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峰

【摘 要】本文研究了采用物化法+水解消毒工藝對醫療廢水進行處理時,其處理效果及操作條件。探討了物化法+水解消毒工藝用于醫療廢水處理的可行性。該污水處理工藝具有抗沖擊負荷能力高,運行穩定;容積負荷高,占地面積小,污泥產量較低;運行管理簡單,基建投資較低的特點。排放污水水質能夠滿足《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中的排放標準要求。
【關鍵詞】物化法 水解消毒 醫療廢水 工程應用
醫院污水來源及成分復雜,除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蟲卵等致病病原體外,還含有化學藥劑和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特征,危害性很大。如果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醫院污水,不經過消毒等無害化處理排放進入城市下水道或環境水體,往往會造成水體、土壤的污染,引發各種疾病及或導致介水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1 工程概況
某醫院具有日處理能力為300 m3/d的污水處理站一座,其主體工藝采用物化法+水解消毒工藝,該醫院醫療廢水主要為手術室、醫療科室、消毒室、門診的排水、醫療器械、床單等洗滌時污洗間排水;生活污水主要包括病人、醫護人員及探視家屬的沖廁、盥洗等污水等。處理后出水水質較好,工藝流程短、占地面積小、工藝設備集中、小型化系統放置場所不受限制,輕巧、小型的裝置中物化處理機能和水解消毒機能實現一體化,省去了二級沉淀池,占地面積約為其他生物處理法的一半;反應器在高容積負荷、低污泥負荷、長污泥齡下運行,剩余活性污泥量少,比常規活性污泥法少50%~80%,可以大大減少污泥處置費用;系統采用PLC控制,可以實現全程自動化控制。
2 處理醫療廢水的工藝流程
2.1 工藝流程的說明及簡圖
采用物化法+水解消毒工藝,所有生活污水、洗衣房廢水、醫療廢水經過格柵、化糞池后進入綜合調節池,使池內廢水混合均勻;廢水經過綜合調節池進入沉淀池,使加藥產生的沉淀在沉淀池內沉積,產生的污泥用泵提升進入污泥池,污水自流進入接觸池,在接觸池內投加氯片進行消毒處理,經消毒后的污水經過清水池后可達標排放,排入市政管網,最終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加藥過程中通過泵藥器在沉淀池中投加聚合氯化鋁,通過定量投加器向接觸池內投加氯片(主要以三氯異氰尿酸或二氯異氰尿酸為主要有效成分)對醫療廢水進行消毒處理。
采用物化法+水解消毒工藝對其醫療廢水進行處理,其工藝流程的簡圖如圖1。
2.2 處理效果分析
經過調試后,利用物化法+水解消毒處理工藝處理醫療廢水,連續運行4個月,沿程污水的各項指標去除情況見表1。
由上表1可知,經過本工藝處理后的醫療廢水滿足《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中預處理標準以及遼寧省《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21/1627-2008)表中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標準。
3 結果與討論
(1)本工程實踐證明,物化法+水解消毒處理工藝處理醫療廢水,具有工藝簡單、處理流程短、操作方便、投資省和運行費用低等優點,適合于醫療廢水處理。(2)本工藝對廢水的水量及有機負荷的沖擊有較好的緩沖能力,按設計的處理程序運行,無污泥膨脹現象發生,系統工作穩定可靠。運行期間活性污泥性能良好,沒有發生污泥膨脹現象。(3)本工藝的操作運行穩定、方便,對水量、水質有較強的抗沖擊能力。因此,對于處理水質、水量變化較大的醫療機構來說,是一種理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