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從娛樂圈的角度探索當今藝術生活狀態下的偽時尚現象。近些年來,似乎著裝奇特,行為舉止怪異在娛樂圈中越來越盛行,這可能是因為某些輕浮又怪異的畸形審美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進而形成了一股不小的跟風熱潮。本文希望中國本土時尚圈找到適合本國的藝術發展方向,讓中國的設計不再是被人所質疑的山寨聚集地。
關鍵詞:偽時尚;藝術娛樂圈;模仿審美觀
縱觀當今中國本土的娛樂圈,所謂的時尚與娛樂已經傻傻分不清楚。許多明星正在當紅或者是為了成為當紅紛紛轉戰時尚圈,時尚界儼然成為了讓人眼花繚亂的酒池肉林,那些絢麗的藝術構想與設計營造讓人感覺如此的觸不可及,然而就是這個似乎處處充斥著完美的世界,同時也是盛產假象和虛構美好的絕佳圣地。
當你在電子屏幕或時尚雜志看到我們某位明星或網紅衣著某一線大牌的服裝出現在鏡頭前,你可能會因為某一線大牌的服裝而忽略她自身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姿勢,因而看著文字上對此人給予“時尚”“潮人”的稱贊也不覺得突兀,因此我一直不懂怎樣去定義時尚這個看起來熟悉又陌生的專業名詞。近些年來,似乎著裝奇特,行為舉止怪異在娛樂圈中越來越盛行,當gaga小姐橫掃歐美各大雜志封面,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時,中國本土娛樂圈的“時尚人士”開始蠢蠢欲動了,當尚雯婕戴假發、裝扮成被冠以“老年夢露”的模樣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時,奇跡發生了,這個從2006年曇花一現之后就悄無聲息消失的超級女聲,竟然在若干年之后借著gaga小姐所刮來的時尚旋風死灰復燃了。她以模仿各種夸張雷人甚至丑陋的造型出現在之后的各大秀場上,看似成為本土時尚界的寵兒,當gaga風帶給她無限利益之后,她又在各處叫囂著她自身團隊設計的獨創性,急于擺脫出位之前的模仿形象。當她從之前的國字臉,黃皮膚,會唱歌的三線小咖,搖身一變成為所謂時尚界冉冉升起的新星時,我們是否應該去深入的思考是什么讓這種變味的山寨模仿逐漸成為我們當今大眾的主流文化。第一個創造一種形式美感的人是成功的,而所有人都按照這種成功的模式來效仿顯然就是放棄了自身的品位與審美,完整的照搬一種形態表現,既無價值,更無品位,只能流于媚俗,形成一種追求偽時尚的社會風氣。
藝術之所以被稱之為藝術,就在于它是由美好的事物和形態組合或構建而成的,藝術既脫俗。時尚作為藝術的衍生體,作為一種在短時間內被人們用來追崇的名詞,不應該是用來
承載怪異畸形的行為方式與漫無目的既定模仿,法國社會學家加布里·塔爾德在《模仿律》一書中曾說到,時尚具有兩種傳播方式,一是從上而下的瀑布式傳播,從社會上層優異者流入下層的普通大眾;二是從個人內部向外部,由心里想象到實際行為的轉化。娛樂圈作為時尚傳播的固定出發點,在此圈中從事該方面藝術職業的人群尚且被定義為時尚圈的上層優異者,在進行藝術傳播的過程中,多數人對時尚的形態進行了不合理的解讀與扭曲,這種情況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執行者本身對于藝術的理解存在一定誤區,或者是在既得利益的模式下,時尚與藝術介淪為其利益驅使下的犧牲者。換個方面來說,時尚雖并不完全是藝術,藝術其實脫離生活,但時尚生存于生活之中,因此取材于生活難免難以脫俗。時尚原先來說,是一種小眾化的行為與方式,在人們生活方式日益翻新,各方面接受程度日益提升的今天,時尚逐漸擴散成流行。作為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象征性名詞,時尚本身就蘊涵了刺激大眾文化消費沖擊力的誘惑指數,偽時尚的風行無疑不是為現有的社會文化藝術風氣帶來非常惡性的影響。
