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莉
【摘要】中職和高職英語教學銜接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解決好這個問題,對于促進整個職高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為新世紀培養全面發展的英語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從教學內容和要求、學生心理、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等方面出發,探討影響中職和高職英語教學銜接的因素,提出中職和高職英語教學之間實現平穩過渡與銜接的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英語教學;中職高職英語教學銜接;應對策略
中職和高職英語教學如何銜接一直是困擾高職英語教師的問題。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不斷加大,高職教育也逐漸走向普及,一方面它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質,但隨之而來的也帶來一些問題,最主要的是生源素質參差不齊,給高職教學帶來一定困難。就英語素質而言,班上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薄弱,詞匯、句型、語法掌握情況極不理想,甚至有些同學不會拼讀單詞。在進入高職的新鮮感消失后,他們很快就發現高職英語教學和中職英語教學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有些人跟不上老師上課的節奏,而且新課內容很多,有許多內容他們聽不懂。開學初期的學習熱情很快就喪失殆盡,因而有許多同學成績會退步,有的同學甚至因而喪失信心以至于徹底放棄英語。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學生在高職學習能有個良好的開端,我們應避免上述情況出現。因此,讓學生重拾信心,盡快適應高職英語學習,搞好中職和高職英語教學銜接就顯得格外重要。本文旨在找出中職和高職英語教學銜接遇到困難的原因,探索解決這些困難的方法。
一、影響中職和高職英語教學銜接的原因
1.中職和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和要求上存在差異
中職階段英語教學學習內容比較簡單,教學側重點在于語言知識的學習,考試主要考查基礎知識。在教學上表現在教師用大量的時間帶領學生操練重點詞匯、基本句型以及語法知識。因此,學生學習起來相對簡單。而高職英語教材內容豐富,容量巨大,知識點相對于中職而言要多得多。光需要掌握的詞匯、短語及固定搭配的數量就是中職所要求掌握的一倍。另外學生還需學習掌握一定量的大綱外詞匯。而且,語法點的廣度和深度也是中職不可比擬的。高職英語教學的側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及寫作能力。內容涉及廣泛,廣告、金融、文學、地理等諸方面,貼近現代生活,對于這個社會還接觸、理解不太深刻的學生而言,這種廣度是他們前所未見的,他們一下子難以適應。
2.中職和高職英語教學環境和學生心理上存在差異
一般來說,高職學生大多來自不同的地方,對于他們來說老師、同學、環境、課本都是全新的,學生們由陌生到熟悉需要一個適應過程,要進入狀態還需時日。還有好多學生在經過緊張的高考復習升入高職以后產生了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想法,入學后在學習上無緊迫感,想先喘口氣。須知,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有這種想法在學習上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落了下來。有些同學在中職學校時班上英語成績尚可,到高職學校后發覺自己不再那么突出認為老師不喜歡他了,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從而對自己英語學習的能力產生懷疑甚至對學習英語產生畏懼心理。還有些學生本來英語底子就比較差,到高職發現比中職學習起來更困難了,所以產生畏懼心理。
3.中職和高職英語教學方法存在差異
中職英語教材形象、直觀知識點單一、內容較少,教師可以用大量的時間對一個知識點或語法點進行反復操練,這就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鞏固,而高職英語則不同,英語學習上已由記憶層面過渡到運用層面,且教材內容多、課時相對中職而言要少,要求也更高。在課堂上具體表現在容量大、進度快,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對重難點進行充分操練,對知識點最多只能做到精講精練、一般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引導力圖使學生舉一反三。中職英語教學的那些特點造就了學生較強的依賴性,他們學習以機械性記憶和操練為主,在學習上通常表現為被動性。英語學習跟著老師走。習慣于老師為他們總結、分析。高職英語教學特點就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勤于思考并善于歸納、總結,自己主動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剛入學的高職學生多沿用中職時的學習方法,不重視預習、復習,不主動思考、歸納和總結,無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起來當然費力。
二、解決中職和高職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的對策
1.注意中職和高職英語教學內容的銜接
高職英語教師應通讀中職英語教材,熟悉中職英語教材教法,以便融會貫通,達到新舊知識的自然過渡。教師可以經常去聽中職英語課,與中職英語教師相互交流教學心得,了解中職英語教學模式與規律,明確中職英語與高職英語的異同,以便找準銜接點,幫助他們了解高職英語學習與中職英語學習的異同之處,從而很快適應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提高英語能力。
2.注意中職和高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銜接
