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源
摘要:新要求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物理教學的重點之一,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中,應不僅包括傳統的理論授課、習題課,還要有新穎的實驗課以及創新探究課,以此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關鍵詞:教學活動設計;理論授課;習題課;創新探究課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266-02新式教育對教師有極大的考驗,教師需要有足夠的能力,安排整個學期的教學計劃,并靈活執行。每一學期都有不同的教學任務,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繁多而復雜,卻要在短短百來節課全部學習完畢,還要聯系生活實際,掌握物理技能,除此之外,還包括教學計劃要求的實驗課,以及大量的習題課程。這讓可用的教學時間大大縮短,正是在這緊張的教學安排下,教師與學生都需要全神貫注,但又需要教師靈活控制教學進度,以防速度太快而讓大部分學生感到吃力或不解。
因此一個好的物理教學活動計劃安排,能夠讓一學期的物理學習有一個好的開始。這里,就我長久的教學經驗總結,分享一點我的關于教學活動設計安排的心得,共勉。
1.基礎理論授課
新課改之后,基礎的理論授課也與傳統的理論教學有所不同,學生的被動接受學習,轉換為了新式的主動學習??菰锏奈锢砝碚?,要求教師能通過指導學生基礎的學習方法,了解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的不同之處,重視高中物理的學習,擁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還要求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等動靜結合的教學方式集中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帶動學生積極性,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將枯燥抽象的物理理論,聯系物理現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帶給學生最直觀的感受,加深學生記憶點。調動學生學習能動性的同時,還能刺激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理論授課時,教師可通過加工生活素材,將生活中大量學生所熟知的物理現象,經過提煉梳理后帶入課堂,讓他們對此有感性的認識。通過系統而簡易的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學習物理理論,學生更能明白運用理論于實際中的靈活應用,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才能更加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2.習題課
物理習題課是教學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習題課的訓練,學生能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習題課的思維方法的訓練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一大重要途徑和手段。
學生在習題課中最常犯的毛病是"自以為是",以為這是某次見過的題型場景,按照以往的方式做,結果是錯的。這就是被習慣所束縛,形成了思維定勢。物理的場景是萬千多變的,學生往往根據其中一兩個詞,就自以為是某某比較熟悉的場景,結果不仔細看題設條件,被大腦所迷惑,從而解題錯誤。所以習題課,最重要是要提醒學生,仔細看題設條件,不要想當然,從條件出發,不要天馬行空。習題課中,還需要訓練學生的思維,高中物理情景,一般不是單一的情景,往往需要轉換幾次思維,才能找到題設條件與結論之間的關系。
所以教師在習題課中,首先得自己總結高中物理常見題型,重難點題型,將它們與超綱題、怪題等區分開來,因材施教,首先讓所有學生掌握常見題型與重難點題型,而不是以往的學生整體全部進行題海戰術,扎根題目里,耗時又耗力,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償失。當然教師也應該隨時注意學生學習情況,從學生實際能力出發,有效把握習題計劃。
其次,教師應教授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建立起學生自己的思維模式,是一種正確的思維慣性,就像槍手對于開槍動作的習慣性,學生思維也要有正確的常規問題處理方式,快速而精準!當然,學生不能局限于這個思維模式里,要學會打破固有思維方法,跳出圈子來,面對怪題,才能更好的解答它,這也是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形成的,適當運用一些習題,讓學生在基礎上有所突破創新,感受新的思維模式。
3.創新探究課
新課改要求教學計劃中,不僅要有實驗課,還要有適當的創新探究課,這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非常有好處的。對于新穎實驗課的建立,主要是通過聯合多媒體手段以及物理實驗器材,將物理現象帶入課堂,給學生最直觀真實的感受,這里我就不再贅述,主要講一講探究式教學。
當然,新課改中關于創新探究課的要求,更多的是適用于室外開展,在實際教學環節中由于學生的課業繁重,教學計劃緊張等原因會稍顯難以實現,我分享一個經驗,在探究課時,教師可將課程劃分為四個部分,首先是提出問題,然后組織學生各自查閱收集處理相關資料,接著進行課堂上的講解辯論,最后得出結論。不難看出在四個環節中,學生都自主的參與其中,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生作為主導,親自參與并感受到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信心也得到極大滿足,多元化的探究學習也讓課堂氛圍得以提升,加重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與互動,讓這種開放性的環境更適合于學習。在這其間,還可以應用發達的信息技術,將學習過程變得更加有趣。
在創新探究課中,應真正體現出研究性,實驗現象的巧妙之處,讓學生津津樂道,有想要琢磨透它的欲望,而結論的技巧細節又讓學生能有所體會感悟,教師的責任就是讓學生有所悟,從生活經驗到科學技術的升華。在探究課開始時,教師應講清課的規則,并鼓勵學生質疑,有問題才能被解決。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握進度,不要在某一環節投入過多精力,也不一定要按部就班完成所有計劃,教師應靈活把握。其間,必要的講解與提問引導也是必須的,教師應該關注每一位學生,保證大家都參與其中,在關鍵時刻,引領學生總結歸納規律。善于抓住時機,分享給學生生活經驗以及物理規律,讓學生既有樂趣又學習了知識是最重要的。
4.結束語
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認真執行每一個教學活動,讓學生從中獲得知識技能,這個過程需要靠教師的引導。教師應將每個學期,學年甚至三年的教學計劃安排都銘記于心,靈活安排運用,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對物理的學習感到有趣。參考文獻:
[1]王文雷 物理習題課教學研究
[2]張永金 物理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活動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