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泰
為提高日常經營管理水平及加強風險防控,國有企業不可避免地需要聘請專業律師擔任企業法律顧問。而在實踐中,律師專業水平良莠不齊,法律服務內容千差萬別,勞務對價也各不相同,聘請專業律師時,容易出現人情業務,低價競爭,甚至可能滋生腐敗。作為一名有長期任職經歷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筆者認為就國有企業而言,有必要從出資人管理角度出發,建立國有企業外聘律師庫,全面規范管理國有企業外聘律師事宜。
一、建立律師庫應出于以下目標
1、有利于整體提高對企業國有資產的監管。律師庫的建立是對“有專門監管比沒有專門監管好、集中監管比分散監管好”的以往經驗總結,也是完善被監管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一項重要環節,具有創新意義和重要價值。通過規范重大事項管理,強化法律審核把關,遴選優秀律師和事務所負責國資委出資企業的日常事務處理和風險把控,將有效保障國資委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推進出資人依法行權履責。通過建立這樣有效的管理和風險防范機制,將更利于企業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國有經濟的活力和效率將大幅提升,國有資產的主導作用將得到有效發揮。
2、防止暗箱操作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目前各級國資委按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原則,準確把握出資人職責定位,從而使企業國有資產監管工作普遍加強。但是在規范國資委管理權限,充分賦予企業經營自主權的同時,要警惕由于企業在管理上的疏忽或故意從而給企業國有資產造成嚴重損失。
鑒于國有企業的法律需求日益呈現出法律事務管理重心前移與法律風險管理注重預防及法律事務處理專業化、高端化、具體化要求越來越高等特點,遴選優秀的法律職業人員給企業提供更為專業、規范的法律服務是利于企業其監管和風險防控的。能從源頭上避免國有資產的人為因素損失,利于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3、有利于提高聘任律師的整體素質和積極性。國資委不但應做好國有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的注冊備案工作,還應加強對企業常年法律顧問和外聘律師人才隊伍的管理,建立企業法律顧問及外聘律師人才資源庫。國資委不但要完善其聘用律師的工作機制,規范聘用律師工作程序,還要加強入庫律師的定期培訓和考核。通過對庫內律師事務所的指導、評價和管理以提高行業競爭力和服務水平。
二、防范可能出現的風險
1、國資委自聘律師應按照政府采購法相關規定采取招投標方式進行。建立律師庫時應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公平競爭原則、公正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進行遴選,選任庫內律師時也應嚴格按照相關程序要求。對于突發事項的聘任律師,也可由國資委另行規定以做好緊急情況下的靈活處理。
2、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依法對企業國有資產進行監督管理,其作為管理監督人如果在企業選擇外聘律師時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則可能與企業的自主決定權發生沖突。此時管理機關應做到堅持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出資人權利,不干預企業依法自主經營。國資委作為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的出資人,可根據不同情況相應做出不同應對,在不影響企業自主經營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分國資委的管理和監督作用。
(1)國資委作為出資人根據公司法在控股企業中占優勢地位。此時可依據公司法中的股東表決權,對于控股企業外聘律師的選擇通過法定程序在股東會會議和股東大會完成,雖然最終參照招標投標程序選定在律師庫給定范圍內,但并不牽扯干擾企業自主決定權問題。國資委對于日常事項具有監督權,實行案件備案管理制度。
(2)國資委對沒有控股權或不具有案件表決結果影響作用的相關企業,可以建議企業優先從律師庫中挑選律師,此時建議并非強制或干預企業的自主經營只具有指導意義。
(3)根據《中央企業重大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對重大法律糾紛案件實行備案管理制度。
三、律師庫的建立
