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妍
摘 要 新聞消息作為傳遞信息的重要方式,具有很高的邏輯要求,但是近些年來,由于互聯網的興起,網絡新聞編輯水平參差不齊,造成了部分新聞消息的邏輯缺失,使得受眾接受信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擾。在21世紀,人們生活節奏快、時間觀念強,受眾希望在最短的閱讀時間里獲取盡量多的信息,但是壓縮后的新聞由于編輯或作者的粗心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影響了受眾對于新聞消息的理解,也不符合新聞的真實性的要求。文章分析了網上部分不合邏輯的新聞消息,希望能從中發現互聯網傳播中新聞消息寫作的要點。
關鍵詞 新聞消息;寫作;邏輯;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08-0169-02
新聞,狹義來說是對新近發生的事實或變動的報道,消息即狹義的新聞,它是最近發生的、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并且能夠引起受眾閱讀興趣的
報道。
新聞消息,用事實說話是極其重要的特征,也是客觀報道的形式。消息一般來說篇幅短,一般來說幾十字、幾百字就足夠,因此列寧也稱消息為“電報文體”。特別是在21世紀,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時間觀念也隨之增強,受眾希望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里盡可能多的獲取信息,為了迎合受眾需求,一些網絡上的新聞往往會選擇優先顯示新聞中最吸引受眾的地方,但是壓縮后的新聞由于編輯或作者的粗心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影響了受眾對于新聞消息的理解,也不符合新聞對于報道事實的要求。
通過總結發現,互聯網上新聞消息的邏輯錯誤主要出現在未遵循同一律和直言命題規范化后造成歧義。下面本人將從這兩方面具體闡述觀點。
1 未遵循同一律
作為邏輯形式的基本規律,同一律是指在一個思維過程中,必須在相同的意義上使用概念來進行判斷?;ヂ摼W上的新聞消息出現未遵循同一律的現象主要是未遵循思維對象的同一,使得受眾在閱讀時產生誤解。例如:雷鋒網2015年12月29日的新聞《這是真的顛覆!iPhone7:蘋果手機的終極形態》,新聞標題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新聞要講iPhone7手機的配置一類的“果粉”們所關心的問題,可是新聞中卻并未講述任何與iPhone7的配置有關的東西,而是講蘋果公司有可能將公司發展的重心轉移,文中主要講艾夫斯對于蘋果未來研發重心的判斷,他認為蘋果在發布iPhone7后將他的研發重心轉移到另外的產品上。
這篇文章犯了偷換論題的錯誤,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文章并沒有原來意義上使用這個判斷,而是用另外的判斷代替了它,在論證他的觀點時,中途改變了研究的對象或研究重心。
在現在的互聯網新聞消息中,這樣的問題很常見,為了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將標題寫得極為吸引人,然而新聞內容卻與新聞標題沒有太大聯系,這種又稱為標題黨。他們的主要行為簡單來說就是文章的標題十分夸張,可是帖子的內容有時候卻和標題的關系不大。在互聯網上,標題黨的行為會嚴重誤導受眾,嚴重地說這種行為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受眾,標題黨現象是網絡傳播中信息傳遞者自由泛濫的結果,這些人為著自私的目的,利用現代化的傳播工具肆無忌憚地傳播虛假信息,如果任由他們肆意發展,和諧陽光的網絡傳播環境將蕩然無存。
2 命題規范化后造成歧義
在新聞消息中,各種形式的消息有些以標準形式表達,有的用非標準形式表達。這些消息中,有的省略了主語,有的省略了謂語。在受眾閱讀的時候,腦中會自然的將這些以非標準形式表達的句子規范化,但由于新聞消息中網絡編輯用詞的不準確,受眾將其規范化后會造成一些歧義。例如:搜狐新聞2015年12月28日的新聞《男子替朋友送花惹誤會 被女友當街KO在地》,文章中有“經了解,原來是男朋友幫人送禮物,同事起哄傳到了女朋友的耳朵,這才有了當時的一幕。”的句子,這句話省略了主句的主語,全句規范化后應該是:經了解,原來是女孩的男朋友幫人送禮物,同事起哄傳到了女朋友的耳朵里,這才有了當時的一幕。但規范化后,對于這句話的理解明顯會出現歧義,“同事起哄傳到了女朋友的耳朵”,這句話既可以理解為“同事起哄”這一行為被傳到了女朋友的耳朵里,也可以理解為“同事起哄將男孩給人送禮物”傳到了女朋友的耳朵里,這樣會使得受眾對于新聞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同時也不符合新聞嚴肅認真的要求。
騰訊網2015年9月11日新聞《甘肅50多名小學生吃統一配發早餐后疑似中毒》中描述事件為:“該小學有在校學生120余人,目前有50多人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無生命危險,目前定性為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初步推測中毒情況與早上配發的這批營養早餐有關。”這句話中同樣也是省略了主語,根據新聞描述,這句話的主語應該是事發小學,但是通讀全文,我們可以認識到,這里推測中毒情況與什么有關的既可以是該小學,同樣也可以是醫院或者縣調查人員,這里省略了之后帶給受眾的信息并不完全,容易引起歧義。這樣的消息不能給讀者提供準確、明晰的新聞信息,并且會引起讀者可能的曲解甚至誤解,并不利于新聞的傳播和發展。
通過上述研究,本人發現,網絡新聞消息寫作中新聞編輯的業務水平需要提高,互聯網時代,網絡傳播信息的速度快、渠道寬,網絡新聞編輯在整理新聞報道時候更應該注重對于新聞消息語言的錘煉,遵循邏輯學中的基本原理,將新聞消息更加完整、準確地呈現新聞內容,對新聞和事件負責,同時也對受眾負責。
參考文獻
[1]沃爾特·李普曼.輿論學[M].林珊,譯.北京:華廈出版社,19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