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純超
摘要:長期以來,數學教學改革偏重于對教的研究,但是對于學生是如何學的,學的活動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較少問津。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正如前蘇聯教學論專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樣:"教學方法是由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運用的協調一致的效果決定的。"即教學方法是受教與學相互依存的教學規律所制約的。為此,我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如下嘗試。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法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226-011.明確數學教學目的,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現行初中數學的教學目的,就明確提出了要"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題","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要讓學生受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訓練","形成用數學的意識"。
作為數學教師,必須對教學目的有明確的認識,并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展開教學。必須全面、深刻地掌握數學教學目的,并在教學過程中,經常以此來檢查和評價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從而不斷改進數學教學方法。
1.1激發學習動機,即激勵學生主體的內部心理機制,調動其全部心理活動的積極性。首先,以數學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其次,以我國在數學領域的卓越成就,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激發學習動機。再次,挖掘數學中的美育因素,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的內容,選用生動活潑、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教師還可以運用形象生動、貼近學生、幽默風趣的語言來感染學生;教師還可以安排既嚴謹又活潑的教學結構,形成熱烈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2鍛煉學習意志。心理學家認為:"意志在克服困難中表現,也在經受挫折、克服困難中發展,困難是培養學生意志的'磨刀石'。因此,數學教學中要經常給學生安排適當難度的練習題,讓他們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獨立思考中獨立解決問題(但注意難度必須適當,因為太難會挫傷學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鍛煉學生的意志)。
1.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反復訓練,持之以恒;第三,樹立榜樣,激發自覺性;第四,評價表揚,鼓勵發展;第五,建立學習規章制度,嚴格管理;第六,創造良好學習環境,如搞好校風、學風、教風、班風建設。
2.獨立思考,培養自學能力
課前必須預習,只有通過預習,才能帶著問題去聽講,提高聽課效率。由于七年級學生處于半成熟半幼稚狀態,進人中學后,需逐步發展抽象思維能力,但他們在小學聽慣了詳盡、細致、形象的講解,剛一進人中學就遇到"急轉彎"往往很不適應,他們雖然有求知欲和思考能力,但自學能力是較差的。七年級教材涉及數、式、方程,這些內容與小學數學中的算術數、簡易方程、算術應用題等知識有關,但七年級數學內容比小學內容更為豐富,抽象,復雜,在教學方法上也不盡相同;而小學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與中學生也不盡一致,他們往往認為看書就是預習。因此,找不出要點,也不知自己有無問題,上課時只得把老師講的內容"胡子眉毛一起抓"。顯然,這樣做"疲勞有余,效果不佳"。為此,在上某一新課前,應給學生介紹課型、特點及預習方法。如對概念課,一般是針對教材的重點、難點為學生編排相應預習題,讓學生看書思考去找答案,達到預習的目的。
3.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人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于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發現了不懂的問題,積極向他人請教。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這一點,很多同學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對該問題的重視不夠,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問老師被訓,問同學被同學瞧不起。抱著這樣的心態,學習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學好。"閉門造車"只會讓你的問題越來越多。知識本身是有連貫性的,前面的知識不清楚,學到后面時,會更難理解。這些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你對該學科慢慢失去興趣。直到無法趕上步伐。
以上幾點,是我在數學教學中的一些體會。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以上發言純屬拋磚引玉,不到之處,敬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淺談多媒體教學在高等教育中的利弊何佳寶(安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安徽合肥230000)摘要:隨著計算機的全面普及,以及PPT(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燈片)、Flash、Authorware等軟件的大范圍應用。多媒體教學是變成一種趨勢。很多學校教學工作中,積極的推廣多媒體教學,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變成了老師的一項基本技能,幾乎所有的課程都制作有相關的多媒體課件,一時間多媒體教室供不應求。本文立足于板書教育,剖析多媒體教學的優點和不足,以便更好的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PPT 課件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227-011.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課件,簡單來說就是老師用來輔助教學的工具,把文字、圖形、圖象、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媒體素材在時間和空間兩方面進行集成,使他們融為一體并賦予它們以交互特性,從而制作出各種精彩紛呈的多媒體應用軟件產品。它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教學設計,并以多種媒體的表現方式和超文本結構制作而成的課程軟件。現階段的多媒體教學主要以PPT為主。
