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爽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8.163
[摘要] 目的 探討妊娠糖尿病的飲食控制與護理方法的效果。方法 擇取該院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簡單隨機化的原則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25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對照組),另外25例患者采用飲食控制及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3個月后比較兩組護理措施的臨床效果。 結果 觀察組妊娠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4.23±0.23)mmol/L、餐后2 h血糖(6.34±0.25)mmol/L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6.23±0.23)%明顯優于對照組妊娠糖尿病患者(P<0.05)。結論 給予妊娠糖尿病患者飲食控制與護理干預措施效果顯著,可明顯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妊娠結局。
[關鍵詞] 妊娠糖尿病;飲食控制;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4(b)-0163-02
Gestational Diabetes Diet and Nursing
ZHANG Shuang
Mudanjiang city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 of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Mudanjiang,Heilongjiang Province, 15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gestational diabetes diet and the effect of nursing methods. Methods will pick from March 2013 to May 2015 were 50 cas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imple randomized to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25 cases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nursing (control group), another 25 cases were treated by diet control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bservation group), 3 months after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nursing measure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fasting glucose (4.23±0.23) tendency for L,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6.34±0.25) tendency for L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levels (6.23±0.23) % i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 < 0.05). Conclusion gestational diabetes patients' die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significantly, can obviously control the patient's blood sugar, improve the pregnancy outcome.
[Key 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Diet control; Nursing; The effect
妊娠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間首次出現的糖代謝異常,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是妊娠期間常見的并發癥,其不僅會導致產婦剖宮產、產后糖尿病的發病率增加,同時還會導致胎兒肩難產、死亡率的增加。有臨床研究表明,合理的飲食控制及護理干預措施能夠使產婦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是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預后的關鍵[1]。為此,該研究特選取該院收治的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飲食控制及護理干預措施,患者的血糖控制、預后均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該院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簡單隨機化的原則將所有患者分為2組,25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對照組),另外25例患者采用飲食控制及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所有患者均經該院婦產科確診為妊娠糖尿病。
對照組:年齡范圍在21~40歲,平均年齡為(33.25±0.21)歲,初產婦14例,高齡初產婦4例,經產婦7例。觀察組:年齡范圍在20~40歲,平均年齡為(33.32±0.29)歲,初產婦13例,高齡初產婦3例,經產婦9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基線資料,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計算,能判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對患者進行常規飲食護理及并發癥護理,降低低血糖等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觀察組采用飲食控制及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①飲食控制原則:飲食控制療法制定的目的是在積極控制孕產婦血糖的基礎上,為孕產婦提供充足的營養、足夠的能量,保證孕婦的生理需要及胎兒的正常發育。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評估患者的食物攝入量、監測患者的血糖,并根據患者的病情、體重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
②飲食控制療法: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體重及升高計算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標準體質量=升高-105),對于體質量為標準體質量的80%~120%的患者,提供患者30 kcal,對于體質量為標準體質量的120%~150%的患者,提供患者12~15 kcal。合理搭配患者的飲食,同時還可教會患者相對自由的在主食類、蔬菜水果類、動植物蛋白類等食物中進行飲食調整,避免飲食過于單調,影響患者的食欲。
③健康宣教:在進行飲食控制療法中,護理人員可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囑咐患者禁食含單糖及多糖的食物,多食高纖維食物,增加蔬菜的攝入量,保證患者每日的纖維素含量高于40 g,注意定時定量進餐,避免食高脂肪及高鹽的食物,防止低血糖反應;護理人員可告知患者合理膳食對順利分娩的重要作用,切勿聽取非醫護人員的勸說而更改食物。
1.3 觀察指標
對采用不同護理措施的觀察組和對照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進行觀察。
1.4 統計方法
對照組和觀察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相關資料均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分析。均數±標準差用以表示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組間通過t檢驗,若兩組數據間對比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護理之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觀察組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改善更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妊娠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高危妊娠,是由于女性在妊娠期間拮抗胰島素分泌的激素顯著增高,由糖耐量異常及糖尿病引起的不同程度的高血糖。血糖控制不佳,極易導致患者出現低血糖及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并發癥,最終會導致胎兒窘迫,引起窒息。因此,對于妊娠糖尿病患者進行飲食控制及護理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2]。
妊娠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心理不同程度的焦慮及抑郁癥狀,缺乏對妊娠糖尿病的正確認識,存在擔憂母嬰的健康、不能有效控制飲食、注射胰島素感染不安等問題[3]。并且由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孕期胰島素敏感性會降低,加上孕周的增加,臨床上應對患者的熱量及營養成分進行及時的調整,滿足血糖控制的需要。以往臨床上采用普通的飲食護理措施使妊娠糖尿病患者很難掌握飲食的總量,使患者在食物及數量上存在迷惑,餐后患者的血糖波動較大[4]。該研究中對妊娠糖尿病患者實施個體化的飲食控制及護理干預措施,讓妊娠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掌握每日攝入食物的總量,保證了患者營養均衡飲食,使血糖保持在穩定的狀態,使孕婦及胎兒獲得充足的營養,保證胎兒的健康生長。李梅等學者[5]將3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納入實驗研究中,并采取飲食護理措施,結果顯示,38例患者的血糖值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與該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情況可知,觀察組妊娠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4.23±0.23)mmol/L、餐后2 h血糖(6.34±0.25)mmol/L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6.23±0.23)%明顯優于對照組妊娠糖尿病患者(P<0.05)。
總而言之,給予妊娠糖尿病患者飲食控制與護理干預措施效果顯著,可明顯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妊娠結局,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及運用。
[參考文獻]
[1] 毛益波.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者血糖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5,23(2):112-114.
[2] 申娟茹,李俊玲.妊娠糖尿病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4,28(2):145-146.
[3] 于麗月,王愛民.高齡妊娠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問題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1,9(1):76-78.
[4] 聶潔萍.妊娠糖尿病的護理及健康教育[J].醫學信息,2011, 24(6上旬刊):3540-3541.
[5] 李梅.妊娠糖尿病患者圍產期的飲食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4,24(4中旬刊):2302-2303.
(收稿日期: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