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莎
【摘要】微課作為一種短小精悍、針對性強的授課形式正日益引起國內外教育者的關注。將其應用在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中是一種激發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英語熱情的好方式。《新視野大學英語4讀寫教程》即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大學英語教材,但是由于其內容設置等方面的原因,該教材并未能很好的激發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本文以該教材為例論述了如何將微課應用于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之中。
【關鍵詞】微課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新視野大學英語4讀寫教程》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基礎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學英語教師正面臨著日益嚴峻的考驗。一方面,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基礎水平的普遍提高、希望通過四六級考試的強烈愿望、為未來工作儲備知識的想法和對提高自身素質的熱忱,均要求大學英語教師能在教學中為他們提供更豐富的知識。而另一方面,這些學生入校英語水平的參差不齊、學時的局限性、大學英語教材內容設置方面的問題也為大學英語教師教學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正如王守仁提到的“就大學英語本身而言,須著力構建更加科學、更能滿足社會和學生需求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因此大學外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在此,本文從教學的各個環節出發,討論了用微課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些辦法。
二、微課的概念和特點
1.微課的概念。2008年,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了微課這一個概念。他把微課稱為“知識脈沖”(knowledge Burst),以產生一種更加聚焦的學習體驗。2011年,國內研究者胡鐵生在其論文中給“微課”做了詳細的定義,即,“‘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由此可以看出,微課是以一段視頻為主體,綜合了多方面資源,而針對某個知識點進行講解的授課形式。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而發展起來的微課仍然是以傳統教學內容為基礎的,但是與傳統的教學形式相比,又有所不同。
2.微課的特點。微課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區別主要在于:
(1)短小精悍。45分鐘的傳統課堂教學的不僅僅對活潑好動的中小學生來說是個挑戰,對身心趨于成熟的大學生來說同樣是個挑戰。而微課的時長一般控制在十分鐘內,更符合學生的注意習慣。因此雖然時間短,但因為學生的專注程度高,反而可能收獲更好的效果。
(2)針對性強。45分鐘的傳統課堂對所有層次學生進行統一教學容易忽視學生的個體需求,而微課一般是針對某個知識點而設計的。因為針對性強,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學習基礎、缺漏點和弱點自行選取自身需要的內容進行靈活高效的主動學習。需要夯實基礎的學生可以選擇基礎性微課,而想要自我拓展的學生則可以選擇延伸性的微課。
(3)使用便捷。在手機電腦已經十分普及的時代,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瀏覽他們所想要學習的微課。此外,微課占內存小,可以下載存放在手機電腦里,反復觀看,彌補在課堂上因為各種原因遺漏的知識點。而且這種學習方式非常符合學生們喜歡用手機和喜歡體驗新鮮事物的特性,容易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4)資源綜合性高。微課往往綜合了教案、課件、教學素材、教學反思和師生互動等多重內容。而且均經過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安排,資源綜合程度和整合程度高,有利于學生在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條理清晰地學習目標知識點。
3.《新視野大學英語4讀寫教程》簡要評析。《新視野大學英語4讀寫教程》是一本廣泛應用在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課上的教材,即通常所說的大學英語教材。由于大學英語的學習者并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而是涵蓋了除英語專業外各種文理科專業的學生,因此學生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此外,由于入學前所受基礎英語教育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個專業同一個班內的學生水平也是良莠不齊。而對于大學英語,許多高校都采取了大班教學的形式,這使得大學英語的教師更難以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長此以往,這種完全一致而沒有照顧到個性需求的教學會讓學生們逐漸失去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因此,雖然該教材具有內容涉及主題廣泛、課程步驟明確、課文難度適中和課后練習多樣有序等優點,同時也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都值得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起重視的。
(1)教材內容是靜止的。教材制定好之后便處于靜止的狀態,因此才需要教師在課前進行大量的備課工作去完善豐富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新視野大學英語4讀寫教程》(第二版)于2008年出版,至今已有8年歷史。教材中部分內容已經略顯陳舊,比如第四單元A篇The Tele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B篇: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此外,書中甚至出現了一些錯誤,比如第210頁第VIII部分中的“The suffix”應該是“The prefix”。
