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麗也·吾買爾
【摘要】勞動力市場是一國市場經濟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必須重點考察的基本國情之一。勞動力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其市場化程度對商品成本和價格有直接影響,因此,比較分析中國與中亞國家之間勞動力市場問題,對加強中國與中亞各國的重要信息交流,對加快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進程,都是必要的。因此,本文對分別對中國和中亞五國勞動力市場發展狀況進行分析,然后,將這兩個區域的勞動力市場發展的基本狀況進行了比較分析。
【關鍵詞】中國 中亞五國 勞動力市場 比較分析
世界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勞動力資源,只有在擁有充足勞動力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的推動本國經濟的發展。因此,充分利用本國勞動力市場中的勞動力資源是極為重要的,所以,各國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本國勞動力市場發展的具體情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幫助本國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制定相關的政策,運用勞動力資源,從而,使得勞動力資源實現其自身的價值。為了更好地了解中國與中亞五國勞動力市場發展的基本情況,所以,將它們的勞動力市場進行比較分析,使得我們可以更加清楚、明白的了解實際情況。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研究中亞國家勞動力市場的意義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政策的提出,也就意味著我國將會加強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經濟聯系。“絲綢之路經濟帶”包括以下國家:中亞五國、俄羅斯以及歐洲一些國家?!耙粠б宦贰眹医洕l展戰略的推進,這會加強我國與中亞五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了更好的促進兩國之間經濟發展與貿易往來,對兩個國家進行勞動力市場的分析可以為今后兩個國家的合作提供基礎和前提,方便兩國之間增進彼此的了解,能夠更加充分合理的制定相關的經濟政策和進行合理的貿易往來,加強中國與中亞五國之間的勞動力流通,從而,提高中國與中亞五國勞動力資源利用效率。
二、中國與中亞國家勞動力市場發展現狀
第一,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的現狀。中國勞動力市場指的是中國的勞工供求市場,其也可以被叫做勞動市場、職業市場、人力市場、就業市場。首先,我國是世界上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所以,我國勞動力資源充足是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發展的基本現狀之一。我國人口總量在世界人口總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我國擁有巨大的人力資源。中國的勞動力資源主要來源于這兩方面:一方面是,中國每年有大批大學應屆畢業生加入到人才市場當中;另一方面,由于我國農村人口眾多,我國農村每年有大批勞動力涌入城鎮尋找工作崗位,因此,這又為我國勞動力市場注入了巨大的資源。其次,我國勞動力價格非常廉價。由于,我國擁有富足的勞動力資源,所以,我國的勞動力在市場中使用的價值非常廉價。再次,由于我國國民受文化教育的程度非常低,而且,受教育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我國勞動力科學文化素質普遍較低。我國教育發展的缺陷,導致我國很多年輕人得不到應有的教育,所以,很多勞動力的文化水平非常低,嚴重缺乏科技創新能力。這樣就導致我國的勞動力的素質普遍較低,這樣就嚴重制約著我國勞動力的就業能力。最后,我國勞動力受不到專業的技能培訓,所以,技能水平非常的低,這樣極不利于他們的就業。
第二,中亞五國勞動力發展現狀。中亞五國勞動力資源也相對來說比較豐富,并且,勞動力素質也很低下,很多青年勞動力資源享受不到應有的教育,因此,他們的勞動力科技創新能力較低。但是受到了中亞五國經濟發展狀況的影響,勞動力的就業情況不是很樂觀。中亞五國工業的發展程度不高,還是處于以農業為主發展的階段,所以,勞動力的需求不是很高,就業情況還是有待改善。
三、中國和中亞國家勞動力市場結構和發展現狀
第一,中國與中亞五國勞動力勞動力參與情況的比較。中國在社會、經濟、文明發展的程度要比中亞五國更高,所以,在中國男女都可以積極參與到勞動當中去,然而,中亞五國的觀念沒有中國開放,很多女人沒有資格進行就業,所以,在中國勞動力的參與度要比中亞五國高。
第二,中國與中亞五國勞動力就業情況的比較。當前,中國勞動力資源總量要比中亞五國勞動力資源總量要多。中國工業發展比較快,在國家三大產業中工業具有很大的份額,而且,農業和第三產業也具有較大的發展,因此,中國需要較多的勞動力,但是,中國勞動力的素質比較不均衡,除此之外,總量過于大,所以,現在中國還有很多人處于失業狀態,中國的就業情況非常不樂觀。就中亞五國而言,他們農業發展較快還有以資源、能源為基礎的相關產業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也需要較大的勞動力,其總量也相對來說沒有中國大,因此,其就業情況要比中國好。
第三,中國與中亞五國勞動力失業情況的比較。中國工業的發展,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所以,在我國對勞動力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所以,在每個崗位的競爭壓力也有所提高,優勝略汰較為明顯,一些能力較差的員工就會面臨淘汰的風險。然而,中亞五國的產業結構沒有明顯的調整,以及其工業發展的程度沒有中國高,所以其失業率比中國要低。
第四,中國與中亞五國勞動力受教育程度的比較。中國教育改革開展的比中亞五國早,中國的教育實力比中亞五國強,所以,中國的勞動力文化程度要比中亞五國的勞動力文化程度高。
第五,中國與中亞五國勞動力工資和人工成本的比較中國與中亞五國的經濟發展實力和層次不同,中國要比中亞五國的經濟發展程度高,所以,對勞動力的要求也較高,中國勞動力的科學文化素質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都要比中亞五國的強,導致中國勞動力的人工成本和工資要比中亞五國的高。
四、中國和中亞國家勞動力市場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首先,中亞國家勞動力市場的優勢與劣勢。中亞國家勞動力市場的優勢是勞動力資源豐富,而且。勞動力價格較低。中亞國家勞動力市場的劣勢是:勞動力的文化程度低,科技創新能力差,素質相對來說較低。
其次,中國和中亞國家勞動力市場面臨的主要機遇。當今社會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各國的勞動力需求都非常大,以及世界各國之間勞動力資源的流動加快,為世界各國勞動力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
最后,中國和中亞國家勞動力市場需要應對的挑戰。中國和中亞五國的勞動力要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科技創新能力。
五、加快中國和中亞國家勞動力市場建設的對策措施
第一,抓住良機完善我國勞動力市場。國家要建立完善的勞動力市場機制,促進勞動力市場就業信息的流通,加強對勞動力就業能力的培訓,建立平等就業的機制,為勞動者提供一個平等的、開放的就業平臺。
第二,以高科技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提高國際競爭力。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基本戰略,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勞動力資源的文化程度,從而,增強他們的科技創新能力。
六、結語
中國與中亞五國的勞動力市場既存在相同之處,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各個國家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制定相關就業政策,合理安排人員就業,解決勞動力市場的相關問題。
參考文獻
[1]李相潔.我國農產品貿易問題研究[J].智富時代.2015(05).
[2]曾寅初,劉君逸,梁筱筱.歐債危機對中歐農產品貿易的影響分析[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2(02).
[3]趙曉夢.中日農產品貿易摩擦現狀、原因及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