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麗 胡蘭 姚莉

[摘要] 目的 調查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以下簡稱“我院”)心內科的藥物利用情況,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建議和參考。 方法 采用ABC法對我院心內科2013年和2014年所用藥品進行統計分析,確定A類藥品的分布,并對A類循環系統藥物進行重點分析。 結果 2014年A類藥品共計38種,金額百分比為74.85%;B類藥品43種,金額百分比為15.21%;C類藥品639種,金額百分比為9.94%。2013年A類藥品共計29種,金額百分比為74.49%;B類藥品44種,金額百分比為15.51%;C類藥品655種,金額百分比為10.00%。其中,A類藥品集中在循環系統用藥,如磷酸肌酸、谷紅、丹參多酚酸鹽、低分子肝素等。 結論 我院心內科存在不合理用藥現象,應加強對中藥注射劑以及個別藥物的使用情況管理,促進合理用藥。
[關鍵詞] ABC分析法;心內科;用藥分析
[中圖分類號] R96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6)03(b)-014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dication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our hospital” for short), in order to provide advice and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The ABC method was adopted for statistic analysis of drugs used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The distribution of Class A drugs was determined and analyzed intensively. Results In 2014, Class A had 38 kinds of drugs, the percentage of amount was 74.85%; Class B had 43 kinds of drugs, the percentage of amount was 15.21%; Class C had 639 kinds of drugs, the percentage of amount was 9.94%. In 2013, Class A had 29 kinds of drugs, the percentage of amount was 74.49%; Class B had 44 kinds of drugs, the percentage of amount was 15.51%; Class C had 655 kinds of drugs, the percentage of amount was 10.00%. Class A drugs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circulatory system, such as creatine phosphate, Guhong, salvia miltiorrhiza polyphenol acid salt, low molecular heparin, etc. Conclusion There is unreasonable medication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The hospital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and individual drugs,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Key words] ABC methods; Cardiology Department; Drug analysis
我國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大約300萬人,心血管病不僅是發達國家的第一殺手,也是我國廣大公眾生命與健康最嚴重的威脅[1]。在心血管病治療中,藥物治療發揮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ABC分析法分析了2013~2014年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以下簡稱“我院”)心內科使用藥品的品種及消耗金額情況,對A、B、C類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并著重對A類藥物進行分析,為充分利用藥物資源和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從我院用藥管理系統中調取心內科2013~2014年使用的所有藥品相關數據,包括藥品名稱、劑型、規格、消耗數量和用藥金額等,藥品通用名相同的不同廠家、不同規格的制劑作為一種藥品。
1.2 方法
采用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數據匯總法中的ABC分析法對藥品進行分類,參照《新編藥物學》[2],具體步驟如下:①列出所用的全部藥品,記錄每種藥品的單價和年消耗總量;②計算每種藥品的用藥金額,即單價×1年的用藥量,總用藥金額是所有藥品用藥金額的總和;③計算每種藥品用藥金額占總用藥金額的百分比;④將用藥金額占比從高到低排序;⑤計算累積百分比,即從排名第1位的藥品開始依次與下面的藥品用藥金額百分比相加;⑥將藥品分為A、B、C三類:A類藥品為累積百分比70%~80%,品種數占總品種數的10%~20%;B類藥品為累積百分比 >80%~90%,品種數占總品種數的10%~20%;C類藥品為累積百分比>90%~100%[3],品種數占總品種數的60%~80%。
2 結果
由于心內科患者病情較復雜,所用藥品品種較多,價格差別較大,導致用藥金額達到A類藥品分類標準上限的藥品,品種數所占百分比尚未達到標準的下限,即較少數藥品占據了總用藥金額的絕大部分,對2013~2014年所用藥品的用藥金額和累積百分比進行比較顯示,我院心內科2014年所用藥品720種,總用藥金額13 465 811.00元,較2013年下降了15.56%。見表1。再對A類藥品按藥物學分類,對種類和消耗金額進行統計,主要集中在循環系統藥物,中藥注射劑,抗菌藥物,水、電解質、酸堿平衡藥及免疫增強劑。見表2。A類循環系統藥物主要有磷酸肌酸、谷紅、丹參多酚酸鹽、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鈉、丹參酮ⅡA、單硝酸異山梨酯針,2014年較2013用藥金額下降了36.9%。見表3。
3 討論
隨著醫改的日趨推行,基本藥物制度的不斷推進,了解醫院內部用藥情況及變化趨勢,已成為藥品生產、流通、使用領域及相關管理、決策部門共同關心的問題。我院是三甲醫院,分析心血管藥物總體使用情況可對醫院內部科室藥品比例的增減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通過ABC法能較清晰地觀察醫院的藥物利用情況[4]。
從表1結果可知,我院心內科2013年用藥728種,總用藥金額為15 946 480.82元,2014年用藥720種,總用藥金額為13 465 811.00元,較2013年下降15.56%。我院心內科2013年各類藥品消耗金額占總金額的百分比分別為A類74.49%,B類15.51%,C類10.00%;2014年為A類74.85%,B類15.21%,C類9.94%。造成品種數和金額下降的原因是我院將科室藥品比例納入醫院藥品管理制度,藥品比例不能超標,使醫生在用藥過程中更加規范、謹慎,從而減輕了患者負擔,減少了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