時尚在現代社會逐漸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所理解的時尚應該是當生活狀態到了一定的位置、一定的境界,對美好的事物進行棄而不舍的追求,最終呈獻給大眾的實物應該是美的,打動人的,這是生活的一種態度。如果盲目追逐時尚性,卻疏忽了時尚的負面效果,這時,時尚就變成了所謂的偽時尚。我們國家盲目追隨歐美日韓等國的潮流趨勢,很多年都沒有改變,時尚圈向來是潮品奢侈的聚集地,但是絕大多數明星都不懂什么是時尚,很多人所在乎的是大牌所賦予他本身的含金量。總之,要么成為怎么穿都對的時尚偶像,要么就得乖乖成為所謂的“淘寶網紅”,好萊塢也難以擺脫如此悲慘命運,中國的女星們這才剛剛進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們似乎忘了,這些我國本土的娛樂明星在一定的程度上引領我國大部分國民的審美感官,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會成為代表我們這個領域乃至這個時代的審美標準。昂貴、奇怪并不等于時尚,可是在各種關注的聚焦下,許多明星穿著并不適合的服裝面對眾人時,似乎從來沒有深入思考過盲目的追逐流行是否適合自己,個人對美的追求是否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審美觀。當時尚變成一種炒作,定制的品牌不再是只是時尚而是逐漸走向奢華,我們卻沒有因此而警醒。當藝術與利益相混合時,所產生的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稱之為美,而時尚的事物最應追尋的法則第一條就應該是美。為了達到吸睛的效果,關鍵時刻各種不符合審美的“突破性”設計拔地而起,在掀起一場供民眾欣賞、唾棄、談笑的飯后談資后,應該用心去思考作為文娛人本身所代表的社會符號。中國本土的設計不管各種報刊如何吹噓,始終擺脫不了跟風,搞怪,模仿的怪圈,中國的時尚圈已經慢慢地步入到了一種畸形的發展方式。偽時尚的偽并不是單單代表著虛偽、虛假;它還披拂劣質與羞恥的代號,給我國本土藝術與設計的發展造成惡劣的影響,因此作為能近距離操縱時尚的上層優異者與設計師其實所背負社會責任很大,提高審美是對更好地傳播時尚觀念所必須具備的要素。
為什么在經濟文化都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今天,我國人民所謂的的時尚還停留在模仿和盲目吹捧的階段,造成我們現下社會的一種畸形審美觀。我認為的原因在于中國當下人們對單一化的美感到疲勞,偽時尚的出現恰巧刷新了對之前單一美的固定觀念,而且從一定方面來定義國民的心態就是對丑具有一定的吸收性。現下社會的生活節奏快速的讓人喘不過氣來,這種類似搞笑的模仿藝術給人忙碌的生活之余帶來一定的消遣與談資,于是就有了人們對這種所謂時尚的寬容。而像娛樂圈就是為了滿足人民在忙碌的社會活動下所需要填補的精神需求,從而成為了我國偽時尚必然出現的原因。在如今的社會下,為了追求高利益的回報,設計就明顯粗陋許多,基本上是借鑒為主,自我創造為輔,很多“不走心”的設計在各個明星身上都有體現,可是模仿到外表卻涉及不到本質,造成不倫不類的尷尬情況。這種以歪曲時尚定義為主的活動,為當下民眾以及青少年的審美觀都起到了惡劣的影響,也對我們本國設計的發展起到一定范圍內的阻礙作用。歐洲有歐美文化,日韓有日韓文化,而我們本國的民族文化卻被審美低劣的怪異噱頭轟炸的變了質。
追求時尚是可以說是一門藝術。模仿只是“初級階段”,而它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從一堆所謂的時尚核心中抽絲剝繭,萃取出它的本質和真意,來豐富自己的審美與品位。追求時尚核心不在于被動的追隨而在于理智而干練的駕馭時尚。希望我們本土不管是娛樂圈還是時尚界的眾明星們能夠重新定義自身對時尚的見解,就如習大大在之前的文藝座談會上所提出的“不要亂搞奇奇怪怪的建筑”一樣,挑適合自己的衣服,做適合自己的時尚先鋒,讓中國的時尚,中國的設計不再是被人所質疑的山寨聚集地。
參考文獻:
[1] 加布里·塔爾德(法).模仿律[M].何道寬,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劉雙雙(1990—),女,安徽阜陽人,東華大學學生,研究方向:裝潢設計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