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欣
摘要:在學習一門外語時,如果不了解該語言的內部規則,那將影響學生準確地運用該語言進行交流。因為要學好英語這門學科,掌握語法是非常重要,所以一名英語教師,語法教學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193-01 學習語法是學習外語的一條重要途徑,可以大大縮短語言學習的進程。因為語法是從語言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表情達意的一般規則。掌握了這些規則,我們就能夠很容易地理解句子和篇章,表達思想。
1.目前初中語法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1.1課堂操練僅留于形式有些教師片面地理解了新課改中關于語法教學的指導,認為新課改的理念就是淡化語法,在課堂中不應直接講解語法,語法教學會減弱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教師在語法教學中要求學生一味進行機械模仿操練,不引導學生觀察語言結構、歸納語法規律,表面上學生通過操練能較流暢地表達,但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掌握語法知識,在實際交際中不能運用準確和得體的英語進行口頭表達,也寫不出幾句完整的句子,難以實現語言高質量的輸出。
1.2某些教師認為,新課程標準強調的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指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因而只要學生能夠套用課本中的句型就完成了教學目標,沒有必要講授語法知識,語法被排除日常教學的范疇,直接導致初、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脫節。也有一些教師簡單地認為,實施新課程就是淡化語法教學。這些教師在教學中不關注語法,更不研究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理念和方法,照本宣科。
1.3訓練內容缺乏語境支撐在模仿操練的中,很多教師仍僅關注語言的形式,所設計的操練形式和內容往往存在"為了訓練而設計"的現象,忽略運用語言時所需的語境。在特定的言語環境中學生表面順利實現了語言的準確輸出,但在具體語境中仍不會靈活運用。語言實踐是提升語言運用能力的必要途徑,這一途徑的實現必須以具體的語境為依托。
2.巧用多媒體,導入語法知識
多媒體教學成為教學中常用的一個手段,它能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學提供了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地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激發學習興趣,真正改變傳統教學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比如,有次我嘗試地開了一節語法公開課,通過專研,次課得到了一致好評。首先,我在剛開課時讓學生欣賞了一個動感的具有超強快樂感的flash音樂動畫,動畫中出現了不同動物的不同快樂。Flash放完后,我就what did you see just Now in the flash?引導學生去回憶剛才的動畫中有哪些動物。從而導出本節課的第一個station:Animals'world,接著,我用多媒體展示了四幅圖片,讓學生可以任意選一幅用if條件句來說明,在讓學生做之前,我先自己以第一幅圖片為例子,用if來描述圖片的內容。然后學生的模仿,這樣,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把動物與if句型產生了自然的融合。所以我覺得做老師要善于抓拍身邊的可以充分利用的資源作為好的教學資源。
3.在課文中認識語法
在語法學習中,我們應體現學生是學習主體的精神。我的教學方法,一是讓學生自己感覺這些句子結構的特征;二是讓學生自主探索定語從句的語法規則;三是通過教師精辟的歸納講解,使學生加深對這些語法規則的理解;四是加強語言的實踐活動,逐步加深對語言的掌握。我認為,只有學生自己感覺到得東西,他們才有興趣去研究;只有學生理解了得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但是"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毛澤東語) 學習英語語法也是這樣,單憑感性認識是不夠的,還必須把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使學生掌握英語定語從句的規律,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只有通過經常的實踐,才能內化其規則,才能真正自如運用語言。
4.情境教學法
英語對于我們來說畢竟是一門外語,在初學時,學生會覺得不習慣,而且由于平時生活中沒有去使用,學過的知識往往容易忘記。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模擬具體的交際情境,通過講解-練習-點評的方式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如:在多次語言實踐后,歸納和小結有關的語法規則。在教授現在進行時態時,教師一邊作動作一邊說含有現在進行時態的句子。例如,教師一邊關門一邊說:"I am closing the door."打開窗子時一邊說"Iam opening the window."在教室里走來走去說:"I am walking."在黑板上寫字說:"I am writing."再叫一個學生讀書,教師說:"He is reading."叫幾個學生唱歌,教師說:"They are singing."利用動畫課件,教師用"Whatare they doing ?"學生回答出動畫中正在作的動作。隨著課程內容的深入,逐漸出現動詞的時態和語態等語法現象,這些語法對英語交際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指導學生在情境中操練它們的用法非常有必要。如"I am closing the door."、"I have closed the door."、"I will close the door."這樣把語法現象和具體生活的情境聯系起來,學生必然能夠學得快、記得牢,還能引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課外試著去使用英語。這樣,以后在類似情境下,學生必能脫口而出地說出相似的句子來。
5.注重分析對比,強化語法知識
復習語法知識時,可以采用"集中呈現―對比分析―鞏固運用"的語法復習模式,即集中出現相關的語法知識,通過對比和歸納,引導學生梳理語法規則,并加以鞏固和運用,達到強化目的。比如我校馬老師開了一個Reading第二課時的公開課。首先我覺得大家開課都不會選第二課時,一般都是第一課時,可是馬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課。在聽這一課時自己之前剛剛上過,體會就是一個字,累,學生很笨,沒辦法接受。我按照填鴨式的方式將課文中的語法一個個呈現給學生,讓他們記在筆記本上,比如:affect是一個動詞,smoking affects our health,而effect是一個名詞,一般用于短語have an effect on中,講了半天學生是知道了,但是名詞和動詞又搞不清了,這可是語文上的知識啊,沒辦法進一步解釋。馬老師是這樣做的:他呈現了兩個句子:
1.Playing football affects OUF study.
2.Playing football has a bad effect on our study.
請學生說出這兩個句子黑體字的區別。學生們思考了一下,很多人就舉手了,而且學生用英文答得相當流利。所以我覺得這種方式起到了學生自學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助于提高。
教師應更新語法教學觀念,注重語法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進,科學安排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方法,精心組織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語法意識,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使學生不僅掌握基本語法知識,而且得到更多的實踐機會。
參考文獻:
[1]李丹丹.如何培養中小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J]. 青春歲月. 2016(03).
[2]張英平.談教學英語語法的切身體會[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