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尚是當代社會的主要追求標桿,在這個時尚快速時發展的社會中。慢慢地開始出現與之相對的衍生出迷惑人們眼球的“偽時尚”?!皞螘r尚”設計伴隨著時尚社會共同發展,如何理解區別“偽時尚”在社會生活中顯得尤其重要。
關鍵詞:設計元素;時尚;“偽時尚”
1 時尚的發展背景
在當代社會,時尚是一個流行的社會現象。在人類有了文明以來,特別是工業文明社會發展以來,時尚就在我們生活和思想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社會生活中不斷地涌現出的時尚元素讓人眼花繚亂,從社會名流到普通大眾,不受年齡、地位、國籍的限制,無不深陷時尚的漩渦之中。人們對時尚的追崇不但體現在人們對潮流的追隨,還有時尚引領者們對時尚的不斷探索,不管是在已有的元素上的再開發,還是不落俗的個性化標新立異,雖然表現方式上大相徑庭,但都是人們表現出時尚的現象,時尚在當代社會體現的主導作用顯而易見。然而人們對于時尚的追崇心理,在如今的發展中也逐漸形成了越來越多的弊端。
2 時尚與“偽時尚”
2.1 時尚和偽時尚的概念
“時尚”一詞,已經成為一個體現時代潮流的代名詞。從前,說到時尚,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知名雜志封面和時裝T臺上絢麗的服裝走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漸將時尚生活化,時尚發展成受人為左右的社會現象。對于時尚的定義沒有準確地解釋,只是相對的定義,“時尚”就是在對社會某事物一時間的崇尚,可以指具體實物,也可以指一種風氣或者一種理念。時尚是個即復雜又簡單的概念,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是生活的一種體驗,時尚作為一個積極,進步,創意的詞匯,有著超前的理念,在時尚人的領導下社會正在向前進步。
任何的事物都是有雙面性的,正當人們還在津津樂道的談論時尚時,“偽時尚”一詞又接踵而來?!皞螘r尚”是一種虛假的時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時尚的定義。近來“偽時尚”一詞被推上當代時尚文化論壇的高峰,諸如“時尚界怎么了?”“時尚界的怪異現象”,“真時尚or偽時尚”,此類的標題頻繁出現在期刊、網站上,到處是針對“偽時尚”現象的批判。
2.2 “偽時尚”現象的形成原因
縱觀“偽時尚”現象的出現,一部分原因是社會發展迅速,人們的社會需求提高,對個性的需求多過物質的需求。另一部分是信息化時代帶來的副產物,社會熱點的快速形成。在微博盛行的時代,熱點信息快速傳播,而人人自稱是“大師”,“大師”不再僅僅代表一種權威,而是人云亦云,或者是犀利的評論等的種種誤導大眾的博眼球手段。當下社會出現的“偽時尚”現象,很多時候是受到了部分大師的概念扭曲和潮流的誤導。
時尚能提高一個人的氣質和品質檔次,許多影視明星都投身時尚界,玩起了時尚,自詡為設計師,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能在時尚界占據一席之地。這種風氣也是“偽時尚”現象出現的一大因素。
現在人們談到時尚已經不是一律的一遍倒的傾向,多數人的觀念都有所保留,正是由于身邊充斥著大量的“偽時尚”的因素擾亂人們對時尚的正確判斷。
3 “偽時尚”的生活現象
現在,我們生活里很多方面都充斥著“偽時尚”的影子,最普遍的現象就是模仿?,F在中國的很多設計師都一味地偏向國外,只要國外的時尚圈一有什么風吹草動就立馬照搬到國內,以為最先引領潮流就是時尚。
近幾年引起一陣翻拍熱潮,各類綜藝節目被翻拍成國產版《Running Man》《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等,花了超乎想象的資金購買了版權,以強大的陣容翻拍播出,完全照搬節目不說,連后期都是由原組人員制作。無獨有偶,各種IP被以各種電視劇、電影形式制作,例如《盜墓筆記》《三體》等,真正的精品很少,更多的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但以這種形式產生的影視作品能快速形式熱點,引發熱議,量產出一大批的追崇者,這類“偽時尚”的生活現象,這只是一種盲目地跟風、模仿的現象,給人的感覺更多是滑稽而并非時尚。
