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世勇
摘要:現行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特別是要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獲得新知識,培養新技能,因此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個重要課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創新;能力中圖分類號:G633.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164-02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新課改倡導的基本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思維的敏捷性和新穎性,使學生的智力向高層次發展。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我認為應做好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更新教學觀念,為創新教學打下基礎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教師是關鍵。教師要敢于沖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從應試教育的圈子里跳出來。傳統的教育是一種維持性的教育,重經驗、輕創新,教師憑經驗教學,形成思維、行為定勢,缺乏對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反思、研究、創新。傳統教學還具有封閉性,只給學生"魚"而未授予學生"漁",缺少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教學創新所要體現的就是要變傳授式教學為研究性教學,變經驗性教學為反思性教學,變封閉性教學為開放性教學。創新教育要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教學思想,強調學生的主體意識,突出思維培養的重要性,將教學的重心和立足點轉移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上來,培養創新能力,必須拋棄傳統教學中壓抑挫傷人的創造潛能和個性的發揮、窒息人的創造意識形成的種種因素,并使創新能力的培養落實到教學過程中。
2.保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的成分之一。激發學習興趣可以產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較為穩定的學習情感。要像相聲演員那樣,學會給學生"抖包袱"。根據教學內容,我們可以設置一個懸念吸學生;也可提出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抓住學生;還可以從直觀教具和演示開始。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觀教具——圖片、掛圖、簡筆畫等,設置情景。因為語言總是和情景連在一起的,沒有情景的語言是枯燥的。有了情景,學生才會印象深刻,聲形意有機結合,學生學得才有趣,掌握才準確。教師講解忌繁、雜、難,要精講,長則生厭,要變講為提問,學生是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應在學中用,用中學。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感興趣。教師要注意在實踐中滿足學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和語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實踐。這樣,每個學生才能品嘗成功的喜悅,從而情趣大振,熱情倍增。一旦學生出了差錯,教師不要埋怨訓斥、責怪,要注意糾正錯誤的技巧,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不受挫折。臨下課時,根據不同的情況,可以讓學生總結,一方面起檢查的作用,另一方面,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當然,也可以給學生設置一個新的"懸念",留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猶如精彩的電視劇,使學生期盼著下節課的到來。總之,一堂課,要讓學生始終參與進來,真正學得輕松愉快、興趣盎然。
3.訓練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人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同樣,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也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訓練。創新需要一種全新的教育思想,它需要從教育思想的根本轉變去建立自身的支點,充分認識到有個性才能有創新。英語課堂教學要重視學生在個性和人體潛能上的挖掘和培養,強調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從而使每個學生在其天賦允許的范圍內比較充分的發展,特別是口語能力與思維能力應同步提高。所以,在傳授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教師應利用思維科學有計劃、有系統地開發、培養及訓練學生的思維器官、思維心理、思維品質、思維方法,最終形成創造性的思維能力,促進語言交際能力及綜合能力的提高。英語知識 (語音、詞匯、語法)博大精深,教學內容豐富多彩,知識點縱橫交錯。教師在呈報新知識的過程中,要根據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對所教知識進行新舊優化組合、網絡空間組合,使學生能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進行發散思維。學生在發散思維的過程中,要在知識網絡空間的各個知識點之間尋找聯系,探索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多種方案。通過溫故、求同、理解、發散等手段,繼而達到聯想、求異、創新、聚合等創造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前選擇發散點,確定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發散點之間的聯系,把知識連成串就顯得尤為重要。
4.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渠道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師生交往的心理狀態達到最佳水平,以保證學生心情愉快、思維靈敏,使各種智力和非智力的創新因素都處于最佳活動狀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去過美國考察的中國教育界人士說,他們的學生上課時比較隨便,可以站著,可以坐著;可以隨便說話,可以隨便進出。中國的教學環境完全是兩碼事。美國式的開放式教學環境有它的好處,但弊端不少。不過,如果不適時、適度地開放一下我們的教學環境,也是不識時務的。教學環境應當為每個學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間,讓學生大膽甚至可以異想天開。要想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必須先從開放教學環境做起。首先,要尊重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地尊重每一個學生,努力做到不體罰、不訓斥、不歧視、不諷刺,力求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積極、愉悅的課堂氛圍。其次,要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全過程。傳統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參與,這樣教學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更談不上創造思維的形成。教師應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使之樂學、愛學,善于動手、動腦,勤于參加實踐,在學生的自主活動中,他們的各種潛能得以發揮。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今天,中學生英語學習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它使得每一個學生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都有自己的活動經驗知識積累,都有自己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學生有意義的學習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知識、強化儲存的過程,而是用原有的知識處理各項新的學習任務。在高呼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今天,一場新的教育革命已經拉開序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提上日程。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更新觀念,創設和諧的環境,給學生一個創造的天地,為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全面和諧地發展,才是我們教育的目標。參考文獻:
[1]徐琴 新聞英語與媒介研究 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
[2]張崗 科技英語修辭 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3]趙靜 廣告英語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