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楊
自2001年6月頒布《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迄今,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歷經十五年了。在這十五年里,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都非常努力地按照《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理念,積極投身改革,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取得了不少令人欣慰的成績。
一、對小學數學課程改革后的幾點思考
1、觀念和角色的再更新、再轉換,課堂學習方式需要再突破,再轉變。十五年的課程改革,小學數學教師已完成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向學習的參與者、促進者和指導者的角色轉換。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成功地充當了參與、促進和指導的角色。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這種轉換明顯還不到位,還須再更新再轉換。(1)教師是新課程的建設者。過去教學與課程是彼此分離的,教師的任務是按照教科書、教參等去教學,成為了各種教學資料的簡單搬運工。教學與課程的分離,使教師喪失了課程的意識。新課程倡導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又兼顧校本課程,這就要求課程必須與教學相互整合,為此要求教師要有強烈地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改變以往的觀念和消極被動執行的做法。
教學中,我們也應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學會對教材的改編和加工,使教材變得生動活潑,更貼近學生的實際。教學“用連乘方法解決問題”時,可以讓學生先去記錄學校教學樓里有關數據如層數、教室間數、每間教室的門和窗的數量等等,并試著自己提問題,如“一共有多少間教室?”、“一共有多少扇窗戶?”……這樣一來,使數學材料充滿了真實感和親切感。教學一年級的“數一數”時,可把教材中“美麗的校園”主題圖置換成自己學校的一幅圖畫,學生有了親近感。教師的頭腦中滲透著課程資源的意識,那么,生活中的數學內容就大大超過了教材,把教材融入了生活之中。豐富多彩的生活為數學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運用生活中真實生動的素材,可以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2)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過去的教學活動和研究活動是彼此分離的,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研究被認為是專家們的權利。但新課程所蘊涵的新理念、新方法與新課程實施中所出現和遇到的各種各樣的新問題,都是過去的經驗和理論難以解釋和應付的,教師不能被動地等待著別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門來,再不假思索地把這些成果應用到教學中去。教師自己就應該是一個研究者,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于教學情境之中,對各種問題、行為、經驗形成規律性的認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教師即研究者”這一要求在新課程背景下尤為重要。重視對課程研究的老師,才能不照本宣科,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灌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勵學生的探索精神。大量事實也證明了進行教育教學研究也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最佳途徑。
二、整合學科資源,打通學科界限,構建和開發大數學方向的校本課程
國標教材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存在不適應。教材給我們提供的只是表態性教學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加上教材編寫過程中受篇幅的限制,教材編寫人員與學生所處的地域不同,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種素材并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每一位學生。任何課程要發揮其功效,都必須經過教師的運作和學生經驗的重新建構。在學校教育中客觀存在著教師對課程的增刪、選擇和調適。教師真正講授的內容和傳遞給學生的內容是操作的課程,視角是根據自己的知識、信念和態度而解釋了的課程。教師的操作課程實際上是在實踐層面上的一只“看不見的手”,相對于政府頒布的課程的“看得見的手”來說,教師對學校教育實踐的影響更直接。所以需要教師以課程實施為背景對國家課程進行“二次開發”,即對國標教材進行校本化處理。所以必須培養教師的課程意識,轉變傳統的課程觀念,從被動的課程解釋者轉變為主動的課程開發者。如何開發大數學方向校本課程?
1、必須整合學科資源,打通學科界限。要開發大數學方向校本課程,就必須綜合學科資源,打通學科界限,在小學其他學科里有效挖掘數學資源。如語文:有些漢字形里含有數的意味。例如把古詩教學與讀數、認數、寫數結合起來,有一首古詩如此寫到:“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樓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誦讀與讀數結合得竟是如此得完美。
如體育:體育比賽場次與輪次的計算與安排;涉及到窮舉、排列組合、統籌方面的知識;比賽結果隨機性的體會與預測,必定性與可能性的把握.體育用品中含有的數學問題。
如科學:生物的幾何形狀;地圖知識的衍生;比例尺,地圖的繪制,地圖的著色。地圖里更是蘊涵著世界名題“四色問題”。
以上這些內容數學性很強,是開發大數學方向校本課程非常好的內容素材。
2、開發大數學方向校本課程的框架。數學科校本課程的開發,主要是對國家課程進行校本化處理。所謂的國家課程的校本化處理就是指學校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對國家課程進行校本化的適應性改造。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數學科國家課程的校本化處理:一是對知識內容領域進行校本化處理;二是對“實踐與綜合應用”內容領域進行開發。
構建和開發大數學方向的校本課程是一項重要工程,在綜合學科資源,打通學科界限獲得豐富素材后,即可由本校或校際聯合開發大數學方向的校本課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