(2)缺乏對涉及文化背景的解釋。《新視野大學英語4讀寫教程》的課文均未標明出處、作者和寫作日期,這不利于對課文的進行設身處地的理解。而且很多文章涉及外國文化、歷史、社會制度、社會現象,比如第二單元B篇The Political Career of a Female Politician、第三單元A篇Longing for a new Welfare System和第八單元A篇Slavery Gave me Nothing to Lose等。這些如果能以適當方式給學生補充一定的背景知識,則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材內容多,難以全部在課堂上完成。《新視野大學英語4讀寫教程》共十個單元,每個單元分A、B兩篇,一共20篇課文,根據該教材252頁的字數統計表,可以看出20篇課文基本都在850字以上,只有兩篇(第九單元B篇801字和第十單元A篇738字)少于850字。要對其進行系統學習和深度講解,并對課后習題進行輔導往往需要花費很多課時,因此對某些知識點的講解可能不夠清晰徹底。與此同時,學生們的注意力也無法進行長時間集中,因此必然會出現偶爾走神的情況。
(4)難以對學生能力進行多維培養。《新視野大學英語4讀寫教程》本身焦點在于對讀寫能力的培養。而在現實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在其教學課時中往往還承擔著對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聽說能力進行培養的責任。因此,要求教師必須在教材中挖掘話題,或者自行拓展學習資料,增加學習資源,對課文進行延伸討論。
(5)教材與四六級內容脫節。雖然教材本身設計比較科學,內容詳細,是打基礎的好材料。但是與現如今非英語專業學生最擔心的四六級考試有所脫節。導致很多學生在上英語課時更愿意手捧一本四六級輔導書,而非教材。同時,近期四六級考試的不斷改革,也要求大學英語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幫助學生掌握四六級的最新動態。但若在課堂上對四六級進行過多關注,則會對本來已經很緊張的課時造成進一步的擠壓。
三、微課與《新視野大學英語4讀寫教程》的結合
姚雪蓮在其論文中所述,學生主體地位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并不突出,教學過程中也存在缺乏多媒體和網絡技術介入等突出問題。因此,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也應該從這些方面入手。而有鑒于微課具有上述顯而易見的特點,針對本人在《新視野大學英語4讀寫教程》實際教學中出現的一點問題,下文嘗試將微課運用于大學英語教學各個環節的改革之上。
1.導入新課。在課堂教學之前,可以利用微課,通過視頻剪輯、文字展示制作一小段關于課文背景知識的介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在微課結尾提出一個小問題,讓學生們自行思考,給與充足的反應時間,隨后再到課堂上討論。這樣既不占用課時時間,也不會占用太多學生的課余時間,讓他們饒有興致的學習。比如說,在第二單元A篇Charlie Chaplin之前先制作一段微課,綜合本單元學習目標、一小段卓別林的電影、對卓別林的訪談及一些評價,最后可向學生提問,你們覺得什么促成了卓別林的成功?
2.講授新課。在講授新課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在閱讀講解完成之后,不妨加入一些與課程相關的微課,總結一個話題供學生討論,再次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可同時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作者在講解完第十單元A篇How to Cultivate EQ之后,播放了一段TED的微課,《通往成功的秘訣——耐力》,并讓同學們討論是否贊成以及是否還有其它可以促成成功的秘訣,收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
3.課后習題。《新視野大學英語4讀寫教程》的課后習題題型非常豐富,題量也很大,課堂上老師無法一一講解,學生們也無太多興致逐一去學習。如果布置成課后作業,許多學生根本不做甚至直接上網搜答案。而為了講四六級內容,許多老師寧愿一再壓縮練習時間,這就導致了學生的基礎并沒有打牢,在考四六級時通過率并不太高的現象。為解決這個矛盾,可以嘗試在課堂上留給學生一定時間做練習,老師督促學生自己完成。然后通過微課講解練習,學生自己選擇合適時間觀看。同時,還可以利用微課制作一些與四六級題型相似而與課文內容也有聯系的練習及講解課供學生學習。
4.課后總結反思。在進行課后總結時,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學生學習中已經與老師的教學脫節,總結時更加跟不上老師的步伐,無法進行進一步的引申和聯想。在此情況下,教師不妨制作一段微課,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整理,用幻燈片對要點進行展示,對課文進行總結和引申。這樣學生們可在課余時間自行反復觀看,達到最佳理解效果。
四、結論
綜上所述,微課這種凝練活潑的教學形式可以靈活應用于教學的各個環節與大學英語教學所用的教材進行很好的結合,比如本文所討論的《新視野大學英語4讀寫教程》。當然,作為新興的教學形式,在現階段,微課仍然是對傳統教學的有益補充,并不能撼動傳統教學的基礎地位。制作微課并不意味著簡單的視頻疊加,也不意味著教師工作量的減少。它是各種資源的有機濃縮地結合,要求大學英語教師以了解熟悉該教材為基礎,傳統教學為本,積極拓展可能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綜合鍛煉學生的各種能力,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因而也是對新時代教師的更高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守仁.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J].外語屆,2013, (6):9-13.
[2]Shieh,Davi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26):1-13.
[3]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環境建設與資源開發,2011,(10):61-65.
[4]鄭樹棠總主編.新視野大學英語4讀寫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5]汪春英,李瑞林.《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有待再修訂[J].昭通學院學報,2015,(2):115-119.
[6]姚雪蓮.淺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 (14):25.
【項目】本論文是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教學改革項目“基于微課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編號ZJW37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