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和

[摘要] 目的 研究陰道分泌物檢驗結果。方法 選取2012年4月—2015年9月該院收治的196例進行陰道分泌物檢驗的患者作為觀察目標,采用霉菌檢測、滴蟲檢測等恰當的檢測方法對其陰道分泌物進行檢測,分析婦科常見的感染現象。 結果 196例患者陰道分泌物檢測結果可知:陰道出現霉菌者57例(29.1%)、陰道出現滴蟲者17例(8.7%)、陰道清潔程度異常者69例(35.2%)、細菌性陰道炎陽性者46例(23.5%),與其他檢測結果進行比較,陰道清潔程度異常發生率最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婦女陰道疾病發生率較高,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臨床應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提高陰道分泌物檢驗的準確性,積極采取針對性預防和治療措施。
[關鍵詞] 陰道分泌物;婦科疾病;檢驗結果
[中圖分類號] R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03(b)-019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test of vaginal discharge. Methods 19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vaginal discharge test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Sept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 their vaginal discharge was tested by the appropriate test such as mycete test and trichomonad test, and the common infection phenomenon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test result of vaginal discharge of 196 cases of patients showed that vaginal mycete occurred to 57 cases (29.1%),vaginal trichomonad occurred to 17 cases (8.7%), abnormal vaginal cleaning degree occurred to 69 cases(35.2%), positive bacterial vaginosis occurred to 46 cases(23.5%), the incidence of abnormal vaginal cleaning degree was highest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es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higher incidence of womens vaginal diseases seriously affect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we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health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in clinic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vaginal discharge test and actively take the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Key words] Vaginal discharge; Gynecological disease; Test result
根據相關調查報告顯示,近年來女性婦科疾病的發病率明顯升高。婦科疾病對女性患者的威脅較大,若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相關病菌有可能侵襲子宮或輸卵管導致不孕。陰道分泌物的檢測結果可將女性陰道實際情況真實的反映出來,其亦是婦科疾病的重要體現,有利于盡早發現宮頸炎、陰道炎、盆腔炎等疾病,為臨床早期預防和治療措施提供參考數據,保障女性患者身體健康,提高其生活質量[1]。該研究選取2012年4月—2015年9月該院收治的196例進行陰道分泌物檢驗的患者作為觀察目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5年9月該院收治的196例進行陰道分泌物檢驗的患者作為觀察目標,患者年齡20~57歲,平均年齡(36.5±4.5)歲。其中已婚100例,未婚96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該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檢驗方法
按照規范的檢驗規程對患者陰道分泌物進行檢測,將取得的陰道分泌物樣品制成涂片之后,分別進行霉菌、滴蟲、陰道清潔度等方面的檢測,具體檢測內容如下。
1.2.1 滴蟲檢測方法 滴蟲是一種梨狀的寄生蟲,其體積比白細胞大一些,在進行滴蟲檢測時,檢測人員必須對其頂部的鞭毛進行仔細辨認。通常情況下檢測滴蟲時,需要對檢測溫度進行調節,將其控制在25~42 ℃以內,以提高滴蟲檢出率。
1.2.2 霉菌檢測方法 檢測患者陰道分泌物時會涉及到霉菌檢測方法,高倍鏡是檢測人員必須具備的檢測工具,多數情況下患者陰道分泌物之中的霉菌都呈現卵圓形形態,且展現出鏈狀或分支狀。
1.2.3 陰道清潔度檢測方法 檢測陰道的清潔度屬于陰道分泌物檢測不可缺少的內容,檢測清潔度時,按照陰道分泌物之中含有的白細胞及有關細菌的含量,檢測人員要對其陰道清潔程度進行相應的分級,以便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
