態經濟下會計高等教育變革的途徑
會計高等教育變革首先要遵守“三個目標”和“三維能力”,所謂“三個目標”是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教育教學內容體系及方式,所謂“三維能力”是指儲備知識的能力、儲備技能的能力以及職業價值觀,其他的措施有:
(一)改革學科教育,創新教育教學
在學科教育上要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更新,強化會計實踐在會計教學內容體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把管理會計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單獨的體系。此外,由于建立和諧和生態經濟時新常態經濟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未來的會計高等教育體系還應該注重培養環境會計人才。
從教育教學上來說,需仔細的對專業的設置、教學的內容和方式進行創新。由于當今經濟環境中互聯網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對會計人才的培養教學上要注重培養他們的互聯網思維以及使用互聯網進行會計核算工作的能力。
(二)結合國際化教育,協同與其他學科或專業
無論是從會計發展的歷史還是現實來看,會計學都與經濟學和金融學等學科息息相關,因此,會計專業的未來設置不應采用傳統的分離教學的方式,應該把會計學科放進一個綜合而完整的學科平臺中,吸收其他學科的養分,不斷的豐富自身專業水平。另外,我國目前許多學校在課程設置上缺少和其國際化教育接軌的缺點,這是不符合我國新常態經濟現實的,因此,在會計高等教學體系中需加入國際化課程或學科。
(三)注重會計教學的合理進階
在未來會計高等教育的實踐過程中,要注重對人才的合理進階的培養,不能拔苗助長、操之過急,要針對各個水平的會計人才制定相應的培養方案。具體來說:首先,要注重在會計專業學位進階方面的創新,其次,會計專業的教育也需要從從業資格認證上給予恰當的銜接,并進行相應的認證制度,這樣可以增強業界與學界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相互促進,提高協同能力。
五、結論
會計高等教育已經到了十分重要的改革階段,建立科學的目標、制定科學的戰略、培養全面綜合性會計人才已經成為了我國會計高等教育的戰略目標,這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總的來說,新常態經濟背景下,實現未來會計高等教育的長遠戰略發展目標,必須整合會計學科和其他學科、融合國際教育以及堅持開放包容的思想。這個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期的曲折的過程,因此在會計未來高等教育改革中,要不斷的堅持自省和反思,積極的應對未來可能的挑戰,不讓會計專業的高等教育改革步履維艱。
參考文獻
[1]孫錚,李增泉.會計高等教育的改革趨勢與路徑[J].會計研究,2014,11:3.
[2]劉沓,章劉成,周航.新常態經濟的會計人才需求與會計高等教育變革[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5,04:33-38.
[3]孫錚,王志偉.加入WTO后中國會計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前景[J].會計研究,2002,06:33-35.
[4]鄔展霞,張曉嵐,李琳.會計高等教育與多層次創業目標的嵌入與融合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3,11:58-61.
[5]隋英杰,夏鑫.會計高等教育實驗教學體系架構研究[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7,08:124-126.
[6]陳敏,伍中信,肖美英.中國會計高等教育改革的歷史與現實思考[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02:101-104.
作者簡介:夏海軍(1962-),男,漢族,河南商丘人,畢業于河南省財經學院,現任河南省水利水電學校講師,會計師、經濟師、審計師,研究方向:宏觀經濟、財務管理、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