由結果表2可見,A類藥品主要歸為以下幾類:循環系統藥物,中藥注射劑,抗菌藥物,免疫增強劑,調節水、電解質、酸堿平衡藥,呼吸系統藥物,降脂藥,降壓藥,消化系統藥物。A類藥品主要集中在循環系統藥物,2013年金額為6 936 552.57元,消耗金額百分比為58.39%,2014年為4 376 873.61元,消耗金額百分比為43.42%,比2013年有所下降,品種數有所增加,這主要與我院控制藥品比例有關。我院是一家大型綜合的中醫醫院,因此,中藥注射劑使用是一大特色,其具有藥效迅速、作用可靠、質量較高、無消化道吸收過程等特點,尤其是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使用中藥注射劑越來越廣泛,其療效是肯定的,但不良反應發生率也相應增高。據相關統計分析,392例中占不良反應60%以上的前8個品種均為中藥注射劑[4]。我院2013~2014年中藥注射劑均在金額排序中處于第2位,中藥注射劑的價格普遍偏高,與治療的輔助地位比較,價格與價值存在一定的偏離[5]。呼吸系統用藥2014年較2013年增長了一倍,心內科患者往往年老體弱,久病體虛,其體內器官、系統功能明顯衰退,伴隨基礎疾病較多,繼發肺部感染的機會大大增加,在用藥過程中需要使用化痰平喘等對癥治療的藥物。果糖作為調節水、電解質、酸堿平衡藥物在心內科大量使用。果糖注射液雖有作為溶媒和能量補充劑的適應證,但由于其價格較葡萄糖注射液高近10倍,如單純作為稀釋劑應用,會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不符合藥物經濟學要求。果糖在我院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問題,有過度使用的嫌疑。抗菌藥物金額2014年較2013年有所下降,抗菌藥物的監控已成為醫院藥物管理的重點,這與我院實行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有關,并實行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明確限定了醫師的處方權限,有效的抗菌藥物使用監測是制訂抗菌藥物使用策略的基礎[6]。我院抗菌藥物使用達到原衛生部辦公廳“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7]的要求。PCI等侵入性診療技術廣泛應用、社會老齡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住院時間長、病房環境差、護理人員經驗不足等均是心內科住院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心內科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病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等也不斷發生變化。我院心血管病并發醫院感染常見病原菌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說明心血管病的特征及治療方式有其自身的特點。同時,抗菌藥物是一把雙刃劍,過度頻繁使用會造成細菌耐藥,導致菌群失調甚至引發二重感染[8]。免疫增強劑近年來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心內科患者基礎疾病較多,大多伴隨呼吸系統疾病,免疫功能普遍低下,脾氨肽口服凍干粉是心血管患者的輔助用藥,免疫增強劑2014年在我院排名第4位,其用藥合理性有待于規范。
由結果表3可見,A類循環系統藥物分布情況主要集中在營養心肌、抗血小板、抗凝、擴冠、活血化瘀類藥物。近年來,我院心臟外科手術量一直呈上升趨勢,介入手術量也有所增加,抗凝、抗血小板藥用量較大,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鈉等抗凝、抗血小板藥物用量一直位居前列。磷酸肌酸鈉在A類循環系統藥物中的使用量在2013年和2014年均位居第一位,與我院心內科收住的心功能不全患者較多有關。磷酸肌酸鈉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運動耐量,改善預后。有研究表明,磷酸肌酸鈉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療中總有效率為85.71%[9]。谷紅注射液在作為中藥注射劑在我院心內科用量一直很大,在急性腦出血、腦梗死、慢性腎衰竭、冠心病等疾病的搶救及治療中效果顯著。有研究表明,谷紅注射液能明顯改善心臟驟停后大鼠心肌和腦細胞的缺氧性損害,有利于心腦復蘇[10]。丹參多酚酸鹽能抗心肌缺血,保護缺血-再灌注損傷心肌[11],縮小缺血心肌梗死面積,在一定劑量下也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其用量2014年有所上升。另外,擴冠藥物單硝酸異山梨酯針及改善微循環藥物前列地爾針在心內科用藥中也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ABC分析法受價格影響較大,不能完全真實地反映臨床用藥情況,但通過此方法分析,能夠看到心內科用藥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為規范和調整用藥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胡大一.中國心血管病控制的根本出路在預防[J].中國新藥雜志,2010,19(18):1627-1628.
[2]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1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774-817.
[3] 陳蘊茹,黎月玲.采用ABC分析法調查本院2009年藥品使用情況[J].今日藥學,2011,21(4):251-256.
[4] 廖曉陽,王偉文.醫院內藥物利用問題的研究-ABC法和VEN方法的應用[J].中國處方藥,2006,49(4):32-33.
[5] 王瑋琴,金曉紅.中藥注射劑三年消耗分析[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3,30(11):1250-1253.
[6] 孫迎娟,孫運波,陳慶增,等.加強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1(23):5032-5034.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84號)[S].2012.
[8] 尚旭明,劉云,王盛華.加強抗菌藥物合理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3(1):147-149.
[9] 馮紅兵.磷酸肌酸鈉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及部分指標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 11(3):304-306.
[10] 李小彬,劉曉亮,雷宇.谷紅注射液對心臟驟停大鼠心、腦組織形態學改變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 27(9):836-838.
[11] 任紅微,于濤.丹參多酚酸鹽的研究進展及臨床應用[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4(1):59-64.
(收稿日期:2015-11-27 本文編輯:程 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