2.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2.1豐富的表現能力。PPT的原文是PowerPoint,可以翻譯為重點要點。但是隨著微軟的Office辦公軟件的高速發展,以及微軟Office軟件之間的無縫兼容,PPT不僅僅展示重點要點,可以展現越來越多的內容和表現形式。Word文檔、表格、圖片、音樂、視頻、網絡連接、Flash、Authorware等等。只要你有良好的計算機技術,你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精彩紛呈的PPT課件。根據不同的課程需求,你可以選擇不同的表現方式。以前在黑板上需要畫半天的圖紙,PPT一秒鐘就可以更生動的呈現,還可以一步一步來呈現畫圖的全過程。沖壓模具的工作原理在以前是非常難降解的,對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現在只需要一個Flash動畫就可以完美展現。隨著軟件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課件能展示的內容會越來越多,效果會越來越好。
2.2良好的交互性。PPT軟件上市已經已近三十年,經過這么多年的完善和發展,PPT已經擁有許多便捷的交互功能。
2.2.1按鈕交互性。在制作PPT課件的時候,為了方便操作可以在PPT中增加各種各樣的按鈕,通過動作按鈕和自定義按鈕可以實現各種功能,前進、后退、跳轉、音頻、視頻開關等等,在講課的過程中,特別是到了每一章節的結束部分,復習回顧的時候需要講到之前交過的知識,PPT的交互性就能完美體現了,只需要點擊一下按鈕就可以回到之前交過的知識點上,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樣講"這個知識點我以前在黑板的某某地方講過了"。
2.2.2超鏈接交互性。超鏈接是一種比按鈕更方便的交互方式,可以在PPT中選中任何文字或者圖標建立超鏈接。用超鏈接代替按鈕,實現功能,特別是如果要跳轉到PPT之外的文件時,超鏈接實現的時候比按鈕更方便。
2.2.3觸發器實現交互性。通過觸發器可以實現鼠標單擊任何幻燈片對象來觸發跳轉。觸發器可以是一個圖片、按鈕,甚至可以是一個文本框,單擊觸發器時它會觸發一個操作。該操作可能是聲音或視頻,例如,當學習者選擇他認為正確的選項時,屏幕會彈出相應提示,使學習者馬上可以知道選擇結果的對錯。
2.2.4其他交互性。PPT具有超強的交互性,除了以上常見的交互性之外,PPT還可以實現使用ActiveX控件工具箱實現交互,使用插入演示文稿對象實現交互,使用VBA進行交互等多種方法。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PPT的交互性會越來越好。
2.3良好的共享性。網絡技術的發展,多媒體信息的自由傳輸,使得教育資源在全世界交換、共享成為可能。以網絡為載體的多媒體課件,提供了教學資源的共享。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使用,改善了教學媒體的表現力和交互性、促進了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的全面優化,提高了教學效果。所有相關專業的老師都可以對同一個PPT課件進行開發共享。
3.多媒體教學的弊端
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明顯,起弊端也很明顯。在長時間使用PPT教學之后,對學生和任課教師做的課后調查顯示,師生在對多媒體教學表示肯定的同時也流露出一些擔心。
3.1課堂容量大量增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任課老師每節課都需要書寫大量文字、圖標、演算過程。受到熟練程度和板書的限制,45分鐘的課程容量也相當有限,而且板書很不方便,需要提前很長時間準備,對于某些圖表更是需要常年累月的練習積累才能熟練掌握。現在有了多媒體教學,以前滿黑板的板書可以方便的制作成幾頁精美的課件,大大縮短了板書時間,從而騰出了更多的純教學時間,因此多媒體教學的一課往往可以上更多的內容,學生在理解吸收時壓力很大。
3.2影響學生思維和想象能力。多媒體教學由于其超高的效率,導致很多教學講授的過程大大縮短。像機械制圖課,使用多媒體教學,繪圖時只需要點擊一下鼠標,各種各樣的圖線就能自動連好,很難在過程中體現"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繪圖原則,而且繪圖時間的縮短減少了學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間,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3弱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多媒體教學利用其超強的表現能力,在極短的時間能就可以展現結果,像高等數學類的課程,只需點擊鼠標就能一步一步的顯示運算結果,至于為什么要用這個公式,以及中間的運算過程都被簡化。由于PPT課件制作精良,重點突出,很多學生在學習時開始變得越來越懶散,不再做筆記,而是直接拷貝PPT,這就讓學生無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自己的理解,學習效果大大降低。
4.多媒體教學的準確定位
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變得必不可少,但是多媒體教學也存在著各種弊端,只有準確的定位才能揚長避短,更好的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多媒體在展現圖表動畫時具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在展示具體過程時又有些不足,因此在現階段教學中,應該以傳統教育為主,多媒體教育為輔,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不能被計算機取代,多媒體目前只能是助教,教師是課堂的靈魂,教師的人格魅力、講課藝術、語言的幽默感對于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只有擺正了多媒體教學的準確地位,才能更好的發揮它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陸天池. 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研究, 1999,(03).
[2]王秋云. 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方式設計與課件制作[J].電化教育研究, 2000,(4).
[3]劉邦奇. 多媒體網絡教學的特點及發展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 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