該組研究具體檢測方法:取患者平臥位,指導其將雙腿張開,采用陰道擴張器進行陰道擴張之后,對陰道分泌物顏色、性狀進行觀察,并進行陰道清潔度評分,在距離陰道口4 cm內側壁或者后穹窿處使用無菌棉拭子對分泌物進行收集,并立即送至檢驗科進行相關檢查。采用適量生理鹽水與少許陰道分泌物進行充分混合之后,進行常規的濕片鏡檢,在高倍鏡對真菌、滴蟲、陰道清潔度進行觀察,涂片自然恢復干燥之后進行革蘭染色,對淋球菌加以觀察,采用唾液酸梅試驗對細菌性陰道病進行檢測。參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執行相關操作。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包對此次檢測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若P<0.05,則表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96例患者陰道分泌物檢測結果如下:陰道出現霉菌者57例(29.1%)、陰道出現滴蟲者17例(8.7%)、陰道清潔程度異常者69例(35.2%)、細菌性陰道炎陽性者46例(23.5%),與其他檢測結果進行比較,陰道清潔程度異常發生率最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女性生理結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日常生活中若存在不良生活習慣或在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就可能導致各種婦科疾病。根據相關研究報道可知,陰道炎是嚴重威脅女性身心健康的一種婦科疾病,陰道炎的誘發因素比較多,例如,陰道被相關疾病感染、自身衛生清潔不佳等都會導致陰道炎[2]。一般來說,女性陰道分泌物中出現少量菌落屬于正常現象,但在月經期間若不注意保持陰部衛生,就會導致分泌物之中的菌落發生不同性質的改變,進而導致外部病原菌入侵的抵御能力隨之降低,這是引起陰道炎的先決條件。陰道炎具有多種類型,臨床比較常見的幾種包括細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真菌性陰道炎以及淋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和真菌性陰道炎是導致婦科疾病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真菌和滴蟲在陰道之中具有較快的繁殖能力,其本身特性是決定其繁殖速度快的主要原因,而女性患者陰道內部的清潔程度也是影響因素之一[5-6]。絕大多數婦科疾病患者在就診之后都會使用各種類型的陰道清潔劑進行治療,殘留在陰道之中的這些清潔劑,為滴蟲和真菌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加快了其繁殖速度,這一定應該引起臨床方面的高度重視[7]。
陰道炎容易反復發作,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若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就會影響到女性的生育能力[3]。該調查結果發現,清潔程度不佳是導致陰道疾病的主要原因,若陰道清潔未達到既定要求,就會在陰道之中滋生菌落或滴蟲,為增強患者的自我衛生清潔意識,確保其身心基本健康,臨床有關部門必須對其加強健康教育,盡早采取相關防御措施,降低婦女陰道疾病的發生率。通過此次調查結果,還可以知道,絕大多數的女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陰道疾病問題,這要求臨床診治患者的過程中,必須相應的進行陰道相關知識的傳教,增強患者對陰道疾病的了解程度,提高其疾病預防意識。除上述做法之外,醫療人員以及醫療衛生部門要不斷創新和深入研究,切實提高陰道分泌物檢測工作的質量,減少誤診和漏診,提高疾病檢測的準確性。醫護人員還要根據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做好臨床治療和護理工作,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延緩其病情深入發展,提高臨床治療成功率。
由該研究結果可知,陰道出現霉菌者、陰道出現滴蟲者、陰道清潔程度異常者、細菌性陰道炎陽性者所占比例分別為29.1%、8.7%、35.2%、23.5%,其中陰道清潔程度異常發生率與其他結果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其他學者[8-9]的研究結論一致。我們得到如下體會,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不斷改善以及日常工作壓力的不斷加大,婦女陰道疾病發生率較高,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臨床應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提高陰道分泌物檢驗的準確性,積極采取針對性預防和治療措施,根據患者病情選擇針對性的診治措施,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于思.720例陰道分泌物檢驗結果分析[J].重慶醫學,2011, 40(36):3718-3720.
[2] 蘇德永.447例育齡婦女普查體檢陰道分泌物的檢驗結果分析[J].四川醫學,2012,33(7):1302-1304.
[3] 陸玲娜,馮廣紅.革蘭染色法在陰道分泌物真菌檢驗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醫學信息,2014(32):83-84.
[4] 李微.革蘭染色在婦女陰道分泌物檢驗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2):65,67.
[5] 肖慧玲,曾桂芬,劉行超,等.2938例妊娠期婦女陰道分泌物檢驗結果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5(5):687-688.
[6] 蘇德永.447例育齡婦女普查體檢陰道分泌物的檢驗結果分析[J].四川醫學,2012,33(7):1302-1304.
[7] 焦嘯波.966例陰道分泌物臨床常規檢驗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1,7(12):177-178.
[8] 金小花.革蘭染色法在陰道分泌物真菌檢驗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10):99-100.
[9] 楊化芹.陰道分泌物病原體感染的臨床檢驗特點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7):163-164.
(收稿日期:2015-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