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民敏
2016年中國航海日論壇在寧波舉辦,從7月11日正式開始,為期2天。共設有6個專題論壇。分別是:中國國際海員論壇、海絲港口國際合作論壇、中小航運企業領袖論壇、國際航運及大宗商品交易高峰論壇、行舟致遠航海文化論壇、寧波國際海洋新興產業論壇。
其中,寧波國際海洋新興產業論壇以“國際海洋新興產業”為主題,就國際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深入探討。中國國際海員論壇以“標準、權益、發展”為主題,設置了主題演講和嘉賓對話環節。海絲港口國際合作論壇則以“創新引領,合作發展”為主題,集聚與會單位創新成果探索創新成果商業化發展。國際航運及大宗商品交易論壇邀請了金融機構、航運物流企業,開展航運保險創新、大宗商品交易市場趨勢分析等議題討論。中小航運企業領袖論壇則以“把握新常態,贏在新起點”為主題,相關專家學者等做了專題演講。行舟致遠航海文化論壇以“行舟古絲路,致遠新視野”為主題,圍繞“歷史視野下的海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新觀點”這兩個主題開展專業學術交流討論。
在論壇上,與會嘉賓本著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坦誠相見,積極探索國際合作新模式,共商、共建、共享海運發展。
意大利熱那亞港務局局長阿爾伯特說:“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非常高興來參加航海日活動,與各位嘉賓分享和交流熱那亞港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
馬來西亞巴生港務局主席江作漢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對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都蘊含著重大的機遇。他認為,沿線國家要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
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白景濤建議,我國港口企業應創新港口區域一體化合作模式,在信息智能化的基礎上促進區域內港口企業的數據共享與行動統一,并加強海外業務和經營業務創新。
來自利比里亞海事部門的葉波建議中國中小航運企業可以從四個方面提升競爭力。一是支持并使用電子化的船舶證書,降低船舶交易等候和送達成本,解決疏忽遺失造成的麻煩。二是支持并使用電子數據、云技術,實現公司的遠程監控。三是關注相關國際公約的新發展,找出最科學的方法應對。四是科學規劃船舶的檢查計劃,建議邀請海事第三方來整改和調整,以開放的心態迎接港口的檢查。
比利時安特衛普港務局首席駐華代表說,機器化操作、區域位置、與內陸連接的便利性、倉儲及分配系統、專業性人才等是增加港口附加值的重要因素,這些不僅是當代港口創新亮點所在,也是海絲沿線港口之間合作的契合點。
中國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經濟政策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寧濤表示,中小航運企業要順應潮流,深度融入產業鏈中,與上下游客戶緊密合作,充分發揮自己的特色,在細分市場尋求機遇,打造核心競爭力,成為細分市場的領軍者,提供高品質服務,讓客戶主動為高品質支付溢價。同時,在互聯網時代,要有國際化視野,堅持全方位協同“走出去”。
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小微企業金融部業務發展處處長黃建勤建議,企業應該根據成長的不同階段,選擇恰當的融資方式,還應該結合自身發展情況拓寬融資渠道。除了銀行貸款,企業可以通過融資租賃、股權轉讓等方式融資。“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政府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之一。”黃建勤建議,政府應該引導銀行在內的社會資金更多投人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從而緩解融資難的問題。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賈大山認為,應該以航運金融推進海運可持續發展。他說,首先,航運金融衍生出更多的業態。其次,航運金融業功能也從風險防范擴大至投資等新領域。在新一輪產業調整面前,航運金融將承擔起助力航運技術進步與管理變革的重任,將出現融資租賃、期貨衍生品、保險等“百花齊放”的局面。
航海日活動期間,寧波市港口管理局與厄瓜多爾曼塔市港務局簽署建立友好關系協議,將在市場推廣、技術信息交流,以及人員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推動兩地之間的水運航線發展,從而進一步促進貿易與投資。寧波舟山港與德國漢堡港務局簽訂戰略合作協定;與威廉港集裝箱碼頭亞德港營銷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此外,他們還與韓國光陽港締結姐妹港口,與巴生港舉行第一次合作會議,達成互派人員培訓、技術交流等多個合作項目。