除了這類被動接受的“偽時尚”現象,出現更多的是主動的“偽時尚”現象。在中國,人們對于熱點消息的滯后,表現出的熱情是難以想象的。大多數人認為熱點話題所呈現的信息就是時尚尖端的體現,久而久之就展現出一種自以為時尚的“偽時尚”生活方式,去微博熱推的餐廳排隊吃飯;韓日各國瘋狂掃貨;廢寢忘食的玩各類熱推游戲等。各種各樣的“偽時尚”的生活方式使得社會生活偏離到一個錯誤的軌跡上,盲目的追尋“偽時尚”的時尚影子。
4 “偽時尚”設計
人們對于時尚的追崇也影響的設計師和設計產品的發展。設計之初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漸漸的設計開始為大多數追崇時尚的觀念所影響,大量運用時尚元素,東拼西湊,形成了“偽時尚”設計。
最常見的“偽時尚”設計就是以假亂真的“山寨貨”?,F代的社會是個快餐式的文化時代,年輕一代追求時尚又不想花太大的代價,于是就形成了快速時尚的方式,“山寨”。有了社會需求自然就會有相應的生產,大量的設計開始山寨其他設計,一個山寨一個,形成惡性循環,最終促成的只有金錢上的交流,而真正的設計理念早已被這些“偽時尚”設計淹沒。
設計摒棄造假毋庸置疑的,但也不是能接受一切標新立異的事物。 “創新”一詞,近幾年也為人所津津樂道,大到國家小到普通民眾,都將創新掛在嘴邊,創新設計被認為是一種高端的設計理念,這也就產生了另一種假裝時尚的“偽時尚”設計?,F在很多人都在崇尚創新,但很少有人去探求,真正的創新,認為沒有人做過的設計就是創新,或者將自己認可的元素加入到設計里就是創新,這就出現時尚圈里的異類,過于凸顯自己的異類,張揚自己的不同,例如比基尼京劇,這種“偽時尚”設計,不僅糟蹋了擁有中國傳統歷史的國粹藝術,也違背了設計的初衷。時尚需要強大的知識儲備,混搭可以是創新的時尚風格,但淺薄的理解往往只是嘩眾取寵。
現在,很多設計師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臆想來設計作品,并沒有完全深入探索到這些元素本身真正的含義,這是種最不容易被發現的“偽時尚”設計也。復古概念一直是受設計師青睞的設計手法。前幾年,時裝界刮起了波西米亞風格浪潮,波希米亞人在外人看來那花里胡哨的另類風格與主流風格大相徑庭,吸引了中上產階級的眼光,認為波希米亞風格充滿了浪漫的感覺,但真正的波希米亞人是買不起那些品牌的衣服,這只是設計師和受眾自己的看法。古老的民族文化確實是神秘而又充滿趣味性的,但并不是所有東西加上紅色方形的邊框就代表中國,并不是有復雜的裝飾圖案就代表波西米亞,都是將一些自以為,或者是人云亦云的元素強加到設計中,并沒有真正的了解到這個文化的內涵,這種也是一種“偽時尚”設計,只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奪得一些看客的目光。
5 “偽時尚”的影響和小結
“偽時尚”雖然是一種不可取的現象,但它也是時尚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個過程。雖然“偽時尚”現象如今泛濫,但是并不能阻擋時尚前進的步伐。作為社會的普通大眾,要努力加強自己的知識儲備,正確認清真假時尚,不能盲目跟風。作為正處于與時尚接觸的邊緣的設計師,在這個時期我們要端正對時尚的正確理解,對于這些只有外在表現形式的“時尚”,我們可以指責,但更重要的是自我思考和學習。
參考文獻:
[1] 鄭也夫.論時尚[J].浙江社會科學,2006(02):141-143.
[2] 鄭云.當代藝術與時尚跨界現象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2.
[3] 周憲.從視覺文化觀點看時尚[J].學術研究,2005(04):122-125.
作者簡介:張雋楊(1992—),女,江蘇泰州人,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在讀學生,研究方向:設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