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 鄧麗云
翻騰著,由跳繩的力度
伴隨著一上一下的節奏
交織成規范又活潑的韻律
躍動時,是活力的張揚
配合到團體一致的步伐
展現出運動豐富的趣味
花樣繁多、精彩紛呈的跳繩運動
經梁健璋先生等熱心人持續付出
初具規模,累積實力
於世界范圍內嶄露頭角
香港體育界的天空中
一顆新星正在生輝
一路相隨 見證跳繩運動前行
一塊不大的場地、一些普通的設備,就能開展鍛煉心肺、靈活四肢、組合多樣、方便快捷的跳繩運動。這項起源久遠、帶有娛樂性質的運動,在兩千年前的漢朝便有記載,唐朝時被稱為“透索”,宋朝時改成“跳索”,在民間廣受歡迎,甚至趙家皇族南遷以後,每逢佳節,相關的比賽此起彼伏,風潮幾乎涵蓋每家每戶。明朝衍生出更為豐富的內容,有“跳百索”、“跳白索”、“跳馬索”等稱謂;清朝先稱“繩飛”,後稱“跳繩”並沿用至今。



不過,對於大多數現代人而言,跳繩的印象往往是被局限的:運動者手持一繩,上下翻動,跳躍於環擺的繩中。梁健璋先生剛剛接觸跳繩時,也是如此:“我從小在香港成長,與身邊的大多同齡人一樣,小學、中學都很少留意跳繩,而是先喜歡足球,後愛上網球一類較為熱門的運動。”在讀中六、中七預科的某天,一個同學向他介紹跳繩運動,讓他產生了興趣:“當時,同學向我展示跳繩的多種演繹,靈活又有型,我看著覺得非常有意思,被這項具有挑戰性的運動吸引了,同時覺得跳繩用地少、道具少很方便,所以聚集了一群喜歡跳繩的同學,一起研究。”當時香港大眾對跳繩運動的關注度不高,所鮮有人參與其中,更沒有跳繩教練給大家進行教學指導。梁健璋先生只能跟朋友們一起從網絡尋找資源:“那時YouTube一類視頻平臺尚未誕生,所以我們只能聯繫國外的跳繩同好,請他們發視頻郵件到香港,再下載學習。”梁健璋先生還記得,由於受時間及環境所限,那些視頻像素不高,很多細節比較模糊,他們只能仔細觀察,並對某些動作加以揣摩及不斷地嘗試,慢慢尋找出跳繩中各種動作的訣竅。
當專注的興趣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有所成果。梁健璋先生及朋友們從興趣出發,慢慢成長為香港跳繩界的先行者,他們日益拔高的技藝、不斷累積的經驗,就如奧林匹克精神的追求一樣——“更快、更高、更強!”同時,他們把愛好作為橋樑,結識到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視野得以開闊,進步因而愈加迅速。
漸漸的,社會上一些部門和團體知道梁健璋先生及好友們擅於跳繩,於是在組織的活動中邀請他們表演助興;而國際上的朋友也時常建議他們參加比賽,梁健璋先生他們欣然接受,先後到比利時、新加坡、美國、法國等多個國家,與各國高手切磋、吸收時新資訊、檢驗自身水平……特別是梁健璋先生與另兩位朋友組隊首次參加國際比賽時,看到人數多達七八十人的美國隊,給他們心中帶來了震撼。接下來的比賽中,他們三人攜手合作,從各國隊伍中脫穎而出,取得第五名的優異成績,且得到世界跳繩體育聯會主席的欣賞,受鼓勵而開始在香港成立受官方認可的組織,此情此景,在這個年輕人的記憶中留下了難以揮散的激動,至今難忘。
回港之後,梁健璋先生與朋友們商量,既然世界跳繩體育聯會支持大家成立組織,那麼就應該說到做到,創辦了中國香港跳繩體育聯會:“我們開始了很多籌備工作,也有幸得到了來自不同方面的支持。例如我的父母不僅沒有像傳統家長那樣反對我以新興的體育工作為事業,還在創會的頭一兩年里,看到工作人員不多以至很多事情沒有得到及時處理時,主動幫助我們,讓我們可以免去了許多後顧之憂,能把集中精神參加比賽,會務也得以順利進行。”參與創會,讓梁健璋先生懂得了更多,也意識到自己將肩負起更多的責任:“中國香港跳繩體育聯會是一個把跳繩運動規范起來,並加以教育、推行、發展的團體,組建香港跳繩代表隊並參加國內外比賽。可以說,現在香港大部分關於跳繩的活動都由我們及下屬的組織舉行。透過種種工作,我們希望讓跳繩發展成為獲得認可的世界性運動,把以往局限於民間的遊戲形式發展成以速度、花式、評分標凖等加以區分的系統項目!”
