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小媽媽


老師、學生、家長在學琴這條路上如果能配合默契,孩子的學琴之路也許能更輕松愉快并獲得更突出的學習效果。任何琴童的成功都需要老師、學生、家長的共同努力。你看,老師負責知識和鼓勵;學生負責隨時準備練習,給予老師最好的反饋。那么問題來了,家長呢?在老師給孩子認真上課,孩子認真練習的過程中,家長做了什么?如果你的孩子在練琴,你沒有任何主動參與的學習精神,你的孩子是否能獲得更好的成績呢?
眾所周知,一般老師的授課模式是這樣的:每周給孩子一兩次的私人指導,授課時間一般也就是30~45分鐘之間,但是孩子在一周之內可以抽出168個小時來練習與復習老師所教的內容。也就是說老師的課雖然重要,但永遠只是冰山的一角,孩子如果不好好利用珍惜課程之外的168個小時,再厲害的老師也教不出什么好學生出來。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的你應該如何配合孩子,將這168小時最有效地利用呢?
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
很多家長說,我不會啊!我怎么教,怎么幫,怎么參與?其實,當家長自己拋出這一堆問題時,從心態上,家長就沒有足夠積極且重視孩子學琴,也沒認識到自己應該參與到孩子的學琴過程中。不會,可以學,沒有人天生就會。
從女兒的第一節鋼琴課開始,我就一直很認真,甚至像個學生一樣聽老師講各種樂理知識。從一個音樂白癡到如今能夠陪伴女兒練習5級難度的練習曲,我都能夠輕松應付,也能夠做到孩子練習時,幫她挑出各種錯誤,這個過程都得益于我不斷地學習。所以,孩子在家里練琴時從不偷懶,因為她知道有我這個媽媽在旁邊,她沒有辦法蒙混過關。
當然,家長一起學習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家長能夠幫助孩子一起梳理和記憶一些音樂的知識,如果孩子有需要,我們就能立刻幫上忙,這對孩子來說真的是不同的。
當孩子被卡住時
當孩子接觸到一些新的曲目時,很多時候孩子可能會被卡住,這時很多家長會開始暴躁、指責、謾罵甚至是武力威脅,這對孩子練琴來說毫無幫助。當我們和孩子在同步學習,當孩子被卡住時,我們就有基礎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所在。可能是一個新的符號、一個新的節奏型,可能是孩子從未接觸過的指法形式……孩子可能被各種問題卡住,但是沒關系,放松心態,放慢節奏,我們和孩子一起重新閱讀和檢查他們卡住的點。你不急,你的孩子自然而然在你的帶領下,沒那么沮喪,沒那么容易放棄。
學會問孩子正確的問題
在孩子練琴過程中,各種停頓、不流暢,甚至錯誤都應該是被允許的,當孩子出現各種問題時,家長學會問問題也同樣很重要。問的過程就是引導的過程,就是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讓孩子能夠更快前進的過程,在生活中,在和女兒練琴的過程中,我會經常給女兒提出各種問題讓她回答。比如:
1.這首曲子最難的部分是什么?你能把最難的部分彈3次嗎?
2.這首曲子里面最簡單的部分是什么?這個簡單的部分,你能閉著眼睛彈幾次嗎?
3.這首曲子你練習得不錯,你能完整地表現出來嗎?
4.你遇到什么困難了嗎?需要我的幫助嗎?
5.那個錯誤為什么一直出現呢?你覺得是什么原因?
6.你能夠用慢動作為我演奏一次這首曲子嗎?
……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的問題可以問。當孩子煩躁、卡殼、想要放棄練習時,我都會用一些輕松活潑的提問幫孩子轉移情緒,或者給孩子一個暗示、一個標志、一個說明、一個擁抱。小小的措施,也能幫助孩子記住所要學習的內容。這不僅僅在學琴這件事上,對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是如此。
和老師充分的溝通
孩子的問題是什么?
練琴時候遇到的最大的麻煩是什么?
也許是一小節,也許是整首曲子,又或許是練琴的態度,這些都需要和老師充分溝通,也能夠讓老師更快速地了解孩子在這一周的練習狀態,并快速地進入下一節課的學習。
孩子很容易在氣餒的時候想到放棄,如果家長不知道要怎么幫助他們的話,這個現象會持續很久。對此,我還算是有方法的:為孩子創造正確且沒有壓力的學琴環境,和老師充分溝通且保持教學目標的一致性。雖然,我對孩子有相對高的期望,但是會給她無盡的贊美和鼓勵,以及和孩子一起努力。
鼓勵和贊美來自于對孩子學琴狀態的了解和把握,來自于和老師的充分溝通,知道孩子進步的地方,也知道孩子哪些地方做得不足。所以表揚也能夠相對做到真實客觀,批評也能切中要害,不管表揚和批評都能夠讓孩子無話可說。
在孩子的人生旅途中,我們需要鼓勵孩子的堅持,夸獎他們的努力、認真,贊美他們彈奏出的美好的音樂,肯定他們的付出,并永遠以愿意和他們一起進步、成長的姿態參與到孩子的練琴過程中去。
答案
大寶小神探
1.見左圖藍圈處
2.見左圖紅線處
3.上方鎖對應的調號依次為C、G、F、D、 B、A
4.此處答案:A
5.此處答案:6個
6.1=C 6. 5 3 5 1 65 6 - 3 56 5 32 16 53 2 -
7.此處答案:鋼琴的樂譜是五線譜、吉他的樂譜是六線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