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英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本論文實驗對象選取威海市第一中學校隊的10名長跑運動員為實驗對象,研究對象是一般身體素質訓練與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的訓練效果。將10名運動員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2.研究方法:A.文獻資料法。根據本課題研究的需要,在學校圖書館和中國知網上進行收集、整理有關身體素質訓練對中長跑作用的資料,然后閱讀大量有關研究課題的書籍和參考文獻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B.訪談法。根據本文的課題需要,向教練員進行訪談,對所相應的信息和知識進行整理。C.實驗法。本研究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運動員首先進行800米成績測試,然后進行為期八周的一般身體素質訓練實驗和未專項身體素質訓練實驗,最后再對實驗對象進行800米成績測試,并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得出實驗結果。
二.實驗設計:1.實驗分組:從威海市第一中學校隊選取十名長跑運動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5名運動員,對照組5名運動員。實驗組采用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的方法進行訓練,對照組采用一般身體素質訓練的方法進行訓練。2.實驗時間與地點:試驗時間為2016年5月6日到2016年6月30日,共計八周時間。實驗地點為威海第一中學田徑場。3.訓練器材:橡皮帶、秒表、啞鈴、杠鈴、體操墊。4.實驗方案:身體素質訓練是中長跑運動員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運動員在身體素質訓練時,應按照科學的訓練理論,選擇了不同的訓練手段和方法。為了在短時間內使運動員掌握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方法,根據訓練原則,本研究將專項身體素質訓練分為三個階段:初級階段、中級階段、高級階段。5.實驗控制:實驗組和訓練組在訓練前身體素質指標無明顯差異,運動員年齡、身高、體重、運動成績無明顯差異。實驗組和對照組每日都有日常訓練,訓練強度無明顯差異,日常活動與飲食跟平時一致,對實驗結果不產生影響。
三.研究結果與研究分析
1.身體素質訓練與專項成績的關系。身體素質訓練是運動訓練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科學地訓練,可以充分提高運動員機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能力,促進運動成績的提高。身體素質訓練是技術訓練,戰術訓練以及心理訓練的基礎。
2.專項身體素質訓練與專項成績的關系。A.專項耐力訓練。專項耐力是指有機體長時間工作抗疲勞的能力,疲勞是訓練后的必然結果,但由于疲勞又必然會使機體工作能力下降或限制了機體的工作時間,因而疲勞又是訓練中的最大障礙,如果運動員具有克服疲勞的能力,這就反映了他具有耐力素質水平。B.專項速度訓練。專項速度是指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專項動作的綜合能力,是體育運動中大多數項目所必需的專項運動素質C.力量耐力訓練。力量耐力是指運動員長時間克服阻力的能力。體育項目中對中長跑運動員的力量耐力要求很高,在平時訓練中應注意:(1)發展力量耐力的工作方式可采用動力性、靜力性工作;(2)若用心率控制,當心率恢復到130-140次/分時,便可進行下一組練習;(3)練習的重復次數可以30-80次的重復次數為幅度,練習的組數在達到足夠練習次數的前提下來確定,例如,10次65%重量接著5次75%)80%的重量,重復兩三遍。D.柔韌與靈敏素質訓練。柔韌與靈敏素質也是中長跑運動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節。柔韌素質是指跨過關節的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即指關節活動幅度的大小,中長跑運動員對身體各關節的活動范圍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在訓練中應進行一定數量的柔韌練習。靈敏素質是指在各種突然變換的條件下,運動員能夠迅速、準確、協調改變身體運動的能力。中長跑運動員在運動中身體或身體某些部位要求在時間上、用力上、節奏上的配合要有很高的協調性和精確性。
四.結論與建議
結論: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和靈敏等素質提高是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素質的發展又是逐步提高的。力量素質是中長跑中的基礎,它可以提高中學生校隊運動員的控制力和穩定性,穩定訓練中的身體姿勢,提高體育專業學生的肢體協調性,降低能量消耗。
建議:身體素質訓練要有計劃循序漸進,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和靈敏等素質提高是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素質的發展又是逐步提高的;結合專項技術進行身體素質訓練。身體素質訓練的作用集中體現在創造優異專項運動成績這一目標上。因此,身體素質必須根據各運動項目的技術、戰術和專項能力特點充分發展專項所需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