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皓
摘 要:在如今這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信息圖形設計作為一種快捷有效的信息傳播方式,受到社會、業界、學術界越來越多的重視,信息圖形設計課程也隨之出現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課堂上。本文以信息圖形設計的教學為切入點,分析了信息圖形設計的過程、要點,并著重探討了信息圖形設計這個新興的跨界學科的教學方向和培養目標。
關鍵詞:信息設計;信息圖形設計;設計教學
隨著信息時代的迅猛發展,人類迎來了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如何更加快捷、更加有效、更加有趣地傳遞信息,越來越成為人們對于信息交流的重要訴求。信息圖形設計,作為一門新興的設計門類,能夠將繁冗的數據、文字通過圖形設計的手段,更加高效、清晰地傳遞給受眾,故而越加受到重視,并逐漸成為視覺傳達設計在信息時代中的一個重要體現。
信息圖形設計即Infographic Design,infographic這個詞就是由information(信息)和graphic(圖形)組成的,直截了當的詮釋了信息圖形設計的定義:以數據、信息為主要內容,以圖形可視化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設計活動,它是信息設計與視覺傳達設計的跨界產物。
作為新興的設計門類,伴隨著社會對于信息圖形設計的需求量增大,越來越多的院校視覺傳達專業開設了信息圖形設計的課程,其中大多以傳統的平面設計入手。但作為一個交叉性的設計學科,它具備著多方面的綜合性設計要素,無論是前期數據信息的整合,還是后期的視覺圖形表現,它都是與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有所區別。所以如何對這么跨界性的學科進行教學,是擺在眾多信息圖形設計課程專業教師面前的一個新的命題。
1 信息圖形設計的過程及特點
信息圖形設計與其他視覺傳達設計最大的區別體現在它的設計流程中。信息圖形設計的設計流程一般為
第一,確定選題;第二,搜集信息;第三,確定邏輯框架;第四,整合信息;第五,探索形式;第六,設計圖形;第七,最終整合。
從信息圖形設計的設計流程上可以看出,信息圖形設計中信息的搜集整合占了重要的部分,并且隨著它的邏輯框架貫穿于整個設計的過程中。這也是信息圖形設計以數據信息為主要設計目的和內容的體現。所以通過這樣的設計過程,通過針對性的教學方向,幫助學生了解并掌握信息圖形設計的過程和方法,是信息圖形設計教學中的重要內容。
信息圖形設計的跨學科性、交叉性決定了信息圖形設計的教學方向的必然趨向是綜合性,正如荷蘭著名信息設計師杰林德·舒勒所說:“信息設計師應該有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能力,并且需要有嚴謹的研究、編輯能力以及準確的形象表達能力”。
2 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信息圖形設計的設計目的就是將復雜煩亂的數據信息運用設計手段進行更加合理、更加有效、更加迅捷的傳遞。如何對數據信息進行整合,如何建立描述邏輯就是信息圖形設計中的較為關鍵的要素。所以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是信息圖形設計教學方向的第一要素。
人們往往用“說故事”來代指生動地描述事物,如果把信息比喻成故事的話,那么信息圖形設計就是用圖形語言去描繪故事,說故事的人需要考慮用什么樣的語句把故事更加清晰準確地說給聽故事的人,信息圖形設計中也是如此。設計者需要把繁雜的信息數據進行整合,并選擇最適合的邏輯關系來將信息串聯并表述出來,這個邏輯關系的選擇和設計是以信息本身內容和受眾的信息接收方式為準則的。
常見的信息描述邏輯關系根據信息內容可分為時序性、空間關系性、推倒性、系統組織性、關聯性等。例如時序性邏輯以時間信息為基礎,描述事物在時間遷移中的變化;空間關系性邏輯是將事物在空間中的關系作為描述的依據。《倫敦地鐵圖》就是典型的以空間關系為邏輯的信息圖。倫敦地鐵圖最早由哈里·貝克于1933年設計,這是人們首次通過設計抽象化繪制出的地圖,此圖將復雜的地理信息進行了整合,只保留下與地鐵信息相關的路線、站點信息,更加易于理解。它被證明是世上最易識別的和最有影響力的交通地圖,被廣泛應用于全球各大城市的交通導視系統中。
