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薇
在“讓商業回歸本質——新常態下企業的堅守與機遇”論壇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戰略學教授陳威如表示,在新常態下,垂直價值鏈高效整合是很有利于企業發展的,京東在這方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傳統企業有其長期發展所積攢起的固有優勢,在新常態背景下,如何利用這些優勢實現進一步的突破和發展?如何利用這些優勢,實現企業轉型?”陳威如表示,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通過平臺化可以有效幫助企業應對當下的經濟形勢,贏得企業的發展空間。而京東將平臺做成增量的方式值得很多中國企業借鑒,這種方式既解決了企業發展的問題,又避免了平臺化與自身原有業務左右手互搏情況的出現。
陳教授認為,京東模式之所以可以取得成功,這跟京東完成了對垂直價值鏈的高效整合有關。通過高效整合價值鏈,徹底改變了傳統零售模式上下游條塊分割的局面,并將整合產生的效益輸送給消費者,如“多快好省,正品保障”,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和青睞。同時,在整合垂直價值鏈的過程中,京東對倉配模式的深刻認知也超過了一般電商企業,這也使得京東在進入本地生活電商領域時,可以利用企業自身的優勢對未來進行判斷,將倉配模式與眾包模式的優勢進行有效嫁接,揚長避短。
陳教授用京東到家整合達達的案例對上述觀點進行了佐證。在陳教授看來,通過將京東自建倉配物流的優勢與達達眾包物流的優勢進行整合,既解決了眾包業務在開始階段配送人員不足,非高峰時段訂單不足的問題,也有效實現了對主體自營電商業務在遇到618、雙11、雙12,春節等促銷高峰期物流配送的周期性調節,是一種非常有特點的發展方式。
戰略落地,人才先行
“京東13年來,企業規模高速擴張,如今員工人數已經近11萬。京東是如何解決人才需求的?又是如何應對規模擴張所帶來的文化稀釋?” 京東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及首席法律總顧問隆雨對此,有著深刻的體會。京東從2004年36名員工發展成為擁有10萬員工、1.7億活躍用戶的全球Top10互聯網企業, 2013年明確提出了“京東4S人才觀”,其本質是“成長成就京東人”。第一、全力尋找、甄選符合京東價值觀,帶有京東價值觀烙印的人才(JD STYLE);第二、給優秀人才提供廣闊平臺和發展舞臺,到2018年80%總監級別的人員都將從內部培養(JD STAGE);第三,結合體系性的培訓和非正式練習,讓人才以京東式的速度獲得成長(JD SPEED);第四,讓每個人才都能在京東收獲屬于自己的成功(JD SUCCESS)。
新常態下呼喚企業家精神
“經濟新常態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是個試金石,對優質的民營企業是一種機遇,而對于剩下的企業則是重大挑戰?!?中央財經大學教授王福重表示。
在談到什么樣的企業才會在這種所謂的新常態不但不會跳落馬下,還會繼續成長時,王教授明確指出“是那些由真正具有企業家精神領導的企業”。他指出:“在中國有很多成功的商人,比如說像胡雪巖;但是中國真正有企業家,也就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一個企業家首先要有正確的價值觀,還要有情懷。劉強東在他的新書《劉強東自述:我的經營模式》里說,京東的文化是走正路,做好人,靠自己智慧和汗水來創造美好的未來。這就是很好的價值觀。”
對于京東的企業文化,王福重教授結合自己的經歷和觀察表示,“這家企業從CEO到基層員工,每個人都在忘我和熱情地工作”這是文化的力量,也是企業家精神的集中體現,這是僅靠利益交換的商人做不到的。
堅守商業本質,“有所為,有所不為”
“從2007年的3.6億,到2015年的4627億,京東僅用了8年時間?!?京東集團戰略與投資副總裁常斌表示,京東取得這種“火箭式”成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京東的“內生增長”與“模式擴展”雙重驅動的商業模式以及“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戰略思維。對此,常斌表示,對于一個企業而言,無論是否面對經濟新常態的考驗,最根本的是要想清楚你的企業到底要干什么,或者說要解決消費者、行業什么樣的問題。常斌表示,在戰略選擇上,京東會堅定的抓住三個核心業務。電商就做商城/到家,金融做金融/保險,技術做云計算/智能?!爸挥袑W⒉拍軒椭覀兏熳叩轿覀兿氲降哪莻€地方”常斌說。
在常斌看來,京東能夠取得成功的另外一個原因,在于京東解決了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消費者最基本的需求——對商品的連接。常斌表示,從本質上說,京東連接的是商品,創造的是效率和成本的組合,直指供應鏈的本質,因此創造了更大的價值。
此外,常斌認為,打造生態體系也是京東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京東在過去幾年中進行了大量的戰略投資,形成了包括永輝、易車、途牛、金蝶在內的生態系統,為京東在未來保持長期穩健的增長提供了重要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