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璟春
【摘要】本文以從教學經驗出發(fā),思考了現(xiàn)存英語教學中的諸多問題。提出了教師道德形塑的重要作用,同時強調扎實的知識才能、組織才能、勤勉的精神和科學的理念的重要性。一堂成功的英語課除了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多做一些事,讓學生“在做中學、快樂地學”,還應該融教育于教學之中,課堂具有人性化,激發(fā)學生思想和創(chuàng)造力,這樣的課堂才能是動態(tài)的、活著的、高效的課堂。
【關鍵詞】道德 學生 活力
從教十多年來,特別是實施課改的近十年來,我對教育教學及英語課堂教學一直在思索,教學中也存在很多困惑,因此我利用業(yè)余時間堅持學習現(xiàn)代教育教學和新課改理論,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多聽課,去做學生,在學習中,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及時進行反思總結實踐,使自己無論在教育理念還是在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上都提高很大,通過不斷學習,既得到了心靈的洗禮,又學到了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思路和英語教學的成功模式,學習的過程讓我更加感受到“知識若停止,教育就無法前進”!
我在不斷學習中對自己教育教學的反思過程,也是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的改進過程。我特別喜歡一句教育格言: The heart of education is education of heart. 教育的核心是對心靈的教育。說的太對了,我們真的應該通過教英語教學生怎樣做人!教師所從事的職業(yè)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yè)。因此,教師道德素養(yǎng)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在教育工作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學生會把師德高尚的老師作為學習的榜樣并加以模仿。正人先正己,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師的言行是構成對學生影響的最現(xiàn)實的因素之一,它不僅影響著學生學習狀況及其效果,而且影響著學生人格等心理品質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水平。
可見,為人師表必先修養(yǎng)鍛煉自己的品德,才能夠成為學生的表率。用自己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模范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去感染學生、使學生擁有純正的心靈。好的道德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方面。道德形塑作用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力,這種獨立人格的形成可以有效地促進他們的學習。獨立人格的形成也是道德品格的重要作用,這將有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一名優(yōu)秀英語教師的基本要求是:扎實的知識才能、組織才能、勤勉的精神和科學的理念。我深知自己離這一要求還深甚遠,因此,我在課余時間不斷學習,多讀書,多讀英語,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三天不學習,講課無新意”;還學習搞教科研,側重行動研究,上好每一節(jié)課、善待每一個學生,因為教學經歷不等于教學水平,我結合新概念和老方法主要研究怎么干,重點研究怎么上課才能讓學生愛學會學;從小事做起,注意今天比昨天有改進,明天比今天有進步,多聽課去做學生,沉浸到里面,不聽別人的課,上不好自己的課,聽后對照自己的課多進行反思總結和改進。
在不斷的聽課學習中,我深刻地認識到英語教學中應努力做到以英語為主、以學生為主、以活動為主、以激勵為主。英語是一種技能,而不能只把它看做一門學科。學習語言最簡易而又最正確的方法是:People learn more by doing things themselves rather than by being told about them. 真的,我們真的不要老在講,讓學生做吧!因為知識不等于能力,我們講了不等于學生懂了,懂了不等于會了,會了不等于熟了,要讓學生上在聽中學聽,在說中學說,在閱讀中學閱讀,即使是學語法,只要聽說得足夠多,語感會幫助形成語法,語言學習真是這樣,如果輸入(聽和讀)受到了局限,輸出不可能多。
今后課堂教學中真的應以過程操練為主、講解為輔,要通過千百次的訓練讓學生練熟,課堂效率才能真的提高。如果把英語課上成體育課的模式,帶著學生做、帶著學生練,教師只是設計、組織、和參與者,讓他們在活動中、在游戲中自己做,在做中學,學得輕松愉快,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找到自信,還能對英語不感興趣?
一堂成功的英語課除了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多做一些事,讓學生“在做中學、快樂地學”,還應該融教育于教學之中,課堂具有人性化,激發(fā)學生思想和創(chuàng)造力,這樣的課堂才能是動態(tài)的、活著的、高效的課堂。一堂課的最低標準首先得備好課,教學設計上要符合教學規(guī)律,還要滿足學生知識上、興趣上的需求,達到能與學生共鳴,缺少人文情感的語言操練是機械的,學生不可能喜歡;缺少文本支持的情感體味是空洞的,學生不可能與你共鳴。因此,必須根據(jù)目標來設置課程,根據(jù)學生來設計教學活動。
無論什么樣的課堂教學設計,有活力的課堂才是學生喜歡的課堂。關注學生心靈、關注學生未來,融語言活力、資源活力、思維活力、情感活力為一體的課堂才是有活力的課堂,才是學生喜歡的課堂!學生積極性的激發(fā)將有效地改變課堂學習的效果,學生會積極參與課堂的討論,這種討論將有效的促進課堂內容的吸收。此外學生會積極主動的進行預習和復習,這種鞏固提高將有效地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在教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這會極大地改善現(xiàn)有農村學生學習的狀況。這也將有助于他們之后的成長。
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有待提高的還太多。心有多遠,路就有多遠,今后還要不斷學習總結,靜下心來潛心鉆研,把自己的教學行動拿出來研究,把研究的成果再付之于教學行動,在農村英語教育教學天地中走得更寬,更遠!
參考文獻:
[1]李森.多元文化背景中雙語教學的特點與趨勢[J].教育研究,2003,(12).
[2]馮建軍.當代教育原理[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