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慶芳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應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有助于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以啟發思維訓練方法為主的自讀課文閱讀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造―創新為核心的語文活動課等。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118-011.初中語文教學的理念
1.1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從參加新教材培訓到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反復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踐,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有助于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以啟發思維訓練方法為主的自讀課文閱讀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造―創新為核心的語文活動課等,撰寫了不少教學論文,并在我校舉行的新課程教學研討會上進行了交流,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2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課堂活力。應試教學課堂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繼承前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和體驗,但忽視了學生創新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經驗,萌動求智欲望呢?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和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于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
1.3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借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教師要一改過去課堂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調動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擴展創造性思維。
2.創造機會,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為語言表達能力是現代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在現代社會中,由于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強,好口才越來越被認為是現代人所應具有的必備能力。作為現代人,我們不僅要有新的思想和見解,還要在別人面前很好地表達出來;不僅要用自己的行為為社會作貢獻,還要用自己的語言感染、說服別人。我在講課中著重創造機會、創造條件培養學生:
2.1聽的能力。聽是說的基礎。要想會說,建立學生養成愛聽、多聽、會聽的好習慣,如多聽新聞、聽演講、聽別人說話等,這樣學生就可以獲取大量、豐富的信息。這些信息經過大腦的整合、提煉,就會形成語言智慧的豐富源泉。培養聽的能力,為培養說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2.2看的能力。多看可以為多說提供素材和示范。學生可以看電影、書報、電視中語言交談多的節目,還可以看現實生活中各種生動而感人的場景。這些方式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讓學生學習其他人的說話方式、技巧和內容。特別是那些影視、戲劇、書報中人物的對話,它們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以為學生學習說話提供范例。
2.3背的能力。背誦不但可以強化記憶,而且可以訓練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嘗試著多背詩詞、格言、諺語等,其內涵豐富、文字優美。如果學生背得多了,不僅會在情感上得到滋潤、熏陶,還會慢慢形成良好的語感。
2.4想的能力。想是讓思維條理化的必由之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學生不是不會說,而是不會想,想不明白也就說不清楚。因此,在說一件事、介紹一個人之前,教師可建議學生認真想想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經過,想一想人物的外貌、特征等。有了比較條理化的思維,學生才會讓自己的語言更加條理化。
2.5編的能力。會編善說是想象力豐富、創造力強的標志。學生養成善于編寫的好習慣,這對提高學生的語言思考和說話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2.6說的能力。說是語言表達能力的最高體現。只有多說,學生的語商能力才會迅速提高。
總之,我認為初中教育是學生人生經歷中極重要的三年,教師需要教會學生的技能有很多,要認真對待和學生的每一次交流、談話,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要讓學生從中學會更多的有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