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思維的體操,也是義務教育的基礎學科,每個人都要學習數學,在生活中,數學與生活關聯最為密切。幼兒園的孩子年齡較小,他們接觸數學是人生第一次接觸,如果這個階段沒有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將會影響他們以后的學習。如何教孩子學好數學,是需要引起重視的。
關鍵詞:教學方法;游戲;數學活動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本身具有抽象性與邏輯性的特征,而數學又是重要的基礎課程。在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都涉及數學知識。學齡前的孩子年齡較小,邏輯思維還沒有發育成熟,數學對于他們來說不容易學好,因此,我們教師要創設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教給孩子數學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為他們以后更好地學習數學奠定基礎。
一、教學方法要生活化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知識,數學與生活聯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我們在教授數學知識的時候可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充分挖掘幼兒在生活中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覺得數學離自己并不那么遙遠,其實就在身邊,從而主動地學習數學。比如,我們教授數數的知識時,事先讓學生從家里帶來各種水果或者玩具,上課的時候讓學生把自己帶來的東西放在一起,然后數數有多少個,孩子們的熱情極高,整堂課都充滿了熱情,孩子在玩玩樂樂的同時學會了數數,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應用游戲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習熱情
幼兒年齡較小,這個年齡的孩子對游戲的熱情極高,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特點來教學。在教學中融入游戲是學習數學的一個好方法,我們在授課中穿插游戲,讓孩子在玩中學習知識,學會了知識的同時又玩了游戲,數學的抽象性就較巧妙地得到了解決,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
三、應用故事化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習熱情
幼兒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般都愛聽故事,我們依據孩子的這一特點,將故事化教學模式應用于課堂中。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孩子在聽故事時,總是全身心投入其中,把自己想象成是故事的主角,自己的情緒會跟著故事情節而著急、痛苦、喜悅,孩子一般都能說出故事中所講的內容,對故事的駕馭、把握力極強。例如:在教學數字分解一課,我們可以設計數字王國的故事,讓數字寶寶們在數字王國里大冒險,數字寶寶在王國里遇到了什么,丟了什么等,從而將所要講解的知識引入,讓孩子在聽故事中學到了知識,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四、應用實踐操作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孩子的好奇心很大,什么事情都想動手嘗試一下,因此,我們應用實踐操作教學法,孩子在操作中學習的熱情被極大地激發了,為了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提前為孩子準備有趣的學具、玩具、材料,上課時適時引導孩子動手操作,通過自己親自操作與嘗試,他們獲得的經驗和感受是真實的。課堂氣氛活躍,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樹立榜樣,激勵幼兒敢于參與數學活動
孩子就像這世界上的樹葉,沒有兩片是相同的。每個幼兒的個性都是不一樣的,因此,他們的知識經驗與學習能力也是不一樣的。一般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在活動中總是自信滿滿,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較大,在群體中起到領頭的作用。而能力相對不足的孩子,在活動中總是表現為不夠自信,取得的學習效果也不是太好,在群體中不太明顯。所以,我們要為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在數學活動中,讓孩子們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學習好的孩子幫助學習落后的,孩子們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彼此的想法,教師與幼兒也形成了互動、互愛的關系,孩子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會主動問老師,在這種積極上進的學習氛圍中,教學效果不好都難。
六、家園配合對幼兒數學教育的意義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除了在學校與老師接觸之外,接觸最多的人就是家長。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孩子對此難以理解,幼兒在學習數學知識中會有一定的困難,幼兒園雖然能夠給孩子提供專業的數學教育機會,但是學習數學的機會還是不太夠的,因此,就需要父母一起配合,開展家園教育。我們告訴孩子的家長可以利用日常生活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在生活中給幼兒介紹一些數學知識,讓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數學,這樣,家園教育協同開展,增加了幼兒學習數學的機會,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效果較好。
總之,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本身具有抽象性與邏輯性的特征,而數學又是重要的基礎課程,在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都涉及數學知識。幼兒園的孩子由于年齡較小,思維邏輯還沒有發育成熟,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較難,因此,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實際特點,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孩子的學習興趣提升了,達到了滿意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費勤芬.繪本在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學習:上,2014(8):178.
[2]梁芳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淺談[J].學周刊, 2015(17).
[3]諶洪海.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4(23).
作者簡介:王丹,女,漢族,籍貫:吉林,職稱:小教一級,研究方向:幼教或數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