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武華
摘 要 調查研究發現,在現階段的電視領域內,民生新聞是非常重要的一類電視節目,具有較高的收視率和收視份額,各大電視臺都紛紛開設民生新聞欄目。但是,在現階段民生新聞節目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節目內容不夠有深度、有一些負面話題存在等,制約了民生新聞節目效果的提升。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合理把握節目選題方向,采取科學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 民生新聞;選題方向;發展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08-0113-02
近些年來,黨和國家對民生問題充分重視,各地開始采取措施來保障和改善民生。央視也調整了《新聞聯播》,將面向民生的走基層節目推了出來;各地方電視臺也開始大力發展民生新聞節目,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在選題報道中,還有一些問題存在,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1 民生新聞節目選題報道中存在的問題
1.1 選題傾向性和地區局限性
在城市之中,特別是中小城市,記者的視野比較有限,無法找到較好的素材,因此,部分記者沒有明確民生新聞的概念,認為簡單的問題類、曝光類新聞即為民生新聞,在問題角度集中了選題目光,在這樣有色眼鏡的制約作用下,選題方法存在著較強的傾向性,且地區局限性的存在,導致選擇了較為狹窄的題材,增加了地方臺民生新聞報道選題的難度。
1.2 傳統新聞觀念的作用
研究發現,傳統新聞觀念依然廣泛存在于民生新聞的報道方式和報道思路中;主要體現在不能夠以平視的角度來對生活中出現的人與事正確看待,心態不夠平和,在對平民百姓進行報道時,不能夠換位思考和采用民眾視角,保持了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這樣報道的親和力就會受到很多的制約影響。如今經常看到一些報道,看待問題時,總是從記者角度出發,記者發現、記者希望等詞句經常出現,這種報道方式將主觀傾向給明顯表達了出來,表達的客觀性、生活性等得不到實現。部分民生新聞在報道中,不能夠持續下去,有了開頭,卻沒有了結果,問題性報道沒有解決出現的問題,倒是有一些不必要的負面影響出現。
2 新時期民生新聞節目的選題方向和發展
2.1 拓展視野,實現民生新聞的平民化
在民生新聞報道中,需要將平民百姓生活中的行為、意見、思想等作為考慮重點,將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酸甜苦辣等呈現出來,縮短與百姓之間的距離。只有將這一點切實做好,民生新聞的質量方可以得到提升。那么記者就需要將傳統的問題傾向意識拋棄掉,增強個人觀察力,在公民責任感的驅動下,對百姓實際生活科學的觀察與真實的反映報道。在曝光社會問題的基礎上,還有一些比較好的選題方向,包括社會公德、民事糾紛、消費打假等等;部分社會現象呈現出中性特點,記者不能夠簡單的妄下結論,而是要采訪不同階層的民眾,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呼聲,通過互相討論和思考,確定問題性質。以某電視臺制作的《小區健身器材遭破壞》這個民生新聞節目為例,將百姓事百姓談的報道方式有機運用了過來,通過聽取百姓的意見和想法,媒體方才得出結論,公德心十分重要,不能夠損人利己等。實踐研究表明,采取本種報道方式,可以豐富報道內容,同時增加信息覆蓋面,吸引到更多的百姓,促使民生新聞節目收視率得到顯著
提升。
2.2 關注日常生活,服務百姓
為了促使媒體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得到有效縮短,需要對新聞節目的服務功能有機強化,而最佳載體則是民生新聞。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出現了各種瑣碎之事,如氣象物價、家長里短、衣食住行等,這些題材與百姓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可以將其作為民生新聞報道的重點。因此,在民生新聞發展中,需要對市場物價及時關注,將天氣變化信息告知給群眾,每年兩會期間,則可以邀請一些專業人士,深入淺出地分析國家政策等,提升新聞有效性和實用性,這樣方可以將受眾最大限度地吸引過來,提升收視率。此外,要逐步實現民生新聞選題的本地化,如果本地特色遭到淡化,那么欄目親和力就會受到影響,在新聞寫作播報中,就需要將本地特點充分體現出來。
2.3 積極聯系相關部門,幫助解決問題
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是民生新聞報道的重點,其中很多問題長期存在,具有較大的解決難度;因為其涵蓋的歷史原因較為復雜,短時期內無法解決,如果記者不能夠深入了解背景知識,而片面報道,不僅不能夠促使問題有效解決,還會加深矛盾,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針對這種情況,記者就需要積極聯系相關職能部門,將相應信息及時有效的反饋給主管部門,通過新聞輿論監督及督促功能的發揮,促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盡最大努力,保證每一個報道出來的問題,都能夠得到切實解決,報道出一個問題之后,需要持續關注,有頭有尾,不能半途而廢,要對事件的發展變化積極跟蹤,將跟蹤報道定期播放出來,進而有效解決問題。如某電視臺制作的一期民生新聞節目為《綠地變工地,違章被取締》中,就做的比較好;某居民小區內,綠化空地被轉作為了工地,記者首先深入調查采訪了這件事情,將相應的材料給真實拍攝出來,同時,又對相關部門積極采訪,將本事反映給了主管部門,社會大眾也開始思考建筑施工嚴重違章問題;在節目的最后,記者又對后續報道和反饋報道進行了強化,通過不斷努力,終于解決了本問題;這樣百姓對新聞媒體的信任度得到了增強,政府與百姓之間的距離得到了縮短,新聞監督功能得到了充分發揮。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未來的發展中,民生新聞將會成為新聞類節目一個重要的利潤增長點,其緊密關系到電視臺的收視率及商業利益。現階段,傳媒行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民生新聞需要充分考慮新聞宗旨和受眾特點,積極創新,合理把握選題方向,將一系列的新鮮元素注入進來,提升新聞報道質量,貼近人民實際生活,促使其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田愛民.平民化視角時政化背景,以《民生零距離》為例談民生新聞節目的選題方向[J].記者搖籃,2016(1).
[2]張杰.關于新時期民生新聞節目的思考[J].傳播與版權,2014(6):36-37.
[3]李嫚嫚.地方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問題與發展策略探析[J].今傳媒:學術版,2014(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