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摘 要:近幾年來開放教育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而法學專業作為開放教育中較早設立的一批專業,在開放教育模式的推動下教學質量同樣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本文在分析綜合考察開放教育法學專業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提出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面授到課率下降;網絡資源利用率低;師資力量建設不足和專業課程設置與實踐環節存在缺陷等,并針對性的提出一些改進措施,以期推動我國開放教育法學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開放教育 法學專業 網絡資源
開放教育無疑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顛覆,它改變了以往傳統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授課模式,而是樹立起了終身教育的教學理念和自主學習與老師授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同時,它又不同于傳統的成人自習考試的教育模式,在自主學習的同時有專業老師通過面授或遠程教育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授課,擺脫了傳統成人自學考試教育過于松散和效率不高的弊端。并且,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的支撐下,更加靈活的教育教學手段使得開放教育正在逐步消除學習的限制和障礙,為開放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將法學課程鑲嵌到開放教育的模式中對于我國法學教育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推進作用。法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學科,純粹的法學理論講授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開放教育法學教學則打破了傳統的封閉式課堂模式,將法學理論聯系到實踐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和遠程教育實現社會熱點的及時跟進,將課堂搬到大的社會環境當中,密切了法學與社會實踐之間的聯系。然而,我們在看到開放教育在法學課程中應用的有利一面的同時,也應看到其不利的方面,當前我國開放教育法學教學當中還存在著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
一、開放教育法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面授到課率下降
開放教育法學教學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而正是由于開放教育的這一開放性特征使得學生在接受面授時的積極性不高,其中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面授到課率低下。面授課是開放教育法學教學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法學教師通過面授的形式傳道受業,及時對學生在課堂中的問題進行解答,對于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和師生感情有著難以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本身面授課時就少的情況下,出現到課率下降的情況,進一步降低了開放教育法學教學的效果,不利于學員知識的汲取和技能的獲得。另外,在出現到課率下降的情況下,一些基層教學點干脆來個“順水推舟”進一步減少了面授課時,由此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降低了面授課在開放教育法學教學中的功效。
2、網絡資源利用率低
開放教育法學專業是開放教育了試點專業當中最早設立的一批專業,因此,其各種教學資源較為豐富,尤其是網絡資源。這些網絡資源對于增強學員的法學知識積累,開拓其法學視野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然而,在現實的教學實踐中卻出現了法學法律資源利用率低的情況。很多學員并未充分的利用這些網絡資源,在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也不利于學員學習學習成績的提升。即便是有些學員查閱網絡資源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查閱內容大多與考試內容相關,一旦考試結束便將其束之高閣,不再問津。
3、師資力量建設不足
隨著當前開放教育法學專業生源的不斷擴充,專業層次的不斷提高,以及信息化多媒體技術在開放教育法學專業當中的運用程度日益增加,既有深厚的法學理論知識,又懂得現代信息技術運用的法學教師變得稀少。由于開放教育在國內起步晚,很多外聘的法學教師沒有開放教育的經驗和相關的知識技能,對開放教育的認知程度也較為有限。上述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開放教育法學專業老師教學水平的提升。而對于那些開放教育系統內部的法學教師而言,隨著技能掌握和經驗方面比傳統法學教師有著一定的優勢,但其自身卻存在著法學理論知識薄弱和學術前沿跟進不到位的情況。另外,很多開放教育系統內的老師對其自身定位和認知存在偏離,更向往傳統大學老師的身份,進而降低了其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專業課程設置與實踐環節存在缺陷
當前開放教育法學專業的課程設置與現實社會需求銜接度不高,如本科階段的課程設置有《中國法制史》、《國際公法》、《國際私法》等應用性不強的課程,這與開放教育法學專業的教學定位即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不相符。而且,教材內容中法學理論性的東西較多,實踐應用的案例分析部分較少,不利于學員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在教學社會實踐環節同樣存在著問題,由于對社會實踐環節的不重視,很多學員將實踐報告的重點放在涉法單位的公章上,認為只要蓋了公章報告的內容便無所謂,使得社會實踐流于形式,失去了提升學員實踐水平的作用。而在畢業論文寫作方面,很多學員通過復制粘貼的形式完成畢業論文的寫作,復制抄襲現象較為突出,在答辯時甚至連其論文內容都不了解。
二、開放教育法學教學的改進對策
1、加強對學員學習情況的監控
為了有效的改變學員到課率不高的問題,必須加強對其學習情況的監控,防止開放教育流于形式。通過將到課率納入到考核成績中的方式,督促學員積極參加面試課,也可通過一定的激勵政策提高學員的到課率。適當的增加面授課時,增加學員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溝通,努力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要加強對學員自主學習的督促,適當的安排一些課后作業,并對作業的完成情況納入到形成性考核成績當中。鼓勵學生制定自主學習計劃,根據學習計劃推進學習進度。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檢查、督促作用,老師可通過電子郵件等形式加強與學員之間的交流,進而了解其學習情況。
2、努力提升網絡資源的利用率
開放教育學員的學習質量與學習媒介的利用水平有著極為重要的聯系,為此,法學教師應積極鼓勵學員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法學的學習。通過推行定期網絡資源瀏覽登記制度,督促學員定期瀏覽網絡資源,進而提升學員對網絡資源的利用率。法學教師還可通過建立網絡學習小組;組織觀看庭審視頻等形式,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法學的教育教學工作。另外,在鼓勵學生提升網絡資源利用率的同時,要進一步豐富法學的網絡資源,及時更新教育教學信息,跟進法學學術前沿問題。通過豐富的視頻、圖片增強法學學習的趣味性,進而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完備的師資力量是開放教育法學專業進一步發展提升的基礎,為此應著力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建立專兼職教師人才庫,完善專兼職教師的電子檔案信息。通過建立區域性的開放教育法學聯盟,加強開放教育法學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促進教學經驗的推廣和傳播。建立健全獎勵懲處機制,對于積極負責、銳意進取的老師給予相應的獎勵,而對于那些不負責任、不思進取的教授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以此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加強對現有教師對于的培訓,針對性的就教師的理論水平或信息技術操作開展培訓活動,努力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
4、改進課程設置與社會實踐環節
在課程設置上根據現實情況需要,適當的增設一些法學實務的教學內容,增強開放教育法學專業的應用性。同時,減少不必要的課程設置,這既優化了開放教育法學專業結構,同時也減輕了學員的學習負擔。加強對社會實踐環節的監控,認真審查學員的社會實踐報告,對于一些不合格的實踐報告不予通過,并責令其另行實踐,以此提升學員對社會實踐的重視程度。另外,要嚴把論文質量關,作為多年開放教育法學學習的學術成果,必須對學員的畢業論文提出高質量的要求,對于復制抄襲行為應嚴肅處理,堅決剎住這種學術不端之風,凈化開放教育的學術環境。
參考文獻:
[1]張言民.開放教育法學專業教學模式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10
[2]李友勇.對開放教育法學專業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10
[3]徐麗君.電大系統法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