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娟
復習課是初三物理課堂教學的重要課型,通過一輪復習,可以幫助學生回憶和鞏固已學知識,架構知識體系,拓展思維空間,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更好地探索有效復習的方式,區教研室的兩位老師與我校初三備課組集體備課,從增強復習課堂的實踐意識入手,開展復習教學有效性的行動研究,以下是我們對如何進行“壓強”復習的課堂實錄的呈現與分析,探討高效復習教學的實踐與心得.
一、重視創設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新授課課堂,許多老師都重視情境的創設,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到復習課時特別是初三總復習時,由于進度等原因,教師往往對情境創設不夠重視,甚至沒有情境創設.沒有情境創設的物理課堂,多采用“知識點羅列一例題講解——習題套解”的形式;這種形式單一、以記憶、模仿為主要行為特征的復習方式,使學生缺乏真正的感受和體驗,復習目標很難全面達成.因此,我們設計在開課伊始展示了幾幅有關壓強的圖片:
設置了以下問題:
(1)圖1中兩個手指受力的大小是什么關系?兩個手指的感覺相同嗎?說明了什么?用的力越大,手上的感覺又有何不同?說明了什么?
(2)圖2中橡皮膜為何發生了形變?它們的形變情況是否一樣?說明了什么?
(3)圖3在演示什么?紙片為什么不掉下來?
通過情境創設以及問題串的提出,喚起學生對已學知識點的回憶,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跟隨問題的不斷深入,帶動復習步步前進.同時激發學生思維,效果比單純知識點的羅列要好;并且學生有了整體思維: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對外產生壓強,各自的影響因素也有所不同.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構成了完整的壓強知識體系.
二、教學過程注重方法指導,突破難點
影響固體壓強﹑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以及壓強的計算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如何利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問題,并得到實驗的結論,是本節的難點,通過集體備課,我們精心選擇以下兩道例題.
例1如圖4所示,比較圖和圖可以發現: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有關;比較圖和圖還可以發現:壓力的作用效果跟有關;物理上引入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設實驗中所用的小桌桌面的面積為200 cm2,小桌重8 N,砝碼重2 N,那么圖丙中小桌對細沙的壓強為Pa等于N/m2,它的物理意義是.
設置意圖利用這道題的情境,不僅可以體現物理實驗的研究方法( 控制變量法) 、實驗思想( 轉換思想) ,而且還能夠使學生掌握影響固體壓強大小的兩個因素,具有復習與練習的雙重功能,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2小明做“探究液體壓強”實驗時得到的幾組數據如表1所示.
根據表中的數據,請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序號為的三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處,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2)比較序號為3、4、5的三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
(3)比較序號為的兩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在同一深度處,不同液體的壓強與密度有關.
設置意圖對于圖表類實驗題,很多同學根本不會分析,這道題不僅考查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而且重點考查學生對于圖表類問題的處理方法.
這道題的解決方法在于讀懂表格:首先要觀察圖表,理解標題欄中每列物理量的意義,具體如第二列說明有兩種類型的液體:水和酒精;第三列說明液體的深度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第四列說明橡皮膜的方向有相同和不同;第五列說明壓強也有相同與不同之分.根據控制變量法的研究方法,必須控制一個物理量改變,其他均不變的原則來研究問題,得出結論.
三、課堂關注學生的“學”,體現學生自主
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注重課堂結構的優化.課堂的前25~20分鐘內更多體現基礎知識,突出基礎知識,后10分突破難點,部分特難點可在第一輪放棄;從而達到目標遞進鞏固提升的效果.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 也就是說,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也不忽視老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 學生要成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這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
四、精選習題,及時反饋,重實效
復習課的習題選擇是復習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注意對基礎知識進行系統的復習與鞏固,還要根據知識點重視題目的編排順序,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我們在基礎知識點后精心編排了以下的反饋練習.
反饋練習1.如圖5是水壩的截面圖.水壩筑成下寬、上窄的形狀,是考慮到水對壩體側面有,并且隨深度的增加而.
2.如圖6所示,在開口的礦泉水瓶上扎一個小孔,水便從小孔噴出,隨著瓶內水面的降低,水噴出的距離越來越短,是因為小孔處水的壓強逐漸變.堵住瓶口,水很快就停止流出,此時瓶內水面上方的氣壓比瓶外大氣壓.
3.正方體物塊重0.2 N,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刻度尺測量物塊的邊長如圖7所示,其讀數為cm,則物塊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a.如果把正方體物塊沿豎直方向切去一半,則剩下的一半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Pa.
課堂研討后我們發現,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精心創設情境,及時關注課堂實況,努力突破教學難點,學生的學習效果明顯提升,課后習題的正確率有大幅提高.從中可以看出教師只有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學要點,充分了解學情,并潛心設計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