從2009年著手工作,到2012年註冊成立,中國香港跳繩體育聯會在十年不到的時間里,茁壯成長、成效良多。其中最讓人自豪的,便是組成及訓練出一支香港本地的跳繩勁旅,多次在各項賽事中斬獲殊榮,如2016年的葡萄牙世界跳繩錦標賽,香港代表隊獲得11金、13銀、14銅;以及更早前在法國獲得20金、14銀等傑出成績,顯示香港跳繩運動的蓬勃發展。不久前,梁健璋先生及同仁們聯同好萊塢影星阿諾·施瓦辛格合作阿諾國際體育節之香港國際跳繩公開賽,吸引十個國家的跳繩隊伍前來參與,所有規則、環境、裁判等皆符合國際凖則,進一步預示著香港跳繩運動的發展盛況。
一顆初心 力助青少年正能量
據梁健璋先生介紹,目前跳繩運動的花式已發展出超過上千種動作,其中常用的有200種,跳繩比賽多數圍繞這200種來進行,香港也以此為凖。而且,本地參與跳繩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堅持者過萬,精英者有兩三百之多。雖然現在跳繩運動的主要成員是中小學生,但隨著這批人群的成長,未來成年人也將有更多的人會喜歡上跳繩。朝著這個方面,梁健璋先生預感未來是美好的。



作為一項運動,跳繩的優點毋庸置疑;而作為社會的工作,梁健璋先生則希望為跳繩運動賦予更多的意義:“跳繩可以給青少年帶來很多好處,例如增加自信、強化團隊精神、帶來滿足感等等,所以我希望把這項運動發展成把正能量傳播給青少年的活動。”他舉例說明,香港跳繩隊中有一個成員,雖然生活中可以得到各界的幫助,卻無法彌補其心中某些空缺。在加入跳繩隊後,這個年輕人變得越來越開朗、合群,與其他隊員相處得其樂融融,並在世界比賽中榮獲頭三甲的名次,對生活充滿了自信:“我們發現,好的運動員溝通能力比較好,他們愿意與隊友合作、交流,心理較為健康,成長中心智較為健全。”梁健璋先生自己的親身經歷也能證實:“在過去的表演中,我和隊友一開始登臺時會感到害羞,但經過一次次的鍛煉,吸收越來越多的經驗,知道臺下的觀眾欣賞我們,自信也建立起來,所以知道跳繩是可以帶給我們正能量的運動。”此外,跳繩對場地要求不多,裝備簡單,適應香港的環境,更宜在本地進行推廣。
同時,梁健璋先生也熱衷帶領隊員與內地運動員交流,他表示,雖然現在內地的跳繩運動在不少地方仍是冷門,但相信在大家的合作下,會得到越來越多的發展機遇。最近,他們與上海開展多項合作,並積極與廣東省體育局進行交流;也親身到浙江湖州組織活動、邀請到世界跳繩冠軍到現場向大眾推廣跳繩;更遠赴寧夏銀川,組織當地首次跳繩比賽,與廣大內地同胞一同感受跳繩帶來的歡樂。
俗話說“把一份快樂分享給他人,就會成為雙份快樂。”梁健璋先生現在的工作其實也是一份宣傳快樂、推廣快樂的善舉。既快樂了他人,又愉悅了自己,其中還有一個大大的夢想,是他的堅持:“就像水上運動有游泳、跳水、水球、水上芭蕾等,而游泳又分五十米、一百米、蝶泳、仰泳、混合泳等;跳繩也可以如此發展,變成真正的奧運項目。往後,我的工作將會很多,也許到退休都沒做完,但我會一直堅持,用自己的努力實現這個重要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