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杰 王琳

[摘要] 目的 探討肝硬化患者及健康者的血清中肝功能指標的差異,為早期臨床推廣應用提供依據。方法 選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間該院收治的9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為肝硬化組及90例健康者作為該研究的對照組,所有患者及健康體檢者均與清晨取5 mL靜脈血,后3 000 rmp/min離心5 min,后取血清,凍存于-20℃冰箱中。后對所有樣品的白蛋白(ALB)、總膽汁酸(TBA)、血清膽固醇(CHO)以及血清膽堿酯酶(CHE)水平進行檢測并分析。 結果 肝硬化組患者其CHO、CHE、TBA及ALB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Child A級患者CHE及ALB水平較Child B級和Child C級患者顯著升高(P<0.05),但Child A級與Child B級患者間CHO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Child A級與Child C級患者間CHO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臨床工作中可對患者肝臟功能的多個指標進行檢測評價,并以此評估患者肝臟的受損程度,并以此判斷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檢驗
[中圖分類號] R657.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03(b)-017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 in the liver function index in serum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the healthy people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early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Methods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from November 2013 to March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cirrhosis group and 90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5 mL venous blood was taken from all patients and healthy examined people and was given 3 000 rmp/min centrifugation for 5 min,and then the serum was taken and cryopreserved in refrigerator at -21°C, the albumin(ALB), total bile acid (TBA), serum cholesterol (CHO) and serum cholinesterase (CHE) levels of all samples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CHO,CHE,TBA and ALB levels in the cirrhosis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ALB level in patients of Child A obvious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patients of Child B and Child C(P<0.05), but the difference in the CHO level between the patients of Child A and patients of Child B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but the difference in the CHO level between the patients of Child A and the patients of Child C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We can detect and evaluate multiple indexes of liver function in patients in clinic, and the liver damage degree of patients can be evaluated and the condition changes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can be judged on this basis, 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Liver cirrhosis; Liver function; Test
肝硬化是目前我國臨床發病率較高的一類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健康安全的高發性疾病。臨床發現患者出現結締組織以及纖維組織出現彌漫性增生、間質炎性浸潤以及肝細胞病變壞死等是肝硬化的主要病理特征[1]。伴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水平也隨著日益升高,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學者指出,肝硬化患者其血清中CHE、CHO、ALB及TBA水平均與患者的肝臟受損程度密切相關,血清中其水平的變化可直接或間接反映患者肝臟受損程度[2]。該研究對該院2013年11月—2015年3月間收治的90例肝硬化患者進行分析,探討肝硬化患者及健康者的血清中肝功能指標的差異,為早期臨床推廣應用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間該院內科收治的90例符合該研究要求的肝炎肝硬化患者,將其分為肝硬化組,另選同期來該院進行體檢的90例健康者作為該研究的對照組。該研究肝硬化組患者均排除心、腎、腦、脾等疾病者。肝硬化組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患者年齡26~73周歲,患者平均年齡為(47.32±10.21)周歲,肝硬化組90例患者依照Child-Pugh分級劃分為ABC三級,其中Child A級24例,ChildB級37例,ChildC級29例;對照組中男性47例,女性43例,患者年齡24~72周歲,患者平均年齡為(48.68±8.54)周歲,經分析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組合理。
1.2 肝功檢測指標
該研究中,所有患者及健康體檢者均與清晨取5 mL靜脈血,后3 000 rmp/min離心5 min,后取血清,凍存于-20℃冰箱中。后對所有樣品的白蛋白(ALB)、總膽汁酸(TBA)、血清膽固醇(CHO)以及血清膽堿酯酶(CHE)水平進行檢測并分析。
1.3 檢測方法