對于設計類學生來說,這部分的學習內容是比較需要花時間去做的,也是相對較為困難的,需要將搜集到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繼而選擇一個最適合進行信息描述的邏輯形式,再依據確定的邏輯框架對信息進行進一步的整合,最后篩選出需要的信息。
準確的信息描述邏輯有助于學生更加有效地、準確地進行信息設計,同時也可幫助受眾更加快捷地接受信息內容,以達到信息傳遞的目的。
3 培養圖形創作能力
圖形的存在具有其獨特的傳播信息的價值,圖形傳遞相比文字傳遞更加直接有力,可以將信息直接通過視覺這一人類80%信息量的獲得渠道來傳遞。圖形對于文字來說也是更易于識別和記憶的信息載體,它不受地域和時間的影響,沒有語言障礙的客觀因素限制,所以較于文字更加易于傳播和流通。同時,圖形的形象生動,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教育功能,可以使繁雜的信息更加直觀的有趣地表達出來,便于受眾去接受和理解,提高人們獲得信息的效率。
在信息圖形設計教學過程中,需要我們更大程度開發我們的圖形表達能力,掌握圖形創意的方法。通過進行圖形、版式、字體、色彩等多種基礎訓練,學習培養運用視覺設計手段對信息進行描述的能力。
例如,信息圖《動物活多久》,在這個作品中,設計者運用剪影的圖形表現方法描繪動物,簡潔的圖形卻能夠對動物種類進行明確的指向,同時應用不同的顏色對不同種類的動物進行了分類,比如哺乳類動物是紅色,兩棲類動物是藍色等,并通過曲線表現時間的長短。整幅作品通過簡單的圖形語言輕松有趣地描述了動物壽命的信息,生動輕松的同時,信息的傳遞非常的直觀和明確。
4 培養發散性的信息思維能力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迅猛發展,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閱讀信息的時間卻越來越少,所以單一信息內容已不能滿足人們知識結構的變化,人們希望通過簡單的信息點獲得更多的信息量,以滿足對信息的渴望。比如一個新聞事件,越來越多的讀者已不滿足于只是知道這一單一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及過程,他們希望能夠更多的了解事件背后的信息,希望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影響等各方面。所以作為信息設計師,需要運用網狀式的發散性思維,通過一個點發展到一條線,進而擴展到一個面,能夠做到從更高的高度、更全面的視角去整合和搜集這些信息,這對于學生來說,就需要有對信息更加全面和充分的認識掌握的能力。
5 培養多緯度的設計表現能力
信息傳播載體的多樣性,促使了信息圖形設計豐富的表現形式。信息圖形設計已不再拘泥于二維的傳統表現手段,空間展示、立體裝置、動態影像以及交互設計等各種形式都可以更加充分地進行信息圖形的呈現。所以在信息圖形設計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多緯度的設計表現能力。《包豪斯的大師歷程》是德國魏瑪包豪斯大學的學生作品,整個作品以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設計大師們的人生軌跡和作品作為主線,將大量的信息數據進行整合分析,運用動態交互技術,呈現了包豪斯的設計大師們的歷程、作品等信息。《Nathalie Miebach的數據雕塑》是由美國藝術家Nathalie Miebach創作,她把這些深奧的氣象數據轉為色彩繽紛的立體雕塑,將原本只存在于氣象圖上的暴風、強風、颶風,轉化為實體的藝術。
6 結語
信息圖形設計是一門新興的藝術學科,它通過圖形設計方式,將復雜繁冗的數據、信息變得更加清晰、更加易于理解,并且更加生動有趣。隨著信息時代的設計需求,信息圖形設計的重要性越發突出。信息圖形設計作為一門交叉學科,需要學生具有邏輯思維能力、圖形創作能力、發散性思維能力和多緯度的設計表現能力,這對于信息圖形設計的教學是一個很高的要求,需要更加廣泛的跨界性思維幫助學科的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孫皓瓊.圖形對話——什么是信息設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 肖勇,張尤亮.信息圖形設計[M].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11.
[3] 木村博之(日).圖解力[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
[4] 王凱.媒體可視化設計[M].吳寶強,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