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
【摘要】本文以極值理論的POT模型為基礎,利用山東省1949年~2010年的糧食作物單產數據對山東省的糧食作物巨災損失進行測算。結果表明:極值損失統計模型可以很好的擬合小麥、玉米損失的極值數據,能夠有效克服傳統統計方法在擬合巨災風險方面的不足,為農業巨災風險的評估提供穩健的方法;山東省目前的保險費率較低,與測算的風險水平不一致。本文認為山東省應盡快建立一個完善的巨災風險準備金制度,為農業巨災的防災、救災和抗災等積累和籌集資金,以增強農戶應對農業巨災風險的綜合實力,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關鍵詞】糧食作物 巨災損失 POT模型 山東省
一、引言
我國是一個農業巨災發生頻繁并且嚴重的國家。近年來自然災害損失有更加嚴重的趨勢,2008年年初我國南方雪災,農作物受災面積達2.17億畝,造成3076萬畝絕收,直接經濟損失達1516.5億元。
這種極值事件發生的概率很低,但造成的危害卻十分巨大。一旦發生農業巨災,農戶、農業保險公司和政府財政將承擔巨大的壓力。因此,如何有效的測算農業巨災風險的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由于極值事件發生概率低、損失大的特點,因此傳統的模型測算方法對極值事件的預測就會有許多困難。而極值損失統計模型可以有效的測算農業巨災發生的概率水平。
二、極值損失統計模型
(一)極值理論
近年來,極值理論在氣象、水文、地震等領域應用廣泛,大量研究把極值理論用于金融保險等領域進行實證分析。極值理論是有效測量極端市場條件下市場風險的一種方法,它具有超越樣本數據的估計能力,并可以準確地描述分布尾部的分位數。在利用極值理論度量金融風險時主要有兩類模型:一類是BMM模型,這類模型是根據組內極大值建模,主要用于處理具有明顯季節性數據的極值問題上。另一類極值模型是廣義Pareto模型,也稱POT模型或GPD模型,是對超越某一閥值的數據進行建模,由于GPD模型有效的使用了有限的極端觀察值,因此是目前經常使用的一類極值模型。
(二)POT模型的理論基礎
1.POT模型的參數估計。對于給定的一個符合廣義的帕累托分布的樣本{z1,…,zn}的對數似然函數L(ξ,σ|z)為:
2.POT模型的閥值u的選擇。如果閥值u選取的過高會導致超限數據量太少,從而估計出參數的方差會偏高;如果閥值u選取的太低,則會產生有偏的估計量。通常有以下兩種方法來確定門限值u,一種是根據Hill圖法;另一種是根據樣本的平均超出函數圖(MEF),本文采用樣本的平均超出函數圖確定門限值u,令X(1)>X(2)>…>X(n),樣本的平均超出函數定義為:
超限期望圖為點(u,e(u))構成的曲線,選取充分大的u作為閥值,使得當x≥u時e(x)為近似線性函數。如果EMF圖超過某一門限值之后有明顯的線性變化,且超限期望圖當x≥u時是向上傾斜的,說明數據來源于參數ξ為正的GPD分布;如果EMF圖超過某一門限值之后有明顯的線性變化,超限期望圖當x≥u時是向下傾斜的,說明數據來源于尾部較短的分布;如果平均超出圖當x≥u時是水平的,則說明該數據來源于指數分布。
三、山東省糧食作物巨災損失概率的測算
(一)災損數據獲得
查閱山東省統計年鑒得到1949~2010年的小麥、玉米的糧食單產數據X,進行趨勢擬合得到各年的正常單產X1,進而得到災損數據X=X1-X,提取出損失為正的數據作為糧食損失數據,最后得到33個損失數據,屬于典型的小樣本集合,本文的實驗軟件為MATLAB2010b。
為解決樣本數據不足所導致的極大似然估計中誤差增大的問題,本文通過蒙特卡羅模擬來擴大山東省糧食損失數據的樣本空間。本文選取國內外相關研究中使用較多的6中分布模型作為候選模型,從擬合優度檢驗結果可以看出,Gamma分布式該序列的最優分布形式。
本文根據上述概率分布進行隨機抽樣1000次,即模擬1000次,由此產生已知Gamma概率分布的隨機變量并建立新的樣本空間。
(二)災損數據厚尾性檢
1.損失數據的描述性統計分析。從統計結果看,小麥損失數據的偏度為1.99和峰度為5.9、玉米損失數據的偏度為2.69和峰度為11.50,存在明顯的“尖峰”和“厚尾”的特征。并且JB統計量結果也拒絕了正態分布的原假設。
2.同時我們通過正態分布QQ圖得出正態分布不能很好地擬合小麥、玉米的損失數據。同時,從觀察樣本中去掉8個最大的觀察值后,此時擬合效果相對有效,說明小麥、玉米損失數據的極值數據對擬合效果有明顯的影響。
因此,本文運用極值理論POT模型對于小麥、玉米損失數據進行建模。
(三)門限值u的確定、參數估計及POT模型的檢驗