該研究中使用SYNCHRONLX 20(貝克曼)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生化分析,標準品、膽堿酯酶試劑以及指控品均購買自貝克曼公司;膽汁酸、血清膽固醇以及白蛋白水平檢測所使用試劑盒購買自生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數理統計軟件包對全部數據進行數理統計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 t 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肝硬化組與對照組肝臟功能指標檢測結果比較
該研究結果顯示,肝硬化組患者其CHO、CHE、TBA及ALB水平分別為(3.0±0.4)mmol·L-1、(2322±852)U·L-1、(48.9±31.8)μmol·L-1及(31.5±6.4)g·L-1,健康對照組其CHO、CHE、TBA及ALB水平分別為(4.8±1.3)mmol·L-1、(8693±932)U·L-1、(5.4±2.4)μmol·L-1及(45.8±3.2)g·L-1,且經分析肝硬化組患者的肝功能檢測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肝硬化組患者肝功能分級間肝功能評價指標結果
該研究結果顯示,肝硬化分級為Child A級的共24例患者,其CHO、CHE、TBA及ALB水平分別為(3.7±2.0)mmol·L-1、(3295±1204)U·L-1、(17.5±8.5)μmol·L-1及(41.5±3.2)g·L-1,肝硬化分級為Child B級的共37例患者,其CHO、CHE、TBA及ALB水平分別為(3.3±1.4)mmol·L-1、(1843±461)U·L-1、(43.5±32.1)μmol·L-1及(33.8±2.5)g·L-1,肝硬化分級為Child C級的共29例患者,其CHO、CHE、TBA及ALB水平分別為(2.2±0.8)mmol·L-1、(1352±431)U·L-1、(98.8±72.4)μmol·L-1及(25.3±3.5)g·L-1,經分析,Child A級患者CHE及ALB水平較Child B級和Child C級患者顯著升高(P<0.05),但Child A級與Child B級患者間CHO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Child A級與Child C級患者間CHO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肝臟是人體內最為重要的分解以及合成器官,其在保障人體機能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當肝臟出現由彌漫性、進行性及慢性肝臟疾病誘發的肝硬化病變之后,當患者肝細胞出現壞死、變性后產生肝臟纖維組織出現增生,最終形成假小葉和結節再生,最終破壞血管以及肝小葉。肝硬化是目前我國臨床發病率較高的一類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健康安全的高發性疾病。臨床發現患者出現結締組織以及纖維組織出現彌漫性增生、間質炎性浸潤以及肝細胞病變壞死等是肝硬化的主要病理特征。
該研究發現,肝硬化組患者其CHO、CHE、TBA及ALB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Child A級患者CHE及ALB水平較Child B級和Child C級患者顯著升高,但Child A級與Child B級患者間CHO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Child A級與Child C級患者間CHO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分析認為,肝臟是人體中CHO合成的主要臟器,血液中的70%左右的CHO是由肝臟合成并分泌的,當患者肝臟出現病理性變化后,其CHO合成量明顯下降,進而導致患者血漿中CHO水平也出現明顯下降[3]。作為一類典型的酰基膽堿水解催化酶,CHE主要由擬膽堿酯酶和乙酰膽堿酯酶組成。肝臟是人體內擬膽堿酯酶的主要來源,其分布與胰腺、血漿及中樞白質等諸多部位,但由于其臨床生理學活性尚不明確,因而其也被稱為假性膽堿酯酶。而乙酰膽堿酯酶則是起源于新生紅細胞以及神經細胞,并廣泛存在于人體的交感神經節以及中樞神經灰質等處[4]。兩者均可以催化乙酰膽堿水解為乙酸和膽堿,但乙酰膽堿酯酶在人體血清中表達量極低,因而選用擬膽堿酯酶作為檢測目標[5]。CHE活性與肝細胞狀態顯著相關,當肝臟實質經受病理性變化后,其肝臟活性下降,CHE水平及活力均明顯下降,因而血漿中CHE水平可以反映出患者肝臟情況。在正常生理狀態下,由于膽汁酸的代謝已經給肝臟增加了極大的負擔,所以當患者肝臟出現病變后,肝細胞符合明顯過重,導致患者血液中膽汁酸水平明顯升高[6]。
肝硬化患者其血清中CHE活性、CHO、ALB及TBA水平均與患者的肝臟受損程度密切相關,血清中其水平的變化可直接或間接反映患者肝臟受損程度。由于CHE在血清中半衰期較短,因而其可以較為靈敏的反應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7-8]。此外患者血清中ALB水平并不受外源性因素影響,因而其具有較高的特異性,且對該生物活性因子進行檢測時,不會對患者造成較大創面,因而患者臨床依從性較高。此外,TBA水平與患者肝臟功能分級呈明顯正相關關系。
綜上所述,臨床工作中可對患者肝臟功能的多個指標進行檢測評價,并以此評估患者肝臟的受損程度,并以此判斷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棟,顧錫炳,朱銀芳,等.乙肝肝硬化患者HBV DNA水平與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體-1表達及肝功能的關系[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7):1072-1075.
[2] 郭耿龍,陳瑞烈,吳令杰,等.乙型肝炎肝硬化胰島β細胞功能與肝功能等因素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5,22(2):244-247.
[3] 王延偉,俞曉芳,張如棉,等.肝炎肝硬化患者相關理化指標特征及意義[J].世界中醫藥,2015,10(3):359-362.
[4] 鄧蕾.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肝功能檢驗結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5,13(16):288-289.
[5] 蔣松柏.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檢驗結果分析及臨床應用意義[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6(3):58-59.
[6] 張艷.肝炎肝硬化病人肝功能檢驗結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4,8(15):241.
[7] 陳東,陳文高.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檢驗結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1):58-59.
[8] 王嫻默,楊章元,明亮,等.多種生化指標檢驗在脂肪肝診斷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5,36(12):1651-1652.
(收稿日期: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