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春 譚紹雄
【摘要】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發展持續增速,在此背景下,國內出現了一批優秀的綜合保稅區與國家高新區,二者在刺激國民經濟發展與促進國家科技進步等方面的工作上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理論上講,國家高新區與保稅區存在著許多實質性的差異,不過隨著社會經濟架構的不斷改革升級,保稅區與高新區的各類優勢面臨著深度整合的機遇。因此,推動國家高新區與綜合保稅區優勢整合的工作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結合工作經驗,在本文中探討了衡陽市綜合保稅區與國家高新區總體優勢深度整合情況,供有關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國家高新區 綜合保稅區 總體優勢
作為湖南省的特色城市,衡陽市人口密集,商業經濟成熟發達。目前,衡陽擁有數量眾多并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區,衡陽市中也擁有綜合保稅區以及國家高新區,因此該市的發展潛力較大。就目前狀況而言,衡陽市的經濟建設工作卓有成效,貧困人口數量持續減少,然而應當看到,衡陽的總體經濟增速略有減緩,因此市領導人員不可懈怠,應當積極充分地整合現有資源優勢,爭取為衡陽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強的活力。
一、綜合保稅區與高新經濟開發區概述
(一)綜合保稅區
在探討綜合保稅區與國家高新區總體優勢深度整合工作的可行性前,必須要了解二者的結構組成以及運行規律等特征。通常情況下,綜合保稅區的定義是:由海關部門負責管理,集保稅物流區、保稅區以及出口加工區等功能于一身,提供采購、國際化物流以及出口加工貿易等服務的經濟性區域。國內現行的綜合保稅區管理制度為封閉管理模式。綜合保稅區一般僅為進入保稅區的境外商品提供保稅管理服務,進入保稅區的境內商品通常被視作出境。
保稅區的檢驗管理制度非常嚴格,所以在保稅區內經過海關部門檢驗的各類商品在轉運時無需再次進行檢驗,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商品物流成本并減少物流運轉時間。
(二)國家高新區
國家高新經濟技術開發區對于促進社會發展所作的貢獻不可估量。通常情況下,人們將經各級政府批準設立的科技工業園區稱作高新區。高新區能夠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并創建優良的投資環境。除此之外,由于許多高新區位于高教園區,因此高新區在人才供應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高新區通過依托當地科研部門與高校,不斷吸納優秀人才,能夠使得園區的發展趨于健康穩定[1]。
二、衡陽市綜合保稅區與國家高新區總體優勢深度整合工作研究
(一)綜合保稅區與國家高新區臨近,地理上具有優勢
綜合保稅區與國家高新區的總體優勢整合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衡陽市內分布著大量的國家高新區,同時衡陽市又是湖南率先設立保稅區的城市,這就為綜合保稅區與國家高新區的總體優勢整合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機遇。由于衡陽市的國家高新區分布范圍廣并較為集中,如果將綜合保稅區視作一個圓心,則各個位于綜合保稅區周邊的高新區呈輻射狀分布。不少高新區與綜合保稅區距離較近,天然的地理優勢賦予了兩區總體優勢整合工作極大的便利,所以筆者認為高新區與綜合保稅區的總體優勢整合工作可行性較強。
(二)國際高新區與綜合保稅區發展勢頭迅猛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衡陽市科學城、白沙洲工業園等高新區的發展勢頭十分良好,上述園區建設生產面積廣闊,為經濟建設與技術開發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衡陽市國家高新區中各類研發單位數量可觀,目前已經超過一百家,各大科研單位資金雄厚,人才保障工作到位,為衡陽乃至國家經濟發展增添了強勁的動力。
衡陽市綜合保稅區與2014年9月9日正式封關運行,作為湖南省第一個與中部地區第三個綜合保稅區,它的誕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體現了中央對湖南省經濟發展工作的肯定,同時標志著湖南省邁入了保稅經濟發展行列。衡陽市綜合保稅區是參照洋山保稅區建立的,目前,園區內的各類基礎業務完善發達,基本實現了海關手續辦理工作與保稅期區域進出區業務整合的目標。數據顯示,僅2015年一年,衡陽市綜合保稅區的進出口金額已升至6億美元,這足以體現保稅區發展的杰出成果。綜上所述,衡陽市綜合保稅區與國家高新區的的發展狀況良好、后勁十足,二者總體優勢深度整合工作的可行性較強,政府部門應當及時制定可靠政策以盡快完成兩區優勢整合工作,以期最大程度地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2]。
三、衡陽市綜合保稅區與國家高新區總體優勢整合措施
(一)園區整體優勢整合策略
通過長時間的調查與查閱資料,發現大部分同時擁有綜合保稅區與國家高新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城市并未整合兩種園區的優勢,不同城市的發展風格有所不同,因此在園區優勢整合工作上出現分歧也是正常合理的現象。目前的情況是,海口、廣州以及西安三市在試著推行綜合保稅區與國際高新區優勢整合工作,為此衡陽市應當主動參考借鑒上述城市的園區優勢整合經驗,爭取摸出一條符合衡陽市發展特點、具有衡陽特色又效果明顯的兩區總體優勢整合發展的路子。
參照其他城市的相關經驗,筆者認為衡陽市可以試著推行“同一套領導班子,兩塊牌子”的園區整合策略。在上述整合路徑中,綜合保稅區與國家高新區依然履行自身的職責,這就是所謂的“兩塊牌子”,在此情形下,綜合保稅區與高新區的原有掛牌不變,各種資源配置依舊,在保障上述前提后需要對兩類園區的領導層進行調整,最終由一個領導團隊負責綜合保稅區與國家高新區的日常事務處理工作。該策略是參照廣州出口加工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優勢整合方式所構想的。綜合保稅區與國家高新區在保有自身原有職能的基礎上改革領導機制,縮減領導人員數量,如此既能夠有效保障園區的正常科研與經濟發展工作,同時還能實現提升行政效率、簡化政府機構的目的[3]。