本文使用平均超出損失函數圖法來選取門限值,由上圖可以看出小麥損失額從u=129.94,玉米損失額從u=100之后,出現明顯的斜率變化,表示損失分布有可能是廣義帕累托分布。但是圖中出現一個以上的轉折點,難以確定合適的閥值。因此我們使用平均超額損失圖初步選取幾個閥值,我們利用極大似然估計法分別估計其對應的GPD參數ξ和β的估計值,同時根據查閱GPD檢驗值表選出最佳閥值。
對于初選的門限值u=129.94及其附近的可能門限值,通過計算小麥損失超閥值u的超額樣本數據的分布函數,分別進行Anderson-Darling檢驗可知,當u=132.75時,A2所對應的α值最大,因此最終選取的閥值u=132.75。
通過計算玉米損失超閥值u的超額樣本數據的分布函數,分別進行Anderson-Darling檢驗可知,當u=101.99時,A2所對應的α值最大,因此最終選取的閥值u=101.99。
(四)巨災純費率的厘定
找到了小麥損失數據的閥值u=132.75和玉米損失數據的閥值u=101.99,并且用最大似然法估計出了小麥GPD的參數ξ=0.1337和β=25.3725和玉米GPD的參數ξ=0.0310和β=249.7951,據此我們可以得到山東省小麥、玉米極值損失的分布函數為:
計算2010年的巨災保險的純費率,小麥產量:2346.32萬噸,玉米:2022.16萬噸,當保障水平為100%時,費率Pxm=7.02%,Pym=7.58%;當保障水平為90%時,費率Pxm=7.8%,Pym=8.43%。從費率水平來看,與目前山東省小麥和玉米的保險費率水平(2%~4%)相差還是比較大的。這樣必然導致抗風險能力有限,弱化推行農業保險的效果,不利于農業巨災風險基金的積累和籌集。
本文認為,下一步應該適當提高農業保險費率,使之與實際的社會損失率相一致。由于費率的提高而使保費收入提高,可以大大增強抗風險能力,更能有效地發揮農業保險的功能。
(五)巨災風險水平的測算
由分位數的統計含義我們可以看出,小麥損失量小于等于213.04(全生產量的11%)萬噸的可能性為99%,小麥損失量小于等于310.40萬噸的可能性為99.9%;玉米損失量小于等于252.56萬噸(全省產量的14%)的可能性為99%,玉米損失量小于等于382.55萬噸的可能性為99.9%
四、結論
一是根據對山東省實證分析發現,極值損失統計模型可以很好的擬合小麥、玉米損失的極值數據,能夠有效克服傳統統計方法在擬合巨災風險方面的不足,為農業巨災風險的評估提供穩健的方法。
二是運用極值統計模型對山東省小麥、玉米的風險的度量,認為山東省目前的保險費率較低,與測算的風險水平不一致,下一步應該適當提高農業保險費率,使之與實際的社會損失率相一致。由于費率的提高而使保費收入提高,可以大大增強抗風險能力,更能有效地發揮農業保險的功能。
三是通過POT極值統計模型測算的山東省小麥和玉米的風險水平,加之山東省是糧食大省,其糧食的穩產增產對于全國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認為山東省應盡快建立一個完善的巨災風險準備金制度,為農業巨災的防災、救災和抗災等積累和籌集資金,以增強農戶應對農業巨災風險的綜合實力,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Ralph H.Blanchard.Insurance of the Catastrophe Hazard.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and Social Science.1917.Vol.70.Modern Insurance Problems (Mar.) 220-226.
[2]Wright BD and JD Hewitt,All Risk Crop Insurance:Lessons From Theory and Experience1Giannini Foundation,California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Berkeley,April 1990.
[3]庹國柱,趙樂,朱俊生.政策性農業保險巨災風險管理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83-103.
[4]高洪忠.用POT方法估計損失分布尾部的效應分析[J].數理統計與管理,2003(23)4:64-72.
[5]解強.極值理論在巨災損失擬合中的應用[J].金融發展研究,2008(7):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