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翔
摘要:隨著現代化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在學習生活中越來越依賴于網絡,網絡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互聯網技術建設網絡平臺,能夠開放管理,共享信息資源,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使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便捷。但是高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在新形勢的背景下,仍然面臨著一些難題,要想更好地發揮網絡平臺的作用,必須在開放和管理上嚴格要求,加強對網絡平臺的管理,貼近高職學生的生活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主要以高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作為出發點,著重對其重要性、存在的問題以及有效措施進行分析,希望以此可以提高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
關鍵詞:高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010-02根據相關調查報告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網民數量達到10億人,其中大多以20歲左右的青少年為主,高職學生正處在這個階段,因此,在高職院校中,實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非常有必要。中央近期下發了十六號文件,其要求各大高職院校必須在新形勢下努力探索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各大高職院??梢愿鶕W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征,選擇適合學生的方法進行嘗試,在嘗試的過程中,針對其中的問題進行改正,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提高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至關重要。
1.高職網絡思想政治平臺建設的重要性
1.1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新形勢的背景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高職院校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過網絡傳播,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可以及時更新內容,拓展傳播方式和渠道,從而提高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新形勢下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從兩方面說明其重要性:
1.1.1網絡的開放性使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方便、快捷。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高職院校以課堂講課和講座為主,這種方式比較枯燥,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通過網絡傳遞信息,使信息更新與傳播更加迅速,高職學生通過網絡搜集思想政治信息更加方便,同時能夠充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高職院校通過網絡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有效拓寬信息傳播渠道,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率。
1.1.2互聯網信息時代的發展增加了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由于網絡具有開放性的特點,網絡的正面運用可以給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便利,但是網絡信息大爆炸,在網絡上充斥著恐怖、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一些西方文化在網絡上傳播也將給高職學生的心理帶來傷害,這些不良信息給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
1.2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使高職學生的網絡行為更加規范化。
1.2.1在網絡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提高高職學生的文化素養,幫助他們認識到網絡上的不良信息所到來的危害,傳遞正能量,可以降低高職學生受網絡負面信息影響的犯罪率。經常在互聯網上發表正面信息,可以讓高職學生逐漸感受到社會上的正能量,提高思想覺悟,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2.2經常在網絡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可以大幅度減少高職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幾率。目前,網絡游戲在高職院校中傳播非常廣泛,很多高職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無法自拔,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而且給他們的心理和生理帶來了傷害。在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把打擊網絡游戲作為主要內容,幫助學生脫離網癮,使學生認識到網絡運用的正確性,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1.2.3在網絡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高職學生網絡交友的效果。目前,大量社交軟件風靡全國,主要有:QQ、微信、貼吧、微博,這些社交軟件的使用使學生之間交流更加便捷,但是也減少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溝通,學生進行自我表達的機會變少了,很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懂得基本的人際交往方式,語言表達能力更加匱乏。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線上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困境。
2.高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存在的問題
