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一



近些年來,養老一直是困擾國家發展的一個難題。占人口比例16%的2.2億老年人口、未富先老的社會基礎和持續下降的生育率都讓中國以跑步的速度進入到老齡化,并開始倒逼養老模式革新。而“候鳥式養老”的頻現弊端和“以房養老”的市場遇冷更令養老模式難落地的問題凸顯。在此情況下,已在全國多個城市試點并取得良好社會效果的“曜陽模式”,逐漸成為破題中國養老的選擇。
養老公益“一條龍”式服務
67歲的趙有幸不到6點就起床了,獨身居家的她2年前老伴去世,有一個在上海工作的兒子。雖然兒子經常會回家看望自己,并想要將她帶到上海一起生活。但趙有幸認為貴陽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森林圍城的城市,自己離不開這里宜人的生活環境”,所以始終沒有同意與兒子一起走。而一個人獨居,難免會被現實生活中遇到諸如上下樓買菜、修理電器等瑣事捆住年邁的手腳。一周前,“曜陽關愛·溫暖到家”的公益活動在她居住的烏當區振新小區為社區老人展開入戶上門的愛心陪護服務,兩位身穿黃色工服的曜陽健康小助手在為趙有幸洗菜做飯、打掃衛生和陪聊解憂之余,還幫助她預約了與北京醫療專家面對面的體檢會診,讓這位獨居老人非常感動。7月9日,當她早起收拾一番,來到社區的中心廣場時,已經有上百名老年人聚集在這里了。在“曜陽養老”工作人員的陪護下,趙有幸加入到他們中間,一起參加了上午8點開始的專家義診。
為社區老人提供義診的專家,都是曜陽從北京請來的行業權威。包括任職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的首席治療師,同時擔任華人肌骨物理治療協會特約講師的馬全勝、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任資深康復師的骨科康復專家呂錚、中國國家人社部高級健康管理師宮峻、具有國家EAP心理咨詢師職位,擔任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心理評估師的張愛武以及出任中國侗族醫藥協會常務副會長、第九代苗醫傳人龍道元等10余位國內外臨床專家。這些頂級醫生組成一個涵蓋神經及骨科康復、心理康復、健康管理及癌癥、白血病和前列腺增生等多項與老年疾病相關的國際權威團隊,特地來到貴陽為老人們進行義診和健康講座。
在現場,許多老人面帶笑容,醫生們一對一地為他們問診把脈。“您的血壓偏高,平時注意按時吃藥,定期到醫院檢查,還要注意飲食清淡”。被譽為“絕癥之光”的龍道元醫生一邊為趙有幸進行量血壓和聽心肺等常規檢查,一邊詳細解答老人提出的各種健康問題,并給長期服藥的她調整治療方案。對此,趙有幸非常感激,“平時去醫院看病不僅要排隊拿號,遇到一些醫生檢查時還漫不經心。今天不僅是免費為我看病,醫生態度還特別親切,真是太滿足了。”一個上午的義診中,有近200位老人得到了檢查和治療,能在家門口享受專家們的醫治,令老人們都像趙有幸一樣感到高興。
而這次義診則是“曜陽養老”在貴陽一系列公益活動的其中一環。早在6月27日,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和貴陽市人民政府主辦,烏當區人民政府和貴陽市曜陽養老服務中心承辦的“曜陽關愛·溫暖到家”公益活動就已經在貴陽烏當區振新社區展開,上百位健康小助手深入社區,入戶為居家老人提供愛心陪護服務,幫助老人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7月初,曜陽還在烏當區振新社區振華園小區為老人提供了免費的健康體檢,并幫助老人預約參加免費專家義診和健康知識講座。“一條龍”式服務的公益活動按照認知、信任、依賴的心理步驟逐步實施,在貴陽市烏當區贏得社區老人的一致稱贊。未來,“曜陽養老”還將會在貴陽市更多社區為老人進行公益服務,預計將會惠及數萬老年人。
“曜陽模式”在貴陽:公益為主,因地制宜,打造一站式養老服務
不僅是貴陽。“曜陽養老”作為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創立的文化公益品牌,從2006年創辦至今,已經先后在北京、杭州、福州、三亞、富春江等多個省份開展以“醫養結合”為主的養老公益項目,在各地為老人提供包含生活照料、醫療護理和精神慰藉等養老服務的“曜陽關愛行動”、面向社區和中低收入家庭、失能老人提供日間生活照料和全托養服務的“曜陽托老所”、以及主打醫養結合為理念的“曜陽國際老年公寓”等多種項目服務,在全國范圍內組成“曜陽體系”。據貴州曜陽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 “曜陽養老”最大的特點就是在突出人文關懷和醫療保障兩大品牌特色的同時,力求讓老人舒心、子女放心,努力打造‘曜陽模式這一特色品牌。”
雖然“曜陽模式”已積累了足夠的成功經驗,但在貴陽卻沒有進行簡單的復刻。作為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貴陽有“十大避暑旅游城市”之稱,455.6萬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口有59.3萬人,老齡化率達到15.2%,按照聯合國地區老年人口占總人口7%以上即為老齡化的標準來看,是名副其實的“老齡城市”。與此同時,2015年貴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91.16億元,同比增長12.5%,增速在34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一,因此經濟發展潛力大,適合養老產業投資扎根。
而在為貴陽老年人設計養老配套服務時,“曜陽養老”在堅持以公益為基礎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選擇了烏當區作為曜陽在貴陽的切入點。一方面是因為烏當區是貴陽市老齡化比較明顯的地區,老齡化人口占比達到15.25%,且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和困難老人,需要接受社會服務的老年人日益擴大,老年群體在日常照料、緊急救助、心理康復、醫療護理、臨終關懷等方面的需求也不斷增長;另一方面則因為烏當區地處貴陽市包括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東北部和西部,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14.6℃,森林覆蓋率達49%,宜人的環境非常適合曜陽“醫養結合”的養老產業在此生根發芽。
因此,“曜陽養老”除了實施“曜陽關愛·溫暖到家”、專家團隊深入社區為老人提供體檢、大型義診和講座等公益活動,并將公益醫療服務定向、長期化外,還將在貴陽率先搭建覆蓋全國的醫養平臺——貴陽養老服務中心。該中心采用“醫養結合”的模式,按照二級醫院標準建設,兼具中西醫療方法和公寓式養老功能,為老年人提供精準專業的個性化醫養服務,包含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教育培訓、精神慰藉和旅居服務等,形成老人生活、娛樂、醫療、養老的一站式服務生態圈。目前,貴陽養老服務中心已在烏當區著名風景區情人谷落地實施,7月底前將完工并投入使用。屆時,它將成為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在貴州成立的首個示范基地。
未來,“曜陽養老”還將繼續在貴陽持續完善布局養老產業,同樣以奔跑的速度為解決貴陽和國家持續老齡化的難題貢獻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