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8.135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臨床護理在預防宮外孕合并糖尿病術后感染方面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間該院收治的宮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而研究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給予患者整體性護理干預。后比較兩組宮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術后感染情況及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術后感染率相比較于對照組更低,且護理滿意情況優于對照組,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取整體性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宮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術后感染情況,療效顯著。
[關鍵詞] 護理;宮外孕;糖尿病;術后感染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4(b)-0135-02
宮外孕合并糖尿病疾病于臨床上較為常見,臨床采取手術治療有較好的臨床價值,但術后易出現感染情況,影響患者的疾病治療與預后。在采取治療的同時,給予患者相應的臨床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術后感染的發生[1]。該文就此問題對臨床護理在預防宮外孕合并糖尿病術后感染方面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間該院收治的宮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所選患者均經臨床診斷進行疾病確診為宮外孕,且均合并2型糖尿病。后將所選取的100例宮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據隨機性原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
對照組中有50例宮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患者的年齡在25~4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43±1.19)歲,其中卵巢妊娠患者24例,輸卵管妊娠患者26例,文化程度為高中以下的有21例,文化程度為高中或以上的患者有29例;研究組中有50例宮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患者的年齡在26~4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23±1.14)歲,其中卵巢妊娠患者23例,輸卵管妊娠患者27例,文化程度為高中以下的有19例,文化程度為高中或以上的患者有31例。對照組、研究組兩組宮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平均年齡、疾病情況、文化程度、手術情況等)經比較,可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一定的臨床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研究組兩組宮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相應的手術治療以及護理干預。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即對患者進行常規的藥物、飲食、心理及健康教育等常規性護理干預;而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給予患者整體性護理干預,主要為手術前護理、手術中護理、手術后護理以及并發癥針對性護理干預等整體性干預措施。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對照組、研究組兩組宮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術后感染情況,并進行比較分析。同時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情況進行評價分析,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情況,問卷采取百分制,若患者評分低于60分則表示對護理干預不滿意,若患者評分在60~80分之間表示比較滿意,患者評分在80~100分之間則表示對護理滿意。
1.4 數據處理
該試驗結果數據均采取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95%作為其可信區間,P<0.05時表示組間結果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該試驗結果數據指標中護理滿意度評分為計量資料,可采取均數±標準差進行數據表示,對照組、研究組兩組宮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組間結果數據對比方法采取t檢驗;該試驗結果數據指標中術后感染例數、護理滿意情況例數均為計數資料,結果數據采取例數(%)進行表示,組間結果數據對比方法采取χ2檢驗。
2 結果
該試驗結果數據顯示可知,對照組中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67.54±4.54)分,而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7.96±6.76)分,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相比較于對照組,研究組中宮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術后感染例數及護理總滿意例數均更優,P<0.05。具體結果數據見下表1。
3 討論
宮外孕于臨床上是較為常見的婦科急腹癥,有研究表明宮外孕疾病隨著臨床人工流產率的上升而呈現上升趨勢。宮外孕是指卵于子宮腔外著床并發育,導致異常妊娠的情況。輸卵管妊娠為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異位妊娠情況[2]。而糖尿病作為臨床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的一種,是指在胰島素分泌異常的情況下患者出現高血糖情況。近年來,宮外孕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發病率有一定的上升,嚴重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臨床多采取手術治療,有一定的臨床療效,但術后感染的發生率較高,影響了患者的疾病預后情況[3]。因此,為有效減少患者的術后感染情況,改善患者的疾病預后,在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的同時應有意識的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而相較于常規的護理干預,對宮外孕合并糖尿病疾病患者采取整體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術后感染率,并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4]。
在對患者進行臨床整體護理干預時,首先,在進行手術治療前,為患者安排病房,選擇經紫外線定時消毒的病室,將感染患者與宮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別隔離,避免出現交叉感染情況。同時,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對于疾病治療有一定的緊張、憂慮及擔心,因此護理工作人員應積極的與患者溝通交流,關心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以患者患者緊張的心理。同時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發病原因、治療方式以及注意事項等,使患者對于臨床治療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使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臨床治療以及護理工作[5]。
第二,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關注,若出現異常應及時告知醫生,并采取相應的措施[6]。
第三,手術結束后,患者回到病房,應謝絕患有各類傳染疾病的患者的探視以及陪床,避免感染。同時嚴格遵循消毒隔離制度,避免患者出現感染,并保證病房空氣流通,傷口換藥時環境清潔,避免增加感染的機會。同時,為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情況,應對患者的飲食進行調控。謹遵醫囑采取糖尿病飲食,少食多餐,并告知患者家屬進行監管。對于需采取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可于每次飯前15 min進行胰島素的皮下注射治療,若患者注射胰島素后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告知一聲并采取相應措施[7]。另一方面,為預防宮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出現感染情況,可根據患者具體狀態給予適量抗生素藥物。
第四,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各項并發癥進行觀察和預防,保證患者的口腔清潔,并對患者的傷口疼痛以及體溫變化等情況進行密切觀察,有效避免患者出現各種感染情況[8]。
該試驗結果顯示可知,研究組中術后感染發生率4.00%顯著低于對照組18.00%,臨床護理總滿意率94.00%顯著高于對照組64.00%,臨床護理滿意度平均評分為(87.96±6.76)分顯著高于對照組(67.54±4.54)分,經比較兩組患者結果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P<0.05。
綜上所述,對宮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整體性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術后感染發生率,有較好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吳芳.婦科腹腔鏡術后感染及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5):943-944.
[2] 陳琳,馬驥.腹腔鏡治療宮外孕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9):40-41.
[3] 李娟,楊俊華,何苗,等.1例陳舊性宮外孕伴感染患者的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5):140.
[4] 王寧.14例宮外孕術中自體輸血的應用及護理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2011,2(12):142-143.
[5] 葉君英.宮外孕高危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6):348-349.
[6] 蔡月英.中藥內服外敷結合護理干預對宮外孕術后盆腔炎的療效[J].中醫藥導報,2012,18(11):117-118.
[7] Voepel-Lewis,T.,Pechlavanidis,E.,Burke,C. et al.Nursing surveillance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ffing levels and pediatric postoperative serious adverse events: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3,50(7):905-913.
[8] Chieng,Y.J.S.,Chan,W.C.S.,Klainin-Yobas,P. et al.Perioperative anxiety and postoperative pai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ical procedures: A quantitative systematic review[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4,70(2):243-255.
(收稿日期: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