2.1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涵蓋不夠全面。近年來,有很多高職院校在網絡上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但是這些平臺都是依附于各大教育網站和校園網建立的,在內容上,很多都是關于高職院校黨務工作、學生工作和一些思想政治相關理論課程。這些理論課程收集的非常多,但是網站涵蓋的內容非常多,學校沒有形成自身的特色,比如:建立屬于學校內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這種依賴共存的網絡使思想政治教育邊緣化了,學生在網絡上缺乏學習和交流的積極性。所以必須在依賴共存的基礎上,使高校的網絡教育網站更加全面,能夠涵蓋全國各地的高職院校,通過這種大型網站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可以把國家和黨的指導思想發表在網站上,定期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材進行更新,發表一些時政事件給學生研讀,國家領導人發表的重要報告視頻也要及時上傳到網站上,網站管理更加規范化,定期安排專家教授在網站上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這種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能夠全面共享,學生可以在網絡上學習到大量的知識和經驗,并且能夠進行交流探討,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2.2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在開放性上存在問題。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以社會主義價值觀作為重要指導思想,所以在發表信息時,必須對各方面內容進行嚴格把關,其中包括:信息文檔、視頻、錄音、圖片以及游客的評論,但是網絡本身具有開放性,很多社會人員可以在網絡上進行討論,這就使網站管理變得更加困難,偏離了高職院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所以很多高職院校為了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性、安全性,網站只對學校的師生進行開放,雖然管理起來更加簡單,但是在開放性上存在一些問題。
從教學的基礎來來講,教學不僅要對學校師生開放,也應該對廣大人們群眾開放,因為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必須經過實際檢驗,社會群眾在審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同時,更能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因為社會群眾相對于學生來講,更加成熟,思想政治覺悟更加深厚,只有經受的住人們的推敲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價值觀。所以,在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時,必須全面開放。
但是,很多高校在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時,仍然處于半開放的程度,很多網站的首頁內容可以提供給大家觀看,但是在涉及到某一專題內容的評價時,必須具有特定的賬號,而且評價內容會進行遮掩,這種過分防范的態度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困難。
2.3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在管理上存在問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內容非常廣泛,而網絡平臺傳播與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必須及時更新文化該內容,才能滿足網站的需要,所以,在管理網站時非常困難。很多高職院校沒有專業的網站管理人員進行網站維護和管理,很多管理人員都是某些老師進行管理的,老師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教學工作需要完成,沒有足夠的時間維持網站的運營。這就導致了很多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建設容易,但是不能長期堅持,有的網站長時間沒有更新信息,導致信息老化,學生無法與時俱進,及時了解到思想政治內容。所以在建設網絡平臺時,高職院校應該組建專業的管理部門負責網站的運營,明確落實每一名管理人員的職務,其中以思想政治的教師作為主要人員,安排信息收集人員及時收集信息,更新網站信息內容,專業的技術人員負責網站維護,教師可以在線上和學生交流。學校也要加大對網站的投入力度,各部門相互協調、合作,規范管理。
3.高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的有效措施
3.1充分利用當前流行的網絡信息平臺。高職院校應該高度重視QQ、微信、貼吧論壇、微博等網絡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推廣,因為這些軟件在傳播上非常快捷、廣泛,而且運用的是虛擬網名,每一位使用客戶能夠自由地發表觀點,學??梢约皶r了解到學生的思想觀點,從而制定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計劃,通過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能夠正確引導學生的觀點和思想政治覺悟,同時在進行發言時,必須在不違反學生的心理標準上積極引導,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2網絡平臺內容的選擇。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定的社會主義指導思想,所以在選擇教學內容上,必須抓住社會主義特色內容,所有的課程內容必須萬變不離其宗,在傳播和更新的過程中,正確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在建設網絡平臺時,必須把方便、快捷作為主要原則,每一名師生都可以自由地在網站上編輯內容,評價反饋。教學內容不僅要穩定,同時要進行變化,利用網絡信息庫的優勢儲存信息資源,方便師生查閱。同時各大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自身的特色分為每一個專題板塊上傳優秀教師課件,宣傳影視教育作品,時政專題視頻,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和討論。
3.3網絡平臺與教務管理相兼容。在網絡平臺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也要把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文化知識結合起來,把學生的網絡交流與討論內容作為實踐學習內容,并記錄到學生的實踐成績中,學生可以隨時查看自己的成績。在網絡平臺中,教師要隨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跟蹤記錄,掌握學生的思想觀點和個性特點,然后反饋到信息管理平臺中。網絡平臺再根據學習情況更新信息,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學生的成績。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對高職學生的發展意義重大,因此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必須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予以高度重視,保證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如以網絡為契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事實上很多高職院校也是這樣做的,然而卻存在諸多的不足,因此,為了將網絡教育平臺的實效性發揮,就必須充分應用網絡信息平臺,科學合理的選擇網絡平臺內容,同時實現網絡平臺與教務管理相兼容,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發揮網絡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幫助學生實現跟好的發展,從而滿足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和高職教育的目標。參考文獻:
[1]陳磊,魏林. 基于網絡平臺的"90后"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與探索[J]. 職教論壇,2013,23:62-64.
[2]張曉荒. 論網絡對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路徑探索[J]. 教育教學論壇,2015,08:53-56.
[3]李莉. 自媒體時代下完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探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