除了上述總體優勢整合路徑以外,在參照蘇州綜合保稅區與高新區總體優勢整合策咯后,筆者認為將高新區與綜合保稅區合二為一,掛一塊牌子,并由一個領導團隊進行領導的路徑也具有較強的可行性,該種方式能夠最大程度地整合現有資源,充分融合高新區與綜合保稅區的巨大優勢,實現正常發揮綜合保稅區作用并衍生新式園區功能的目的。
無論是何種路徑構想,其中重要也是不可變的思想是整合策略必須堅持“同一套領導班子”策略,如果整合后的園區內存在著多套領導班子,則極有可能引發權力過度渙散現象,并且非常容易使得政府機構趨于臃腫化,如此既難以提升園區的工作效率,同時還會浪費大量的行政資源與資金。
(二)提高園區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新世紀最寶貴的資源是各種優質人才,綜合保稅區與高新區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在綜合保稅區與高新區未整合前,兩種園區的職員只需認真做好與本園區有關的工作,而在園區整合戰略實施后,綜合保稅區與高新區中的職員需要對更多的業務有所了解,這就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政府必須加大高素質人才引進力度,在招募人才時對應聘者的學歷、能力以及工作經驗等方面展開全面細致的考察,確保錄取的人才充分符合園區總體優勢整合工作的各類要求。由于衡陽市許多高新區位于高教園區,因此高新區可以與相關高校展開合作,力求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進人才的同時也應當提升現有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園區可以通過定期舉辦行業專家講座與組織針對園區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活動來切實有效地提升職員的綜合素質。與此同時,建議衡陽市政府下發文件,要求綜合保稅區與高新區提高高素質人才的工資待遇,這里的高素質人才指的是高新區科研人員、園區技能型人才等。另外,應當設立薪資分層制度,如此能夠有效激發職員的斗志,從而為綜合保稅區與國家高新區的優勢整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4]。
(三)加大宣傳力度,成立領導小組
通過調查走訪,筆者發現部分園區工作人員對綜合保稅區與國家高新區的總體優勢整合工作不太理解,有些職員甚至認為綜合保稅區與高新區的整合毫無必要,為了使得社會各界人士理解整合工作的巨大益處,消除整合工作可能遇到的阻力與各種風險,衡陽市政府必須做好園區整合宣傳工作。在分析其他城市園區整合工作的相關經驗后,認為市政府應當成立專門的宣傳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向社會各界宣傳高新區與綜合保稅區的整合項目。除此之外,衡陽市政府應當設立園區整合工作領導小組,小組人員由綜合保稅區高層、國家高新區高層與市政府官員組成,該領導小組負責決策園區整合工作以及部署新園區發展戰略等事務。
政府有必要設立負責評判預估整合工作風險的專家小組,可以考慮選調附近高校教授與招聘社會學者作為專家小組成員。在專家小組判斷整合過程中某項工作具有較高風險時,應當立即停止該工作,在風險完全消除后方能繼續進行整合項目,如此能夠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四)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
對于兩區總體優勢整合工作而言,各種優惠政策支持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所以衡陽市政府需要做好政策扶持工作,盡快制定符合兩區整合工作利益需求與目標定位的制度。在制定政策時,應當充分考慮到綜合保稅區與高新區的發展特點,避免實行的政策對一方有利,對另一方有害的現象出現。政府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需要經常征求專家小組的意見,如此能夠最大程度地確保制定出的政策具有較強合理性與可行性。兩區整合工作對資金的要求較高,所以衡陽市政府應當盡力保障用于兩區整合工作的資金到位。十八大后,大量腐敗官員落馬的新聞振奮人心,同時也向人們傳達了一個事實,即我國官場貪腐現象仍較為嚴重,因此應當開展對兩區領導小組的反腐倡廉工作,確保每一筆資金都能順利被用到兩區整合工作當中,對任何在兩區整合工作中作梗的官員予以嚴懲、決不姑息[5]。
四、結語
衡陽市綜合保稅區與高新區總體優勢整合工作任務繁重、意義重大,為此衡陽市政府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這其中包括擴大高素質人才儲備量、及時成立合格的兩區整合領導小組、制定各類優惠合理的政策制度、保障兩區整合資金充足到位等。筆者相信,只要各部門人員都能做好該做的工作,衡陽市綜合保稅區與高新區總體優勢深度整合工作必將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王婷婷,朱建平.環境約束下電力行業能源效率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03).
[2]王媛,林嘉琨.我國企業FDI逆向知識轉移效能評估模型構建[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楊丞娟.武漢城市圈全要素生產率的測算[J].統計與決策.2015(22).
[4]劉杰,董曄卉.衡陽綜合保稅區與國家高新區總體優勢深度整合探析[J].中國商論.2015(26).
[5]陳凌白.遼寧農民工市民身份轉換對經濟的影響研究[J].中國商論.2015(26).
作者簡介:王紅春(1970-),女,湖南郴州人,學歷:研究生,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財務成本管理;譚紹雄(1963-),男,湖南慈利人,學歷:本科,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