聘用律師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按照國家有關政府采購的規定,國資委以公開招標的方式建立律師事務所數據庫(以下簡稱“律師庫”),并對外公布。國資委按照財政預算,每隔1或2年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更新律師庫。律師庫由國資委管理。
1、入庫律師資格及相關要求。經過遴選入庫的律師,必須有良好的執業經歷,遵守有關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的規范,與所代理事項不存在利益沖突。擬參與公開招標的律師事務所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1)依法設立,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2)在主辦司局業務相關法律領域內具備相應的專業能力;(3)具有良好的社會信譽;(4)近3年內沒有重大違法記錄。設立時間不足3年的,自設立起沒有重大違法記錄;(5)招標文件中要求的其他條件。
2、律師庫評標標準。國資委在遴選入庫律師時應按照政府采購的有關規定,組成評標委員會。評標委員會綜合考慮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團隊、相關執業經驗、職業道德記錄和收費標準等各方面情況,按政府采購公開招標流程確定擬納入律師庫的律師事務所,經部領導同意,以國資委名義報相關上級備案。
評標委員會成員不得索取、接受或者以借為名占用投標律師事務所的財物;不得參加投標律師事務所的宴請以及旅游、健身、娛樂等活動安排;不得接受投標律師事務所贈送的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支付憑證。
與投標的律師事務所有利害關系的人不得進入評標委員會;已經進入的應當更換。
3、聘請律師的要求。對于擬聘請律師提供法律服務的具體案件或工作事項,主辦司局應向律師庫中三家以上律師事務所發出邀請。接受邀請的律師事務所應提供如下資料:(i)介紹擬承擔工作的主要律師團隊及其執業經驗情況;(ii)法律分析和策略建議;(iii)初步預計的工作范圍和工作量,清楚、明確、合理的收費報價;(vi)無利益沖突聲明;(v)國資委要求的其他資料。
必要時可邀請專業人士參加從而共同組成律師選聘委員會。選聘委員會的人數應不少于三人且為單數。律師選聘委員會對接受邀請的律師事務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審核、比較,綜合考慮律師團隊、相關執業經驗、法律分析、訴訟策略、職業道德記錄和報價水平,擇優確定承擔服務的律師事務所及其主要律師團隊。
對于緊急事項,若相關法律程序要求在一周內聘請律師提供法律服務的,國資委可另行設置相關程序以批準對聘請律師提請,例如經相關部門或上級機關同意后,即可開展工作。
對于具有連續性質的工作事項,在取得相關部門同意后提出聘請律師建議,經領導同意后,可以優先聘用先前階段的律師提供法律服務。
(1)對于國資委自聘的律師的處理辦法。依照企業國有資產法和政府采購法相關規定,聘請律師提供法律服務時,應從律師庫中選擇合適的律師事務所。需要選聘律師庫外其他律師事務所提供服務的,應按照政府采購法及有關規定辦理。
(2)對于企業聘請律師的管理辦法。雖然沒有相關文件明文規定企業聘請律師必須嚴格采用招標投標方式,但建議可以參照適用上述選聘律師庫律師方法以調高透明度。對于享有較大表決權通過法定表決程序選定律師庫律師的企業,更提倡執行上述標準程序以利于企業制度的規范化。
四、律師庫建成后的培訓、評價及管理
推行律師庫制度,就必須切實加強法律顧問隊伍的建設。國資委應做好律師庫律師的管理工作,加強對企業選擇外聘律師后糾紛案件處理、備案情況的監督和檢查。從政策和制度層面上加強指導和推進,為企業做好服務,創造必要的條件和保障。
對庫內律師定期組織培訓,提高其作為法律顧問的業務素質和執業水平,其中以國有資產相關法律、公司法、破產法及涉外相關法律為重點。規定嚴格的考核標準和退出機制,對考核不合格及違反規定的律師按照其具體情況處以不同的處罰措施。
庫內律師也應充分認識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斷更新知識,刻苦鉆研業務,加快提高素質,適應崗位要求。在開展工作中,要起到表率作用,遵守職業道德,嚴格依法辦事,保持清廉作風,自覺維護形象,做好業務工作維護國家利益。
律師庫的建立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時代要求,是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迫切需要,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國有企業發展、做強做大國有企業的有力保障。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