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富佳
6月6 — 7日,2016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在中國知名的紡織產業集群地、面料名鎮 —— 西樵鎮隆重舉辦。本屆大會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南海區西樵鎮人民政府、南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承辦。
歷經 9 年的成長與發展,供應鏈大會已成為推動中國紡織服裝供應鏈發展的重要力量。本屆大會以“供應鏈生態與云制造”為主題,集國內外紡織服裝經濟、管理、設計、營銷等領域的企業領袖與專家于一堂,共同探索紡織服裝供應鏈的管理方法、突出問題和發展方向。近700位來自紡織業界的同仁共同聆聽了這一全球化的盛會。
開幕式別開生面,精彩紛呈
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區長鄭燦儒在代表主辦方致辭時表示,本屆大會以供應鏈生態和云制造為主題,探討如何優化升級供應鏈,推動協同制造供應鏈等問題,非常契合當前經濟形勢和發展需求,將有力推動紡織服裝行業品牌創新能力和價值管理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喬艷津女士在致辭中指出,隨著“互聯網+”戰略的深入,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并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制造業的發展理念、制造模式、技術體系和價值鏈正在發生巨大的變革。與此同時,個性化、定制化消費正在取代同質化、排量式消費,以人為中心的定制化、社會化、智慧化的制作模式正在成為趨勢。而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制造資源高度共享的云制造將為供應鏈生態圈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作為大會開幕式主持人,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伏廣偉指出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紡織服裝供應鏈的格局也在發生變化。為了適應變化,深入研究供應鏈的共性問題,本屆大會圍繞著智能制造以及供應鏈生態這兩個主要的議題來進行研究和討論。他期待本屆大會能夠為中國紡織工業未來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積累寶貴的經驗,創造更大的價值。
大會開幕式上,中國流行面料吊牌示范單位頒獎、2016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特別貢獻獎頒獎、大會第 1屆專家委員會聘任儀式、國際合作伙伴簽約儀式、第10屆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交接儀式輪番上演,精彩紛呈。
前沿論壇大咖云集,干貨不斷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以“優化供應鏈生態,邁向云制造時代 —— 新常態下紡織工業的云機遇”為題,發表了大會主旨演講。
在分析我國紡織工業的發展現狀時,孫瑞哲揭示了當前行業發展三大特點。一,生產與消費已成為穩定行業發展的壓艙石。目前,我國的纖維加工總量占到全球的55%,衣著消費基本保持10%的增長,衣著消費支出占中國人均消費支出的7.9%,保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二,調杠桿,產融結合大有空間。整體來看,紡織業與服裝業的資產負債率水平低于實體經濟整體水平,只有化纖行業處在較高水平,加強產融結合成為行業需要考慮的問題。三,創品牌,提質增效大有潛力。我國市值排名前十的企業中,制造商品牌占很大比重,而國外則是快時尚品牌占據了相當的地位。
談到紡織供應鏈生態,孫瑞哲指出,基于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生態體系、基于產業集群的區域化生態體系、基于網絡平臺的分布式生態體系發展趨于成熟。與國外品牌相比,國內品牌的供應鏈生態體系還有待完善和優化,需要通過機制建設來確保供應鏈的平穩發展。
在探討云制造的實現路徑時,孫瑞哲強調,首先要完善行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確立紡織云制造的服務體系、標準體系和信用體系,實現整個生態的信息透明、資源聯通和產權保護。其次,要提升裝備能力、運營能力和管理能力,在紡織產業鏈各環節推行數字化制造,分步建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生產線,調整企業組織架構與管理流程,質量體系、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產品開發管理體系建設等也要同步進行。再次,要創新模式,通過組織模式創新、盈利模式創新、運行模式創新、融資模式創新,不斷豐富拓展紡織云制造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模式。
亨斯邁紡織染化公司戰略營銷與規劃部全球副總裁Jay Naidu先生表示,針對紡織供應鏈面臨的挑戰,亨斯邁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并通過嚴格的進料控制、流程控制和結果驗證,確保產品是對環境友好的。例如,在過去的兩年,亨斯邁和阿迪達斯展開合作,進行化學品的管理,不僅對技術,還對工藝流程進行優化,將相關化學品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據越南紡織服裝協會會長武德江介紹,2015年,越南紡織行業已經有5 000家企業,250萬從業工人,出口額達到270.21億美元。他還指出,目前越南紡織服裝產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在供應鏈中存在已久而遲遲不能解決的瓶頸 —— 織造和印染,導致產業發展不均衡。未來,越南將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借力TPP協定,積極招商引資,逐步補齊短板,進一步推動產業的健康高速發展。
隨后的議程中,美國西斯國際責任有限公司執行總監劉寶紅,英國Byford品牌董事、總經理何滿光,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副總裁、新興智能裝備事業部總經理由嘉,韓國生產技術研究院首席研究員Beomsoo Lee先生,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集團研發總監張玉高,力克大中華區市場總監王廣輝,廣州市匯美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經理劉明光,阿里巴巴服裝供應鏈專家、淘工廠平臺負責人袁煒分別結合各自的專業就如何提高供應鏈績效提出了真知灼見。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陳國強、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副會長李瑞萍女士主持了前沿論壇。
平行活動好戲連臺,備受贊譽
本屆大會的平行活動達到了11場,主題涉及綠色供應鏈的趨勢和解決方案、利用大數據促進紡織產業信息安全與智能制造、供應商管理、產品設計創新與降低成本等。西樵面料·化高峰2016時尚作品發布會、功能與生態紡織品供應鏈聯盟沙龍暨服裝品牌面料需求對接會、羽絨供應鏈聯盟沙龍、紡織服裝云制造聯盟沙龍等活動好戲連臺。精準的主題定位、海量的經驗分享、無縫的供需對接使平行活動受到與會者的高度評價。
6月6日,作為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期間的平行活動,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承辦的“云計算和大數據提升紡織產業效率和供應鏈管理專題研討會”順利召開。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胡發祥在主旨發言中指出,隨著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信息技術滲透到了工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并產生海量數據,對海量數據價值進行深度挖掘,又可以應用指導企業設計、生產、營銷、供應鏈協同等各領域,行業中已涌現出一些成功案例。在現場交流環節,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副主任閻巖女士以“形勢逼人”、“順勢而為”、“勢不可擋”分別形容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提升紡織產業效率和企業供應鏈管理的時代趨勢、產業回應和未來前景。
6月7日,作為2016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的另一重頭平行活動,“功能與生態紡織品供應鏈聯盟沙龍暨服裝品牌面料需求對接會”也受到了廣泛關注。
活動現場,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制衣學系高級研究員胡軍巖、錫萊亞特拉斯(深圳)有限公司業務開發經理江海星、逢甲大學纖維與復合材料學系教授鄭國彬,以及來及九牧王、李寧、探路者、尚岑服飾、阿仕頓服飾等品牌的演講嘉賓向近200名與會代表分享了功能與生態紡織品的最近開發趨勢以及服裝品牌的面料需求。之后的面料需求對接環節將會議推向了高潮,各個面料展示桌前人流摩肩擦踵,甚至有來自尼日利亞的采購商也聞訊前來尋找面料。中國紡織信息中心產業創新辦副主任周長年主持了本場活動。
在充分聆聽了服裝品牌的需求后,本場活動重頭戲—— 服裝品牌與面料企業產品對接環節效率非常高,針對性也非常強。現場,來自廣東、江蘇、山東等地的眾多面料企業擺出了自家的精品面料,并紛紛向品牌代表們推介,現場反響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