高職新生入學后,教師就應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正確引導,端正他們思想,消除他們頭腦里的各種消極情緒。要讓他們理解高職是整個大學階段打基礎的重要階段,絕不能放松,應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對于那些想要喘口氣的學生來說,一定要讓他們熟悉到學習的規律,“學習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發奮向上,發揚拼搏精神,才不會落后于他人;對于那些學習上有畏難情緒的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打消他們的思想顧慮,讓他們熟悉到高職英語與中職英語的區別與聯系,中職英語基礎對高職英語學習的影響不是決定性的。再則要鼓勵他們樹立堅定的信念和戰勝困難的信心,要讓他們相信:只要認真,完全可以學好高職英語。在打消同學們顧慮、幫他們樹立信心的同時,還應幫助他們查漏補缺,盡快提高他們的成績,畢竟信心是建立在成績提高的基礎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喊口號的基礎上的。教師還要向學生灌輸英語重要性,以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
3.注重中職和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銜接
高職英語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鞏固良好的中職英語學習習慣,如積極舉手發言的習慣、學唱英語歌的習慣、做英語游戲的習慣、輪流在黑板上做練習的習慣等。同時,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課前預習、找出問題、課內認真聽課和記筆記、積極思考、積極提問的習慣、課后及時整理筆記、完成家庭作業、及時復習與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的習慣,早上朗讀、晚上默讀的習慣,課前找出問題、課內思考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他們發現語法規則、獨立歸納語法規則、自覺運用語法規則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進行英語語言交流的習慣等。
4.注重中職和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方法的銜接
幫助他們轉變學習理念:素質教育一再向老師學生說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起主導作用。因此學生要改變以前一切依靠老師的不良學習習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課堂上養成并保持手腦并用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編排、作業設置都要圍繞學生這一主體,切忌搞“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對學生詞匯記憶進行方法指導
高職英語成績的高低說到底就是詞匯量的高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有些中職生升入高職后,仍然使用最原始的單詞記憶的方法,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死記硬背。這種方法在中職詞匯量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可以應付,但現在已遠遠不能滿足高職英語對詞匯量的要求。一般來說,我要求學生學會運用音節比如,pronunciation通過幾個音節我們就很容易拼寫出這個單詞,再比如運用單詞聯想的方式去記單詞,比如lazy,我們可以聯想到cozy、crazy、uneasy、dizzy、fantasy這樣我們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學會大量的詞匯。
(二)在語法學習方面的銜接
高職階段的各種從句、非謂語動詞、倒裝句等語法學習,學生根本無從下手,更別提掌握透徹了。怎樣教這些句子成分成了教師一大難題,你說主謂賓他不清楚,你提定狀補他更不知道,一方面我們可以委托語文老師幫他們補補句法知識,另一方面我們還可教給學生英語簡單句五種基本句型,然后再補充定語、狀語和補足語方面的知識。總之,中高職英語教學的銜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英語教師只有認真鉆研課標,領會其精神實質,不斷探索,才能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來,使英語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三)在學習方法方面的銜接
中職與高職的英語教材相比較,深、難、多是其突出的特點,因而要培養學生正確學習策略非常重要。學習策略正確,不但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利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高職入學時,我們要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和培養。比如:教師可以在班上提出對聽、說、讀、寫、練等各項技能的訓練要求,課文各部分學習基本模式,讓學生嚴格地按規范去學習,培養優良的學習習慣。還大力提倡“預習—聽課—作業—復習”一條龍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聽課有備而來,聽課的效率自然就高,把重要的內容以記筆記的形式記下了以備課后復習,作業也起到了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
總之,在中職和高職英語銜接教學中,轉變學生的心理,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是銜接教學的前提,如果不轉變他們的思想,沒樹立他們的信心,在教學上做再大努力也會徒勞無功。選擇教學策略和指導學習方法是銜接教學的關鍵,這兩樣做得好不好,到位與否決定高職英語教學的成敗。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才是銜接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教書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而不是永遠當個保姆。我相信只要我們認真地進行教學研究、實踐、勇于探索和創新,就一定能夠把中職和高職英語銜接教學工作做好,就一定能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正東.外語教育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2]陳琦.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3]國家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胡春洞,王才仁,英語教學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