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劉先生問:怎樣提高母豬生產效率?
答:1.科學飼養母豬
配前優飼。母豬在配種前10~20天,多喂1~2千克優質飼料,可以刺激母豬多排卵,從而在分娩時至少多產1頭仔豬。用此法催情,在母豬配種之后,要把日糧減回到正常喂量,否則會造成胚胎死亡率提高。此法對純種母豬、年齡較輕的母豬、斷奶后體質較差的母豬較適宜。
改善妊娠母豬飼養管理,提高胚胎死亡高峰期的胚胎成活率。第一個胚胎死亡高峰期是配種后9~13天,應盡量減少此時期各種應激因素,要保持母豬原圈原飼養方式飼養。第二個死亡高峰期是妊娠后大約第三周,此時期是器官分化時期,死亡率是30%~40%,應注意各種應激和營養缺乏因素,加強母豬妊娠后期的營養。
創造一個適宜的外界環境條件。勤消毒,勤通風,保持欄舍內干燥、干凈、衛生,供給清潔衛生新鮮飲水,做好滅鼠、滅蚊、滅蠅工作。
強化免疫。要因地制宜地制訂好免疫程序,在配種前必須切實搞好免疫,提高母豬的免疫力,減少死胎、弱仔的發生。
2.增加母豬排卵數
配種時,肌肉注射人絨毛促性腺激素1000IU或注射促排3號25微克,刺激母豬多排卵。經常用試情公豬去爬跨不發情的母豬,通過公豬分泌的外激素氣味和接觸刺激,以及神經反射作用,引起腦下垂體分泌促卵泡素,促使母豬發情排卵。另外,還可以注射促性腺激素誘導發情,如給母豬注射一次孕馬血清(PMSG)750~1500IU,并配合使用人絨毛促性腺激素(HCG)500~1000IU,誘導母豬發情。
3.掌握好初配年齡
一般初配母豬的年齡為8~9個月,體重為60~70千克;雜種母豬為10~11個月,體重為80~90千克;引進的良種母豬為12個月左右,體重為90~100千克以上。
4.適時配種
母豬一般18~22天發情一次,持續時間為3~5天。但因品種、年齡、季節、氣溫等不同,在配種時間上也有所不同,較佳的配種時間為:土種豬在開始發情后的第二天,雜種母豬在發情后的第二天下午或第三天的上午,外來的良種母豬在發情開始后的第3~4天。從年齡看,引入豬種青年母豬發情期比老齡母豬短,而我國地方品種則相反。
5.一個情期多次配種
即用公豬的精液給母豬進行2~3次人工授精,第一次配種后,隔12~18小時配第二次,配第三次需隔6~12小時后再進行。但一個情期配種次數不要超過3次,否則,其受胎率不但不會提高,反而會下降。
6.注意保胎
母豬配種后9~13天和分娩前21天易流產,應注意保胎,此時肌肉注射黃體酮25毫克。盡量供給高蛋白質飼料和礦物質、維生素等豐富的精料和青飼料,忌喂冰凍、變質的飼料,忌舍內擁擠、咬架、滑倒、鞭打、驚嚇等。整個孕期及哺乳期,皆應注意飼料原料及飼料不能霉變。霉變飼料所含的黃曲霉素極易造成死胎、流產及影響仔豬增重。
7.仔豬早期斷乳
在養豬生產中,多數推廣4~5周齡斷乳。仔豬5日齡開始認料,7日齡開始補料,依次是:7~14日齡給料量為0.01千克,15~20日齡給料量為0.02~0.03千克,21~30日齡給料量為0.1~0.15千克,31~40日齡給料量為0.1~0.15千克,41~50日齡給料量為0.45~0.55千克,51~60日齡給料量為0.6~0.65千克。35日齡斷奶,仔豬早斷奶,母豬早發情,早配種,分娩次數多,產仔多。
8.寄養與并窩
寄養是指在豬場同期有一定數量母豬產仔的情況下,將多產或無乳吃的仔豬寄養給產仔少的母豬,是提高豬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時也使部分母豬盡早發情配種,縮短了這部分母豬的產仔間隔。并窩是指將哺乳仔豬少的兩窩或多窩仔豬合并由一頭母豬代養,可使不哺乳的母豬提早發情。
9.合理選留母豬
選留母豬時,切記要多乳頭的母豬。長期不發情、假發情或屢配不孕、產仔少和年老體衰的母豬應及時淘汰。
(王學君 河南畜牧規劃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